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BBA年报试比高,中国市场谁更“豪横”?

    扉旅汽车头像扉旅汽车头像
    扉旅汽车2020-03-20

    这是一场不用思量也不会忘记的比拼。

    3月17日,随着大众汽车集团云直播2019年财年的答卷,至此,戴姆勒集团、宝马集团和大众集团的业绩展示告一段落。于是,市场上,一边关注的是三大汽车集团的实力大较量,一边是BBA之于中国市场的角逐。

    总体来看,过去一家的表现可以从各家高管对各自企业的业绩评论中得到体现。扉旅汽车对各家的自我点评进行了总结:大众集团对自己过去一年的表现最为满意,称之为“非常成功的一年”;宝马集团自称公司的盈利状况属于“逐步改善”,戴姆勒集团的自我评价则有几分失落,称“并不满意”。

    而对于中国市场,BBA都不约而同的表现出了重视,甚至是“豪横”。尤其是在电气化的背景下,作为传统豪华车品牌,本就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三兄弟,注定要在未来若干年的中国市场里继续纠缠下去。

    细数三张卷

    市场是公平的,它不会偏袒任何人、任何企业。

    汽车市场也是一样。自2018年以来,纵观整个汽车行业,萧条尽显,正增长消失不见,历经百年的汽车行业开始了“旧社会”与“新世界”的转换。2019年形势不见转好,只见每况愈下,一众车企不得不面对焦灼的境遇,BBA毫不例外。在同样低迷的市场状况下,BBA的答卷与集团的答卷一同面世。

    3月17日,大众集团“云”直播年度财务会议。大众汽车集团的财报显示,全年销售收入达2526亿欧元,较上年增长7.1%;营业利润为170亿欧元,与2018财年的139亿欧元相比同比增长21.8%;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利润达192.96亿欧元,同比上涨12.8%;未计入特殊项目支出的营业销售回报率为7.6%,略高于设定的目标区间。

    大众集团CEO迪斯表示这一数据“超出预期”。遗憾的是奥迪品牌的业绩表现呈现出下滑的状态。2019年,奥迪销售收入降至557亿欧元,在此之前的2018年为592亿欧元;营业利润总计45亿欧元,2018财年营业利润不含特殊项目支出为47亿欧元。

    对此,大众集团的解释是,受到集团多品牌销售公司的资源结构调整影响,兰博基尼、杜卡迪两大品牌的财务关键指标已纳入奥迪品牌的财务数据中。不过,去年奥迪的营业销售回报率提升了两个百分点至8.1%。。

    对于2020年的走向,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财务与it负责人Frank Witter坦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无法给出预测。”

    在大众云展示财报的三天前,宝马集团也递交了自己的成绩单。官方的表述是“全年顺利完成既定目标”。具体数据显示,宝马集团全年销量首次突破253万辆,全年总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欧元,达到1042.1亿欧元。全年税前利润为71.18亿欧元,税前利润率为6.8%,净利润为50.22亿欧元。第四季度宝马、MINI、劳斯莱斯共交付665803辆,集团收入增长至293.66亿欧元,创造了宝马有史以来单季度收入最高的纪录。

    2019全年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8%,至916.82亿欧元。受当年一季度支付拨备金及前期高研发费用影响,息税前利润为44.99亿欧元。息税前利润率为4.9%;若不考虑拨备金,息税前利润率可达6.4%。税前利润为44.67亿欧元。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显然对过去一年的成绩比较满意,他称:“在极具挑战性的2019年,我们的盈利状况在各季度实现逐步改善,这也说明我们的产品策略和公司战略是正确的且行之有效。现在我们恰逢其时,全速前进。”

    戴姆勒集团的财报虽然率先亮相,但其中不免有几分“沮丧”。2月21日,戴姆勒发布2019年集团财报显示,戴姆勒集团2019年全年收入达到1727亿欧元,微增3%;但息税前利润却从2018年的111亿欧元跌落至43亿欧元,同比大减61%;纯利润从76亿欧元下滑至27亿欧元,同比大跌64%。

    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达了自己对过去一年的不满,“尽管2019年的业绩展示了客户对于我们富有吸引力的产品持续的强劲需求,但我们对最终的盈利表现不尽满意。”公司预计,2020财年集团总销量将略低于上年水平,营业额将稳定在2019年水平。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梅赛德斯-奔驰轻型商务车和戴姆勒卡车销量预计较上年略有下降。

    从各家对过往成绩以及未来期待的表态来看,宝马似乎在以一种潜行者的姿态步步为营,以奥迪为命门的大众集团则表现出些许不确定,戴姆勒或许归结为“不服输”更为合适。

    在中国,到底谁更“豪横”?

    险躁则不能治性。在中国市场你追我赶的若干年了,BBA显然十分明白这个道理,也纷纷做好了在中国市场长足发展的准备。

    这一次奥迪没有当成大哥。各家的数据显示,2019年宝马集团共交付253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市场的交付量首次突破72.37万辆,同比增长13.1%,成为BBA销量冠军;

    2019年,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2019财年售出238.54万辆乘用车,较去年有小幅增长。在中国市场,奔驰及Smart品牌总销量为70.21万辆,占全球市场比重为29.43%,单一奔驰品牌销量为693443辆,居于中国市场豪华品牌之首

    2019财年大众集团则实现整体销量1097.5万辆,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为423.36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38%。从利润表现来看,大众汽车集团从中国合资企业获得营业利润为44亿欧元,占总体利润约30%。而奥迪在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销量为69.01万辆,同比增长4.1%,但相比竞争对手,这个数据略微差了一点。

    在中国市场,BBA可谓是老对手了。他们从传统的燃油时代一路“你争我夺”,形成的格局也颇有三足鼎立之势。如今,他们的竞争也从传统的燃油时代走到了新能源电气化时代。不约而同的是,三家对于进入电气化的竞争都有点“状况外”的意思。但毕竟是“大厂”,当他们意识到电气化时不我待的时候,深度布局电气化却也不难赶上。

    在BBA当中,宝马是最先“动身”的那个,很多年前就推出了“Project i”计划,发布了豪华品牌i系列电动车,随后推出了i3和i8车型,以及后来的iX3,但过程略显曲折。如今,宝马称要在2025年之前推出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包含12款纯电动车型,并计划占有电动车市场15%-25%的份额。

    奔驰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准备看起来也是非常“庞大”的。有了腾势品牌的“错误布局”,使得奔驰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者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认识更加清楚。随着不断调整策略,奔驰在新能源方面集中开发了S级、C级、E级的PHEV版本,在中国与北汽合作建厂和生产,正式接管北汽绅宝顺义生产基地。奔驰的计划更“狠”,在2022年前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包括10款以上纯电动车。

    而奥迪,作为中国最早迎来的豪华车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并没有成为“带头大哥。”在2019年财报发布的同时,公司称,为了加强对奥迪品牌的管控,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收购奥迪品牌剩余0.36%的自由流通股份,实现对奥迪品牌的100%控股。奥迪作为大众集团子品牌中重点品牌,电气化转型是奥迪未来发展重点。此前,奥迪在电气化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到2023年将在电气化领域投资超150亿美元,到2025年计划推出30余款电动化车型,其销量将占总销量的40%。

    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市场,无论是传统燃油还是新能源市场,作为豪华车品牌BBA的竞争只会愈来愈激烈。最后总结一下各家目前的状况,有所改善是宝马,持续下滑是奔驰,“长”在中国是奥迪。

    而放眼未来,新一轮竞争的大幕才刚刚开启。

    次阅读
    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4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