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外观/内饰大幅度升级!评测长安全新CS35 PLUS

    车知灼见头像车知灼见头像
    车知灼见2021-03-21

    导读: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大家在城市里用车时经常会出现停车位紧张的问题。相较于一些体型偏大的车子,小型SUV在这个时候可以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既能满足上下班代步的基本需求,而且在城市中停车也很方便。今天我们带来了长安全新CS35PLUS的测评,看看这款车能否满足大家的期待?

    在文章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简单聊聊长安这个品牌。不吹不黑的讲其实长安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势头算是很拔尖的,无论是它的“PLUS”系列,还是刚推出不久的“UNI”系列,在完善细分市场布局的前提下,还能获得良好的销量表现。过去大家在买车时,可能会首先考虑合资品牌的车型,但是如今部分国产车的制造水平和竞争优势,与同级别的合资车逐渐缩小差距,我觉得从理性的层面分析,这是整个自主汽车品牌大家庭共同努力的结果。

    前不久长安正式推出了长安全新CS35 PLUS,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它从外观到内饰都有着显而易见的变化,几乎可以算作是一次全面的升级换代了。长安全新CS35 PLUS共推出了7款配置车型,其中包括了4款1.6L版本和3款1.4T版本,官方指导价区间为6.99万-10.99万元。下面我们就从多个维度,详细的带大家了解下这款车。

    外观:精致时尚的“运动男孩”

    我在刚拿到长安全新CS35 PLUS试驾车的时候,它的外观设计确实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很容易的察觉到它的家族化特征尤为明显。对比老款的CS35 PLUS,新款车型开始将运动化、时尚化的元素进一步放大,考虑到当下汽车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是年轻人,它的这些变化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车头的变化可以视为本次中期改款的一大重点,首先长安全新CS35 PLUS增加了前脸进气格栅的尺寸,呈现出倒梯形的结构,从视觉效果来看,面积更大的中网可以很好的强化运动氛围。另外中网内部使用了大量的菱形黑曜石式的点阵元素,让车头整体的层次感进一步得到增强。

    头灯组使用当下很流行的分体式设计,上半部分的LED日间行车灯在点亮状态下尤为醒目,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在进气格栅的上沿有条贯穿式的灯带,与日间行车灯保持很好的连贯性。至于光源方面,长安全新CS35 PLUS 1.4T版本全部都配备了LED远近光灯和自动头灯功能,但1.6L版本却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仅提供卤素光源。


    来到车身侧面,两侧车门下方配有红色的饰条作为点缀,让整个车身看上去很有活力,这个细节倒是很吸引我。车身尺寸方面,长安全新CS35 PLUS 长宽高分别为4330mm*1825mm*1660mm,轴距为2600mm。 作为一台小型SUV,其实它的尺寸表现在同级别里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除了轴距稍微逊色于本田XR-V外,其余各方面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三款同级别车型尺寸对比

    这台车的车尾造型有两个细节很吸引我,首先它配备了时下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夜晚点亮状态下,能够提供较高的辨识度。其次车尾下方采用双边共两出的排气尾喉,进一步强化了整台车的运动属性。其实这些都是颇受年轻人欢迎的设计元素,当看惯了市场上哪些圆润、饱满的车尾造型,长安全新CS35 PLUS 的车尾会给人一种很清爽的感觉。


    实拍车装备了一套规格为225/45 R18的轮胎,说实话18英寸的轮圈放在一台小型SUV上,多少会显得有些夸张,不过从实际的观感来看,这套“大脚”轮胎属实为长安全新CS35 PLUS增加了不少气场。双五幅式的轮毂设计看上去足够个性,轮胎选择的是佳通系列,强调舒适静音性。

    内饰:熟悉的长安家族风

    除了焕然一新的外观,长安全新CS35 PLUS对内饰也进行“大刀阔斧”的调整,整体设计理念向长安家族化靠拢,基本与“大哥”CS75 PLUS保持一致。各个功能区的布局显得十分合理,中控区域没有过多的实体按键,再加上连体式的大屏,为车内营造出较为强烈的科技氛围。此外,它的中控台是朝向驾驶员一侧的,在日常用车时对部分功能的操作会更加便捷。

    至于车内的做工和用料方面,我觉得长安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首先中控台面板上使用了大面积的软搪塑材质包裹,空调出风口处配有横向的金属拉丝材质,让车内显得很有质感。而且车内的配色采用红+黑的颜色组合,视觉效果上不至于太单调。总体来看,长安全新CS35 PLUS的做工和用料水准在同级别中算是标准偏高的。不过对这台车做评测时,它的车厢里多少还是有些异味的,如果是新车刚提回家有必要打开车门多通通风。

    三幅式的多功能方向盘造型比较常规,1.4T版车型采用了真皮材质包裹,所以整体的握感还是偏舒适的,而且支持手动上下+前后四向调节,能够很容易的找到舒服的握姿。盘面上的功能按键比较齐全,像日常用车时经常会用到的定速巡航、电话、娱乐系统等,都可以通过上面的按键来完成操作。

