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倘若ix35很难,现代就更难上加难

    默默KG头像默默KG头像
    默默KG2020-12-07

    中期改款后的现代ix35(图片|配置|询价)经已在广州车展上率先亮相,新车计划在月内正式上市。今年受疫情影响,各大传统车企的日子都过得不怎么如意。在剩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日产、丰田、吉利、长城等车企恐怕也无法完成年初制定的年度目标。

    前十个月,北京现代集团完成销量约44万辆,按照近月来现代月均三万多的销量,想完成在华制定的全年75万辆目标同样几乎不可能。不过现代今年的新车推进还是十分积极的,索纳塔(图片|配置|询价)和伊兰特(图片|配置|询价)两款旗帜性轿车先后换代上市,再有全新进口车型帕里斯帝引入销售,接着新一代名图亮相也已完成亮相。一系列新车登场的背后,都是现代想要重振品牌的决心,而中期改款的ix35,可否为现代的复兴出一份力?

    ix35的现状,现代式微的缩影

    数据显示,ix35在10月份销量为3453辆,同比下滑49.2%;前十个月累计销量至48800辆,同比跌幅也高达55%。作为北京现代旗下的走量SUV,亲民的终端价格,合资品牌的品质背书,让众多SUV车型中竞争力并不算突出的ix35销量一度冲破2.5万辆,就连同价位的本田XR-V、日产逍客等常年月销量破万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望尘莫及。

    不过今年2月却成了ix35销量滑坡的一个转折点,疫情固然是一个不可规避的因素,可是随着市场复苏,其它车企车型销量开始有所好转,ix35却始终没有及时回暖,平均5000辆左右的月销量与年头的1.43万辆大相径庭。侧面反映出了市场复苏之后,现代品牌车型普遍缺乏竞争力。

    这一代ix35上市已有三年时间之久,主力热销的2.0L动力服役已久,内饰一贯的合资简约作风,以及平平无奇的外观造型难免让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即便市场终端放出接近两万元的优惠,打着超高合资性价比的旗号也难以撼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ix35作为旗下SUV的销量担当理应为现代敲响警钟。

    另一方面,今年韩系车销量整体低迷,以现代为代表的韩系品牌影响力大打折扣。国内消费者更垂青于品质可靠的德系、日系合资品牌;或者是论性价比丝毫不落下风的自主品牌。韩系车正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第十代索纳塔,上市首月销量为3304辆,紧随其后8月和9月销量分别为3664辆和2882辆,10月和11月更是缩水为1916辆和1471辆。连续的下滑可见消费者对十代索纳塔产品并不满意,其中对外观的颠覆性改变就颇具争议。

    伊兰特的情况稍微乐观一些,10月底上市,经历完整的11月取得11861辆的销量成绩,算是解了现代心头的一口闷气,不过相比同级合资品牌轩逸、卡罗拉等疯狂的月销量,伊兰特还不值得引以为傲。更何况,依靠一款伊兰特想扭转现代销量的颓势恐怕独木难支。

    轻描淡写的中期改款

    对比索纳塔、伊兰特和名图的全面换代革新,ix35的这次中期改款算是轻描淡写了,相比现款车型,主要的变化集中在外观细节的调整和内饰结构的优化。而动力方面还是搭载了原来的2.0L和1.4T两款发动机,这两款发动机对于广大消费者也不陌生了,与起亚智跑搭载的同款发动机参数如出一辙。其中2.0L可输出最大功率160Ps,峰值扭矩达193N·m,传动系统匹配的是6AT变速箱;1.4T可输出最大功率140Ps,峰值扭矩达242N·m,传动系统匹配的是7DCT变速箱。

    其实两套动力系统对于目前的主流市场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2.0L胜在服役时间长稳定性足,不过动力守旧新鲜感不足;而1.4T采用的是干式双离合变速,散热性比较差,发动机在低速运转时扭矩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而结合现款ix35的销量,消费者普遍选择2.0L居多,可靠性更有保障,车型价格上也比1.4T更划算。不过等再过几年时间换代,现代集团真的要考虑一下是否有更先进合适的发动机取代岁数不小的2.0L动力了。

    回到改款后的变化,首先车身长度增长了65mm至4500mm,其余参数包括轴距都是与现款保持一致。前脸则换上了横置的头灯和大尺寸的中网无缝连接,格栅造型也改为网状交织的形式,视觉效果上车头的整体性更强,可惜灯组内采用的还是卤素光源,不知道在高配车型上会不会有所改善。

    相比前脸的变化,尾部造型的改变则更为明显。采用了熏黑效果的贯穿式尾灯设计,灯部中央位置由现代的英文标识代替了传统的H车标,而下方保险杠的造型很好地和前脸形成呼应。总体而言,外观的变化更加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审美标准,不过对比日系、甚至是自主品牌的等价位竞争对手相对激进的设计,新的ix35还是略显保守。

    内饰方面,ix35换装了尺寸更大的嵌入式中控屏幕,进一步强化了车机的智能化功能。此外,现款的机械挡把被替换成更玲珑小巧,车厢储物格布局更为合理,但是车内的塑料硬件还是比较多,难以和自主品牌车型内饰用料厚道相媲美。

    雅斯顿小结

    现代品牌的弱势,再加上市场竞品的快速发展,即便是自主品牌的产品力,经过这么多年的沉淀,与韩系品牌孰好孰坏还真一时难辨,更重要的是,现在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越来越持开放的态度,韩系车即便采取降价策略也敌不过自主品牌的成本优势。如果现代再展现不出品牌和产品的竞争力,未来的路将更加难行。

    图 | 来源于网络

    About Astoncar

    Contact us

    gao@astoncar.com

    .万次阅读
    66评论
    169赞同
    收藏
    分享
    66评论
    169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