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与裕隆合作造车,只是富士康布局“车圈Android”的一环

    雷科技头像雷科技头像
    雷科技2021-10-14

    10月12日,富士康通过其官方账号发布了旗下新车的预告视频,新车前脸印有“FOXTRON”的英文标识。FOXTRON(鸿华先进)正是由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与台湾省最大的车企裕隆汽车集团(纳智捷的母公司)合资成立的合资汽车品牌。


    预告视频中一共涉及到了3款不同的车型,这三款新车将会在10月18日正式发布亮相。这3款车型中包括了一款轿车,一款疑似名为Model C的SUV,以及一款纯电动大巴。

    FOXTRON的产品规划

    据小雷猜测,FOXTRON旗下的首款车型将会是一款融入了跑车元素的四门轿车。虽然目前官方还没有公布新车有关车身数据的详细信息,但是仅从视频视觉效果上来看,小雷猜测这将会是一款车身尺寸与蔚来ET7(图片|配置|询价)相当的中大型轿车。


    另外,从预告视频上来看,Model C的底盘离地间隙较高,且尾部为掀背结构,所以小雷猜测它的定位应该是一款中大型跨界SUV。

    根据FOXTRON对外界公布的未来产品规划,它将会提供包括掀背车、MPV、轿车、SUV在内的多款车型,轴距从2750mm一直延伸到了3100mm,动力组合包括了单电机前驱、单电机后驱以及双电机四驱,并且提供了前麦弗逊/后拖曳臂、前双A臂/后多连杆等多种悬架组合。

    在动力电池方面,FOXTRON将会根据不同的车型配置推出容量为93kWh、100kWh以及116kWh三种电池组。在电机性能方面,它将会提供输出功率分别为95kW、150kW和200kW三种不同性能规格的前置电机,以及输出功率分别为150kW、200kW、240kW和340kW四种不同性能规格的后置电机。


    由此可见,在多样化、模块化车身结构设计,动力电池容量以及动力组合下,FOXTRON无论是未来的产品布局还是其研发能力都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然而,FOXTRON这个由富士康与裕隆汽车合资成立,有着完善的产品技术体系的新兴汽车品牌,仅仅只是富士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冰山一角,因为FOXTRON品牌仅仅是富士康MIH电动模块化平台发挥效用的其中一个地方而已。

    MIH,富士康造车的野心


    如果跨界造车就算是造车新势力的话,那么给苹果做代工业务出身的富士康绝对算是造车新势力当中的激进的实干派。

    之所以说富士康实干,是因为富士康和某些靠做PPT入局但是产品迟迟量产不出来的造车新势力不同,在富士康宣称入局汽车领域的不久之后,紧接着就发布了旗下的MIH电动模块化平台。


    之所以说富士康激进,是因为“蔚小理”从2014年就开始进军造车领域,而富士康在2020年年底才开始向外界透露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消息。然而,富士康和“蔚小理”这些只想独善其身的造车新势力汽车平台不同,它的野心在于希望通过MIH电动模块化平台打造出一个电动汽车版的Android。

    作为一个号称“电动汽车版Android”的平台,富士康的MIH电动模块化平台主要对外界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合作模式,其中就包括了整车代工、提供底盘技术和外观设计,以及出售平台技术。


    因此,它的MIH电动模块化平台能够提供适用于所有品牌和车型的关键电动汽车零部件生产服务。MIH电动模块化平台能够为所有汽车品牌服务的设定同时也给富士康布局汽车产业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富士康的造车之路


    早在2014年,富士康的创始人、前董事长郭台铭就发起过一个代号为“A-Fu Initiative”的新能源汽车项目。该项目由富士康内部的一个精密仪器团队主导。据了解,当时郭台铭承诺过,如果项目成功将会给每一位项目成员发放股权奖励。

    只可惜造车所涉及的技术远比富士康预期的要复杂,绝不是像郭台铭所说的给iPhone装上四个轮子,因此富士康的A-Fu Initiative项目在当时也只是昙花一现。然而,富士康却并没有因为A-Fu Initiative项目的失败而心灰意冷。


    2019年6月,刘扬伟在接替郭台铭成为现任鸿海集团董事长时作出了一番承诺,让富士康进军汽车领域的野心再度浮出水面。他宣称到2025年,全球5%的电动汽车将会采用富士康的设计、部件、机械零件或者软件。

    如今,富士康的子公司已经在为特斯拉、宝马等知名车企供应电子产品。为了网罗更多技术,扩大其产品阵容,富士康签署了一系列供应协议。

    例如,富士康已经与菲亚特克莱斯克的母公司,世界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成立了合资企业,为其开发车联网智能座舱软件。未来,它还计划取代传统汽车领域的一级供应商,为电动汽车品牌提供整车制造服务,而本次与裕隆汽车集团成立的FOXTRON正是这一计划下的产物。

    有意思的是,富士康在入局造车的时候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老本行,因为它在汽车领域也干起了代工的活。今年1月份,富士康和吉利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它们将成立合资公司,为全球汽车以及出行企业提供代工生产以及定制顾问服务。


    要知道,尽管代工模式在消费电子领域早已成熟,富士康更是代工消费电子产品当之无愧的巨头,但是吉利和富士康成立的这家专为第三方汽车代工而生的合资公司却是汽车行业内的首例。

    事实上在代工方面,吉利和富士康有着很高的相似度。吉利花费180亿巨资打造的SEA浩瀚架构和富士康的MIH电动模块化平台同样都具备超强的带宽,可以适用于各个汽车品牌,各种车型的代工服务,同样也备受业内青睐。因此,在小雷看来,这富士康和吉利两位巨头强强联合下的产物同样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

    注: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