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苹果造车:合伙人难寻,竞争者难攻

    扉旅汽车头像扉旅汽车头像
    扉旅汽车2021-02-09

    正式驶入造车赛道。

    一则苹果为造车业务寻找合伙人的消息,在汽车圈内发酵许久。对于谁能拿下该头衔,外界各种猜测和传闻不断。

    日前,据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公司已和现代汽车旗下的起亚品牌达成合作,苹果公司将向其投资4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以进行电动汽车领域合作。双方或于2月17日签署相关协议,并计划在2024年推出苹果品牌电动汽车,于起亚位于美国佐治亚州的工厂生产,初步计划年产10万辆。

    然而,临近签署之日,该项目却面临“告吹”。



    2月8日,现代汽车集团和起亚汽车公司发布公告称,当前没有与美国苹果公司就合作研发自动驾驶汽车事宜进行谈判。

    公告显示,“现代汽车收到多家公司的邀请,希望可以合作开发自动驾驶电动汽车,但都处于初期阶段,尚未作出任何决定。”

    关于双方“谈崩”的原因,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一向坚持对未来产品计划保密,而现代和起亚三番五次公布合作细节令其感到“不安”。

    除此之外,现代集团内部也存在分歧。有高层担忧,与苹果的合作,可能会让现代汽车沦为代工厂,有损现代汽车的品牌价值。


    谁能上位?


    这并非苹果第一次与车企“谈崩”。

    2016年,苹果与戴姆勒、宝马关于汽车项目的合作谈判也以失败告终。

    有媒体报道称,“没谈拢”的关键在于领导权和所有权的问题,苹果一贯强势的作风是症结所在。“由于要在汽车内整合苹果的服务,并放弃车企自有的服务,可能令戴姆勒与宝马不满。”

    大众和丰田这两大汽车巨头更是因为害怕培养出一个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直接拒绝了苹果提出的合作。



    “当下,传统汽车企业对苹果造车又爱又惧。”一方面,传统汽车企业似乎都想登上苹果造车的大船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另外一方面,这些企业似乎又惧怕苹果强大资源整合会将自己踢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部分。

    “如果一旦获取车辆工程和机械制造的经验,苹果几乎就是无敌的”。有业内人士指出,传统主机厂,除了机械工程方面积累了经验,具有优势,在品牌营销、大数据、生态打造等领域与苹果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不过,也有主动示好者。

    与大型车企为是否代工生产而摇摆不定的被动不同,富士康向苹果传达了十分明显的代工造车意图。



    作为苹果最忠实的代工伙伴,富士康在去年推出了自己的造车平台,并放话称要在2025-2027年抢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10%的份额。

    此外,在汽车领域,富士康也频繁落子:和吉利成立了合资公司,并与拜腾达成了合作,曾任职多家知名车企的郑显聪也加盟了富士康。

    种种迹象,无疑都在像苹果示好,但“缺乏经验与沉淀”终究成为其致命短板。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直言,与手机或智能手表相比,汽车非常复杂,你不能去找富士康这样的供应商,然后说“给我造辆车”。

    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也表示,“鉴于电动汽车的零部件数量是智能手机的40到50倍,相信苹果会依赖现有汽车制造商的资源,将零部件制造和组装外包给传统汽车制造商,而苹果则专注于自动驾驶、电池技术、产品设计等方面。”

    目前,苹果公司正在与至少六家汽车制造商就电动车开发进行磋商,日本汽车制造商成为其下一个目标。

    合伙人虽未谈拢,但并未扰乱苹果入局的步伐。

    据悉,苹果已于去年底向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汽车零部件企业提出了备货要求,并将相关企业列入首批供应链。报道称,供应链正准备最早在明年第二季度增加苹果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这也意味着,苹果造车计划仍是“箭在弦上”,苹果汽车正在“加速驶来”。


    谁的天下?


    “我们有平台去设计好一辆车,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要打造一款汽车。汽车有电池、电脑、发动机和机械结构,iPhone上也有这些东西。”

    苹果的“造车梦”早在乔布斯时代就已悄悄萌芽,2014年,“泰坦计划”正式敲开了进军汽车圈大门。

    然而,苹果造车进展却很缓慢,内部关于“造整车”还是“做自动驾驶系统供应商”的激烈辩论,几乎让造车计划夭折。

    近年来,“特斯拉们”的崛起,让苹果看到了希望也敲定了方向,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



    随着软件定义汽车时代的到来,科技公司在汽车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众所周知,过去百年,汽车是全世界门槛最高的行业之一,德国日本等国家的汽车巨头,一直将核心技术攥在手里,新入局者根本无法绕开。

    然而电动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行业门槛,于是,从没有造车经验的特斯拉和蔚来等品牌,才能成为生猛的搅局者。

    如今,苹果入场,汽车领域又将迎来新一轮洗牌。

    早在2016年,马斯克就开始担忧苹果入局,“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谷歌,而是苹果公司”。马斯克之后,大众集团CEO迪思也紧急发声称:“相比于一众传统竞争对手,苹果公司的入局或许将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向大众发起更大的挑战。”



    不过,拥有着强大光环的苹果,在造车领域并非“一路绿灯”。

    有业内人士指出,眼下在自动驾驶领域,特斯拉已经有超过百万辆汽车在路上收集数据,而数据将成为未来车企的核心资产,“目前苹果选择造车已经落后于市场了”。

    除此之外,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号召下,想要抢食智能汽车市场的科技企业不止苹果一家。

    2021年1月,百度官宣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2020年10月,华为发布了可以与车企深入合作的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品牌——HI。一个月后,阿里联合上汽推出了智己汽车。

    如今的汽车江湖,早已站满了“入侵者”,这个曾经颠覆诺基亚帝国的王者,能否在汽车圈再次称王不得而知,但其强势入局,俨然拉响了行业战斗警报。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