    长安全新CS35 PLUS提供10.25英寸的全液晶仪表,支持三种不同风格的主题可选,显示的效果十分细腻。10.25英寸的中控液晶屏内置inCall 3.0S智能车载互联系统,除了常规的导航、倒车影像、多媒体功能外,还支持语音识别控制系统,比较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用车习惯。从实际的体验来看,车机系统的反应灵敏度和流畅度均符合我的预期。

    配置:中高配车型提供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

    事实上长安全新CS35 PLUS此次的中期改款,针对配置方面也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最为明显的就是它中高配车型的主动安全配置。比如1.4T DCT 尊贵型和1.4T DCT 领航型除了装备5个气囊外,还提供车道偏离预警系统、360度全景影像、陡坡缓降等功能。顶配车型则表现得更为丰富,除了ACC全速自适应巡航外,还提供自主刹车系统。但是长安全新CS35 PLUS全系均没有配备前置驻车雷达,这对新手司机来说可能不太友好。

    舒适性配置上,长安全新CS35 PLUS顶配车型表现的中规中矩,主驾驶座支持电动调节、前排手机无线充电、感应后备箱、全景天窗等。没有座椅加热或通风功能,而且无钥匙进入功能仅支持驾驶位。

    空间:乘坐空间符合预期,舒适性体验表现不错

    长安全新CS35 PLUS全系车型均使用仿皮材质的座椅,乘坐时能得到较高的舒适性体验,我觉得主要是由于它的座椅支撑效果很出色,坐垫的长度和背靠的厚实程度均比较理想,与身体能保持比较完美的贴合。刚才我们提到过,顶配车型是支持主驾驶座电动调节的,然而副驾驶座就无法享受这项功能了,另外它的电动调节座椅仅提供前/后,而高/低和背靠角度是需要自行手动调节的,稍微会影响到乘坐时的便捷性。

    再来看下车内乘坐空间表现,首先我们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以编辑179cm身高为参考,头部可以获得一拳左右的空间,由于前排座椅的坐姿偏高,所以驾驶视野还是很宽阔的。当前排座椅保持不动的情况下,后排腿部空间剩余两拳左右,头部空间大概在三指余量,整体表现还算不错。值得一提的是,长安全新CS35 PLUS的后排中间过道凸起不算高,对中间乘客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所以即便后排坐满三个人的情况下,也不会觉得有过于局促的感觉。

    最后来看下它的储物空间,车内的小型储物格比较多,比如车门有两个容积较大的储物区,前排中央的储物格深度很可观,可以放置不少零碎物品。后备箱的容积为403L,相较于同级别其他车型没有占到太大的优势,但是当它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后,能够提供的载物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放置三到四个常规行李箱绰绰有余。


    操控:有着良好的行驶品质

    长安全新CS35 PLUS继续提供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1.4T涡轮增压发动机,其中1.6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4kW(128Ps),峰值扭矩161N·m,匹配5挡手动或CVT无级变速箱;1.4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kW(160Ps),峰值扭矩260N·m,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我们主要体验的是长安全新CS35 PLUS 1.4T版的车型,从这台发动机的参数来看,其实基本领先了许多同排量的涡轮发动机,但是相较于本田XR-V的那台1.5T发动机还是有些差距的。


    三款同级别车型动力参数对比

    从驾驶感受来看,首先长安全新CS35 PLUS在起步阶段的油门响应速度很积极,主要由于涡轮的介入时间偏早,所以即便在低扭状态下,也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加速感。当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600rpm左右时,已经达到我们日常在城市路段行驶时的理想车速。如果想要继续深踩油门,来获得持续性的爆发,这台1.4T发动机可以提供的储备动力也很足,简单来说当这台车进入加速的中后阶段,动力并没有过于乏力的感觉,反而当油门开度达到最大,能得到一定的推背感。另外这款车所匹配的这套7DCT变速箱,换挡逻辑是很清晰的,行驶过程中会根据油门反馈,来及时的完成升降挡操作。但是在起步阶段或者急加速时还是存在较为明显的顿挫感,不过总体来看车子处于线性加速时,它的平顺性表现还是很亮眼的。

    底盘部分,长安全新CS35 PLUS采用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的组合,其实它的悬架系统并不高级,对路面的滤震效果也很一般,但是考虑到这台车的定价比较亲民,我觉得这种底盘组合也是比较合理的。值得一提的是,这台车底盘调教风格偏运动,所以当车辆中低速过弯时,可以保持良好的车身姿态,对侧倾的抑制能力比较强。

    写在最后:国内的小型SUV市场长期由本田XR-V、缤智等合资车型占主导地位,其实长安全新CS35 PLUS的生存环境是相对严苛的,如果没有过硬的产品力或者明显的竞争优势,就很难去与同级别的竞品车型相抗衡。回归到产品本身,长安全新CS35 PLUS经过本次改款,重点对外观和内饰进行了重新设计,另外对于一些功能性较强的配置也做了相应的升级,所以使得这款车的产品实力进一步得到强化。再加上良好的行驶品质,以及相对亲民的售价,让这台车在与同级别其他车型竞争时,显得底气更足一些。当然如果长安能继续对这台车的悬架系统做出优化,让驾乘体验更加舒适,我觉得它的竞争力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

    次阅读
    17评论
    19赞同
    收藏
    分享
    17评论
    1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