日前,长安汽车遭遇了一起车主集体投诉事件。
事情要从长安汽车的一则“功能调整通知”说起。长安汽车发布官方声明称,根据个人信息保护和汽车数据安全的法律要求,长安汽车将从6月30日起,对长安汽车App、智慧云控App、引力域App进行功能调整。

此次功能调整后,上述App中的远程监控(手机远程直播功能)、360全景(手机车外远程拍照功能)以及远程智能泊车等功能将无法使用。

公告一出,即遭到了长安汽车众多车主的投诉,牛车网查询相关投诉平台后发现,有超过百位UNI-V车主发起了集体投诉,显然,这款车型是功能调整之后的严重“受灾区”。截至发稿,投诉人数仍在不断增长中。
据悉,此次功能调整主要是针对2021年8月出台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中提到的,不允许车辆收集他人的个人信息和人脸和对应功能。然而长安UNI-V(图片|配置|询价)是在2022年3月21日上市推出,并且主打“远程智能泊车、手机实时监控”等功能。


让选择了顶配车型的车主无法接受的是,顶配与其他车型最低差价也在1万元左右,而多出来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也就是新车上市时卖力推销的功能,实际上早已被列入国家政策的禁止行列。但厂家却对此闭口不提,直到新车上市三个月后才发布功能调整声明,意味着顶配车型的“功能降级”,有“虚假宣传”之嫌。车主们纷纷反馈,希望长安汽车能够退还差价,或者研究新的算法恢复相关功能。
牛车网就此事第一时间与长安汽车取得联系,内部工作人员表示尚未听说这一事件,但后续会抓紧落实。截至发稿,长安汽车官网上定价13.19万元的“智慧领航型”UNI-V已经不见踪影,目前最高配车型调整为运动版,而此前主打的“APA 6.0远程智能泊车系统”宣传语也已经被替换。
根据最新车主反馈,自6月1日发起投诉后,至今尚未得到满意答复,厂家仅督促4S店工作人员进行电话确认,对方表示国家政策不可逆,至于补偿方案,并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其实随着汽车智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车主的个人隐私开始越来越频繁的遭受到泄露风险,如何在提升智能化的同时尽力保障车主隐私安全,是国家和车企需要共同推进的事业。
就在不久前,新势力高合汽车就因“新车记录仪疑似泄露隐私”被推上热搜,在联网状态下,车主竟然能够通过汽车屏幕查看千里之外其他车主的行车记录仪拍摄画面。高合汽车也迅速对此作出回应,表示此功能设置了多种保护及确认措施,无任何存储,也并不存在泄露用户隐私。
此外,包括比亚迪、东风日产在内的多家车企,也纷纷停用了远程拍照功能,其原因均是为满足国家最新的法规要求。可以看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普及发展,针对该领域的监管措施也与日俱增,车辆强大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不是法外之地,政策趋严才能够进一步保障汽车的数据安全。

但对于长安汽车乃至更多车企而言,在满足国家法规要求的同时,也不应该以牺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代价,更不应该出现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当行为。不仅伤害到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更有损企业的口碑名誉。如何在其中寻求到和谐统一,是值得所有车企深思的课题。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