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中消协: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量激增25%

    汽车行业大事件头像汽车行业大事件头像
    汽车行业大事件2020-02-27

    中消协日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食品、通信类产品、鞋等居商品投诉前五位,其中投诉排名第一的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案例达到34,335件,同比去年激增25.1%。

      中消协日前发布的《2019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汽车及零部件、服装、食品、通信类产品、鞋等居商品投诉前五位。其中,投诉排名第一的汽车及零部件类投诉案例达到34,335件,同比去年激增25.1%。

      据悉,汽车类投诉涉及到汽车销售中各个环节,除了质量问题、购车合同争议、售后服务问题外,中消协发现,经营者常常捆绑销售车险诱导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以下为消费者投诉热点:

      一是产品质量问题多。投诉大部分反映在汽车零部件上,如发动机、变速箱等主要部件屡现故障。

      二是购车合同争议大。经营者签订合同明显有利于经营者,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在合同条款中对于消费者和销售商在权利义务约定上不明确、不对等,违约后承担的赔偿责任不清,消费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维权。

      三是售后服务问题。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现返修状况,或故障多次维修却不能彻底解除,维修不出具明细等。

      四是检测举证维权难。汽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举证难、鉴定难、求偿难。

      五是捆绑销售车险和诱导消费者贷款。消费者购买优惠车辆过程中,部分经营者要求必须在4S店购买车辆保险和办理贷款,在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有时还要消费者交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保险押金。

      六是二手车消费信息不实,经营者隐瞒实情销售。为了收益最大化,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二手车交易经营都存在不履行真实告知义务,甚至私改里程、隐瞒车辆真实情况的现象,将水淹车说成是无水淹、将出过大事故的汽车说成是小磕小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