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8月车市销量同比“四连降”新能源汽车逆势刷新纪录

    中国经营报头像中国经营报头像
    中国经营报2021-09-10

    本报记者 郭少丹 北京报道

    在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车规级芯片生产供应紧张影响企业生产计划等多重因素下,我国汽车销量持续下滑。

    9月1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信息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8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72.5万辆和179.9万辆,环比分别下降7.4%和3.5%,同比分别下降18.7%和17.8%。1~8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616.6万辆和165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3.7%。

    其中,乘用车销量总体平稳。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49.7万辆和155.2万辆,产量环比下降3.3%,销量持平,同比分别下降11.9%和11.7%。1~8月,乘用车产销分别为1289.1万辆和1311.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2%和16%。

    “一方面马来西亚疫情加剧导致车规级芯片生产供应紧张,企业芯片短缺现象进一步加剧,同时受同期基数较高影响,乘用车产销同比降幅比上月有所扩大;另一方面,国六排放法规切换造成的短期市场波动继续影响货车需求,商用车产销因而延续了快速下降趋势。”中汽协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从中汽协提供的数据看,8月汽车销量已环比“五连降”,同比“四连降”。

    在芯片短缺影响下,尽管车市整体出现下滑,但细分市场不乏亮点值得关注。其一,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大幅上升。中汽协数据显示,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0.4万辆,同比增长6.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3%,市占率同比提升7.8个百分点。1~8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61.2万辆,同比增长36.7%,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8%,占有率同比提升6.5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德日韩系车受芯片紧张影响较大部分产品供应不足,市占率整体下降。不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9月初提到,自主市场产业链应对芯片短缺的能力较强,库存积累尚可支撑,但头部厂家的主销车型也逐渐面临缺货、产品价格波动的局面。

    其二,新能源汽车跑赢大盘,持续刷新纪录。

    今年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产销量首次超过3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30.9万辆和32.1万辆,环比分别增长8.8%和18.6%,同比增长均为1.8倍。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9.9万辆,同比增长均为1.9倍。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延续了迅猛增长势头。

    “本月新能源汽车持续成为亮点,产销继续刷新纪录,并首次超过30万辆,1~8月渗透率也继续提升至近11%的水平。”中汽协方面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从细分车型来看,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产销也均刷新纪录。8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提升至17.8%,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接近20%。按照这样的态势发展,我国有望提前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20%市场份额的中长期规划目标。

    展望四季度,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供给端出现较大波动,其中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带来诸多不确定性,海外疫情导致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依旧存在,叠加四季度市场需求的提高也将加剧供应有限的问题;同时,商用车市场需求的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持续在高位都将进一步加大企业成本压力,影响行业运行。

    陈士华还表示:“我们需要审慎乐观地看待行业发展,初步预判全年的市场或将弱于预期。”中汽协曾预测,2021年全年汽车产销将同比增长4%。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全年汽车产销走势如何,取决于芯片。如果汽车芯片供应缓解,销量就会回暖。如果汽车芯片继续紧张,就可能会继续下滑。

    (编辑:张硕 校对:颜京宁)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