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销量大涨231%创纪录,王传福加速扩大产能,却被李一男抢先一步

    60秒财商头像60秒财商头像
    60秒财商2022-01-05

    如今的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正扮演着独孤求败的角色。自2021年7月份实现对特斯拉的历史性超越之后,比亚迪的销量已经让竞争对手们看不到“尾灯”了。

    前段时间,比亚迪公布了2021全年乘用车销量。根据数据统计,比亚迪全系列乘用车总销量达到了7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59.37万辆,同比暴涨231.6%,并刷新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历史纪录。

    反观老对手特斯拉,2021年,上海特斯拉全年累计交付41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哪怕这些车100%被中国市场所消化,也不过是比亚迪销量的2/3,况且在特斯拉柏林工厂尚未平稳运行时,欧洲市场的特斯拉汽车仍要仰仗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供应。

    再看蔚来、小鹏、理想等“二线”竞争对手,纷纷卡在月销量1万左右的门槛上,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上,说比亚迪“以一打十”,多少有些夸张。但说是碾压竞争对手,还是合情合理的。比如根据乘联会2021年前11个月的数据统计,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销量是第二名上汽通用五菱的2.04倍,是第三名特斯拉的2.84倍。

    不过,就在比亚迪销量突飞猛进,快速补充产能时,一座产能基地却被一个汽车行业新玩家抢走了。

    一、销量如期暴涨,产能扩充却被新玩家抢了先?

    以销量上升驱动产能扩充,进而推动市场占有率的持续上升,是企业发展的常规思路之一。比亚迪稳坐国内销量霸主的同时,也早早地开始了产能扩充的布局工作。意外的是,在生产基地拓展方面,比亚迪却被一个“不起眼”的对手抢了先。

    2021年9月,比亚迪正式接手大乘汽车位于江西抚州的产业园区。自获得厂区当天开始,比亚迪就积极进行厂区的配套设施建设。据媒体介绍,短短3个月的时间,厂区周围已经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员工宿舍楼。

    此次比亚迪在江西抚州新建设的生产基地,部件厂房、仓储库房、员工宿舍、工人生活休闲设施一应俱全,规划占地面积800亩,仅前期投资就达到了26亿元。行动迅速,投资也是大手笔,可见比亚迪产能压力之大。

    但和雷厉风行的建设速度截然相反,比亚迪在整合大乘汽车原有资产的问题上,行动却相当迟缓。在大乘抚州厂房正式划归比亚迪之后,针对原有资产的重组工作,比亚迪与大乘汽车仍旧暧昧不明。直到现在,比亚迪也没能持有原属于大乘汽车的生产资质。

    反观大乘汽车的另外一个厂区——江苏金坛基地,已经以“先租后买”的方式被牛创科技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并将在2022年实现量产车的交付。

    为何牛创科技的整合速度能如此之快呢?

    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新玩家——牛创科技

    牛创科技由“前华为副总裁”李一男创立。

    在华为,李一男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传奇人物。27岁成为华为副总裁,地位仅次于创始人任正非和时任华为董事长的孙亚芳,据说当时很多人都怕李一男,因为他经常对让自己不满意的下属说:“信不信我裁掉你”。

    在为华为效力的8年时间,李一男帮助华为从营收1亿,发展至营收超过220亿。私下里被任正非称作“干儿子”,是华为接班人最有力的竞争者。不过在2000年,因为与任正非存在经营理念的分歧,李一男自主创业,成立了港湾网络,和华为站到了对立面,自此也背上了“华为叛将”的标签。

    如今,经过20多年的磨砺,李一男也没了年轻时的锋芒毕露。2014年,李一男创立的小牛电动,主打便捷环保的智能城市出行工具,并于2018年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20年10月,李一男又成立了牛创科技,作为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运营主体。随后,牛创科技通过先租后买的方式,力图完成对金坛生产基地的完全占有。

    一直以来,很多公司为了快速壮大生产规模、完成技术积累,会选择通过融资并购等方式收购目标公司,简而言之就是用资本换时间。每当完成对一家企业的收购,就意味着对目标企业的技术、人才、产能、物料在收购的一瞬间都可以为己所用。

