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T3出行再获央企领投77亿元A轮融资 CEO崔大勇:车企出行平台有望崛起

    每日经济新闻头像每日经济新闻头像
    每日经济新闻2021-10-27

    每经记者:武凯 每经编辑:裴健如

    “(距离公司上市)不会太久,但具体日期尚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T3出行不会选择在境外交易所上市。”10月26日,在T3出行A轮融资发布会后,T3出行CEO崔大勇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多家媒体表示。

    10月26日,T3出行宣布已完成77亿元A轮融资,由中信联合体领投,应通科技、同程旅行、鸿为资本、德载厚资本等跟投,一汽、东风、长安、阿里、腾讯等老股东继续加持。这也是继曹操出行9月宣布完成B轮38亿元融资后,国内网约车市场再次迎来的一笔大规模投资。

    崔大勇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将利用此次融资加大在用户服务提升、产品创新、技术研发、自动驾驶等方面投入。

    T3出行在2019年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央企车企发起,联合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投资成立。在成立之初,T3出行即获得上述三大央企车企及阿里巴巴、腾讯等多方共计97.6亿元融资。

    IPO计划已启动

    据崔大勇透露,此次T3出行完成77亿元A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用户规模、加大产研投入等。“网约车行业属于规模经济,没有一定规模就难以获得长足发展。”崔大勇表示:“当前T3出行市场占有率仅有8%~9%,距离每座城市市占率20%的目标还差很远。”

    据了解,当下T3出行已进驻南京、武汉等41座城市,注册用户超过5400万,日订单峰值超过200万单。

    崔大勇表示,当下按照T3出行实际运营效果来说,当日订单达到500万单时,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因此,提升规模是首要任务。不过,提升规模的同时,当前T3出行还需进一步提升智能调度能力。“此前我们的技术能够满足几百万单的调度,下一步我们还需要加大对产研的投入,提升智能调度水平。”

    此外,与曹操出行等一样,T3出行将利用此次融资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不过据崔大勇透露,T3出行布局自动驾驶业务并非是生产自动驾驶汽车或自研算法,而是做运营平台。

    “我们背靠三大主机厂,不用自己去造车,也不用自研自动驾驶算法。”崔大勇对记者表示:“T3出行要做一个运营平台,起到一个连接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的运营商作用。”

    他还透露称,T3出行目前已在苏州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整个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推动。目前该公司已经与超过6家自动驾驶公司做对接,马上会跟其它的主机厂对接,把加装了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与T3平台进行对接,最终进行商业化运营。

    此外,对公司上市方案,崔大勇表示已启动IPO计划,但时间尚不确定。“可以确定的是,T3出行不会选择在境外交易所上市。”

    多家平台近期获得融资

    除了T3出行,近几个月来已有多家出行平台获得融资。今年8月4日,享道出行方面宣布“享道1号”首期5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这是继2020年底享道出行获得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3亿元A轮战略融资后,再次获得资金支持。享道出行方面表示,此次融资5亿元主要用于发展企业级业务。

    9月6日,曹操出行宣布完成B轮融资,金额达38亿元,成为今年以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首笔国内股权投资。

    此次T3出行获得融资,是自2018年来网约车企业获得的国内最大额度单笔融资。而中信集团也成继三大央企车企之后,又一家对T3出行进行大额投资的央企。

    谈及本次投资,中信建投投资董事长徐炯炜认为,T3出行的组织架构能够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信息保障,同时也会凸显其机制上的灵活性。此外,作为拥有央企背景的出行平台,T3出行在数据安全、城市运营牌照方面也有明显优势。这是此次中信方面投资T3出行时看重的几个纬度。

    二线网约车平台快速发展

    此次T3出行获得融资,正值国内网约车市场二线平台加速崛起之际。

    今年7月以来,T3出行等多家网约车平台加速进驻多个城市,订单量激增。互联网行业咨询机构极光日前发布的《2021年Q3移动互联网行业数据研究报告》显示,自7月以来,曹操出行及T3出行等平台订单增速大幅提升,两者月活用户也均接近1000万人。交通运输部数据也显示,多家平台7月后月订单量首次突破30万单。

    不过,二线平台的快速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衍生出了一些问题,如恶意营销、不公平竞争等。

    对不合理现象,交通运输部9月印发有关通知,要求平台加快推动网约车合规化发展,停止违法营运、不公平竞争。

    崔大勇认为,当前网约车行业竞争逻辑已从此前的“烧钱模式”变为了安全、合规导向。补贴是平台进入新的市场时拉新的必要手段,但长远来看,乘客端的补贴会逐渐失去作用,合规营运才是市场竞争核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相较其他平台,T3出行背靠央企主体,可更好地理解政策,并实现合规运营。同时,T3出行有一定互联网基因,也是先天优势。

    对合规率,崔大勇表示:“T3出行是前五大网约车平台中合规率最高的平台。”

    不过,T3出行在当下也面临不少发展难题。崔大勇在与记者的交谈中透露,由于当前部分城市合规运力不足、新能源汽车芯片短缺导致厂商产能短缺等因素,T3出行在进入一些新城市时会面临“无合规车辆可用”的窘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部分地区T3平台车辆存在不合规营运的情况。

    对车辆产能缺口较大问题,崔大勇表示,已派驻多名员工在三大车企“蹲点”等车。“芯片短缺导致导致T3出行缺少近半新增运力。已要求三大车企尽可能将新能源汽车产能交付给T3出行。”他对记者说道。

    尽管当下合规运力紧缺,但崔大勇对T3出行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表示,当前T3出行在市场占有率、产品线、智能调度水平等方面还有很大成长空间,利用此次融资,可以更好地发展上述不足之处。而“车”是出行中的重要运载工具,车企出行平台凭借产业链的优势更有概率崛起,打破科技公司出行平台对网约车行业的垄断。

    “作为民生工程,网约车行业一家独大既不符合发展规律、也不利于市场公平。”崔大勇对记者表示:“车是最重要的运载工具。在网约车领域中,如能够打破垄断、重新崛起一个平台的话,势必是来自OEM(汽车主机厂)的出行平台。”

    每日经济新闻

    次阅读
    3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3评论
    1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