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就凭这座椅,i MAX 8能叫板GL8和奥德赛?

    咪车APP头像咪车APP头像
    咪车APP2020-10-05

    不是什么车都能叫MPV,这种车是有硬性壁垒的。这就是为什么GL8和奥德赛这样的车始终能霸占市场,其他车却鲜有成功的原因。

    其他不说,单说MPV的座椅舒适度,就必须比其他任何车型舒服,这是MPV以乘客为导向的一条刚需。对于GL8和奥德赛来说,有腿托、靠背能大角度放倒,就已经被大家看做是VIP级的“航空座椅”了。

    而荣威的i MAX 8作为MPV市场新秀,它觉得目前GL8和奥德赛的座椅也就能拿个及格分,自己的座椅才是目前的标杆。这么狂的话是好随便说的吗?当然不是,它有底气的。

    车上座椅舒不舒服,眼睛是看不出来的,但精细程度和豪华度却可以第一眼区分。i MAX 8的座椅能看到宽大厚实的坐垫、米蓝双拼色、专门设计的花纹,还能看到细密的打孔。视觉上,的确比奥德赛和GL8强多了,GL8艾维亚版跟它感觉类似。

    拉进眼睛的距离,仔细看,会发现真皮打孔竟然与缝线纹路匹配的,所有打孔区域都让开了缝线。除了视觉上奇妙的满足了强迫症,也许在耐用性上也有帮助。但我想到的却是,奢侈品牌材料拼接时,对花纹的品控。据说全车所有座椅打了7万多个孔,还好不是人工打,不然就是天价了。

    眼睛看过,再用手摸。呀,这个打孔真皮的细腻感觉还是第一次体验,细滑得就像名贵小羊皮手包,但又没那么吹弹可破的娇贵,紧绷有韧性。这是种叫做S-Nappa的面料,S代表silk,也就是手感细腻丝滑的原因。整个坐垫与人直接接触部分,都是S-Nappa。

    无论是谁,不需要懂什么技术,就能对座椅舒适度进行评价。坐上去就好了!

    i MAX 8的第二排座椅的确舒服。不管什么体型、什么姿势都能被这张座椅伺候到位。而这“舒服”两个字背后,其实是有大量的技术在支撑的。

    首先座椅经过加宽,不会有拥挤感;其次坐垫、靠背形状经过人体工程学的压力分布测试,贴合自然曲线,避免任何压力聚集点出现,长时间乘坐也能避免局部血液不畅造成的疲劳感。

    我们往坐垫内部看,看似简单的垫子,其实包含了10层复合结构。表层的S-Nappa之下是零重力丝绵,和表层皮革一起给乘客最柔软的初段感受。紧接着是一层贴合紧密的漆包线加热丝,在冬季提供座椅加热功能。

    下层是高通风海绵,发泡细密,给乘客足够的后段支撑力度,且开有几道通风槽,用于座椅通风。而靠背部分则是复合编织材料,给背部支撑的同时也自然提供了通风通道。

    可以发现,i MAX 8座椅坐垫和靠背的通风结构不同,这是由于下方臀部和背部需要的柔软度、支撑度不同,采用不同结构可以很好适应这种要求,可谓两全其美,唯一不足的是,成本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i MAX 8通风采用吹风式,这样的好处是在夏季刚启动时,能比吸风式更快降低座椅温度,身体贴合座椅部分,凉感更明显。缺点也有,长途长时间乘坐不能常开,会觉得冷,何况i MAX 8座椅通风没有设置档位。

    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在靠背内部还有几个类似塑料袋的东西,这是座椅按摩和腰托的气囊。八个小气囊负责腰背部不同位置,轮流充放气缓解局部血液循环,达到纾解疲劳目的,据说这八个位置还对应中医人体穴位。大的两个重叠气囊则通过不同充气比例,实现腰部支撑位置调节。

    然后是头枕。也是很多车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汽车头枕的核心作用是保护乘客安全,碰撞时放置鞭甩效应对颈椎和头部造成重大伤害。在MPV上还有一层需求,他要能很好的承托乘客头部。i MAX 8的头枕可以7挡上下、5挡前后调节;侧翼耳片还能25度调节,加上头枕本身足够宽大柔软,能给乘客提供类似床枕的舒适性。

    在这么多舒适设计的加持下,i MAX 8第二排座椅支持159度靠背后仰,几乎达到平躺状态,配合腿托,营造一个飞机商务舱状态是毫无问题的,而且还比商务舱座椅舒服。

    MPV是一类很特殊的车,选择它的用户是有一些硬性要求的,座椅舒适度,特别是第二排能提供多豪华的乘坐体验,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这一点看,i MAX 8至少已经比目前头部的GL8和奥德赛做得好了。

    .万次阅读
    74评论
    3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