    而针对新能源车企的收购,又掺杂了新的收购意图。比起厂房和技术的占有,收购发起方更关心的是车企本身的“核心价值”——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汽车生产资质在国内非常稀缺,很多公司为了拿到这个资质不惜砸下重金。

    2018年9月,拜腾汽车表面以1元价格收购了一汽华利,却背负了一汽华利8.55亿元的债务,而真正的收购目的是取得一汽华利的生产资质。如今正面临破产重组的大乘汽车,当初也是通过对江铃集团的收购,拥有了江铃轻汽的生产资质。因此,以并购方式拿到生产资质,已经成为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常规操作。

    李一男“快刀斩乱麻”地拿下大乘汽车金坛基地,即为产能,也为资质。

    但拥有了生产资质,就能无后顾之忧么?

    三、有了牌照,就能躺着赚钱?

    其实早在几年前,大乘汽车还是汽车行业的弄潮儿。从2017年5月到2018年9月,借助资本的力量,大乘汽车一度收购了乘用车、商用车、新能源车等整车制造资质。大乘汽车董事长吴潇在收购后意气风发地表示,大乘汽车将以年轻、时尚、高端为主要品牌定位。然而,踌躇满志的表态声犹在耳,如今的大乘汽车却已是濒临破产,这前后不到4年的时间。

    为何大乘汽车会败得这么惨烈?原因很简单。一味地沉浸在用资本收购的快感中,却没有发展起自身的核心优势。

    众所周知,比亚迪和华为,是我国少有的两家以技术优势为主要亮点的制造业公司。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出身电池行业,独特的专业嗅觉使他在比亚迪创立之初便定下了“坚持自主研发”的核心战略。

    1、三电技术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比亚迪已经成为全球唯一一家100%拥有电池、电机、电动“三电”技术的车企。换句话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机构可以对比亚迪“卡脖子”。

    2、IGBT芯片

    比亚迪在车规级芯片IGBT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改以往由博世、富士、英飞凌等外企垄断的局面。而且正在研发碳化硅半导体,预计在2023年全面替代IGBT半导体,有望成为下一代汽车芯片的技术标准。

    3、混动技术

    比亚迪自主研发的超级混动技术,彻底终结了日系丰田与本田在混动领域的霸主地位。因为同时具备低能耗、高动力的两大优势,混动系统也成为了比亚迪汽车销量上涨的重要技术支撑。

    4、刀片电池

    2020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磷酸铁锂“刀片电池”,该电池不但有成本低、寿命长等亮点,而且在电池行业最为严苛的安全性能测试——“针刺试验”中,不冒烟、不起火,甚至看不到一点反应,安全性能远超传统的三元锂电池。

    汽车动力专家、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对这款电池的评价是“非常优异”。刀片“出鞘”,使比亚迪获得压倒性的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也让诸多汽车企业争相采购。丰田、福特、奥迪、戴姆勒等老牌车企,都是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潜在客户。

    可以说是层出不穷、颠覆行业的核心技术,让比亚迪在发展过程中,与大乘汽车走上了分叉路的两边。大乘汽车将收购当成了企业发展命脉,在汽车核心技术方面,则毫无建树。

    由于产品没有技术亮点,大乘汽车首款车型即遭遇“开门黑”。2018年,大乘旗下三款车型G70S、G60、G60S,年销额加一起也才2万辆左右。到了2020年7月,国六标准正式实施,大乘汽车竟因无法达到排放标准,落得停售的尴尬处境。要知道,国六标准早在2016年就已经公布。整整5年的时间,大乘汽车似乎都在掩耳盗铃。

    四、结语

    其实,大乘汽车的问题也同样存在于牛创科技身上,以电动摩托车起家的李一男,核心技术并不多,而只有1000人的员工团队,还不如比亚迪研发团队的1/30。未来,李一男的牛创科技会是下一个比亚迪,还是大乘汽车,我们拭目以待。

    万次阅读
    573评论
    4455赞同
    收藏
    分享
    573评论
    445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