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灵魂拷问:国产电动车真的干不过特斯拉吗?

    车评社头像车评社头像
    车评社2020-02-12

    前言: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经历了一番野蛮生长后,伴随着补贴政策逐渐退坡,“PPT”造车时代的消逝,一些新势力没有了国家的“嫁衣”,当直接面对个人消费者市场时,就会失去竞争力,被市场所淘汰。

    作为一直“模仿”着特斯拉脚步的造车新势力,由于没有深厚的品牌沉淀和技术底蕴,很难在短时间获得市场的认可,因此当面对特斯拉Model的国产化,只能惊呼一声狼来了。

    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国产电动车真的干不过特斯拉吗?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特斯拉具有哪些优势。

    1.特斯拉具有先发优势

    国产车在连汽油车都还没完全整明白的时候,特斯拉已经在电动车的无人区里探索。特斯拉在2003年成立。2012年发布的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百公里加速5.6s,续航480km,性能吊打大批豪华燃油车。这时国内自主品牌燃油车才逐渐掌握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技术,市场占有率30%。国内电动汽车就更不堪了,都是一些续航一两百公里的车,完全没有竞争力,以A0、A00级的小型车为主,续航甚至不过100km,靠国家补贴生存。


    2.特斯拉只做电动车,更为专注

    特斯拉汽车开发的时候只考虑电动化,忘记燃油车设计的那一套。

    例如车身设计。电动车没有排气管、不需要后驱传动轴,特斯拉的车身便可以取消了燃油汽车在前地板位置都有高高隆起的中央通道,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地板和高强度的座椅横梁。平整的地板是为了装下更多的电芯提升续航,高强度座椅横梁是为了在汽车受到侧面碰撞时更好地保护电池。

    3. 特斯拉的技术和创新

    例如中控台设计。电动机不需要关注转速,看速度即可。特斯拉Model3理所当然的把仪表台干掉,又把以前燃油车中控台上所有的实体键移到大屏上,速度也在大屏上显示。这样的简洁的中控台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电动车动力响应快、直接,没有燃油车的油门延迟,更适合做自动驾驶辅助。Model S在2017年上市时即带有辅助驾驶功能,此时国内电动车、特别是新势力还在被骂PPT造车。

    4. 特斯拉的自研能力

    不同于供应商掌握技术,生产并供应零部件,主机厂拿到车上做适配装配,这种分工明确,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模式。特斯拉走的是自研路线,如电池包自研、ECU自研、BMS自研、电机自研、自动驾驶系统和芯片自研、车机系统自研,创新的整车热管理系统等很多创新,和众多主厂的“拿来主义”相比,可见一斑。

    如电动车冬季供热这一难题,某些新势力自主车企解决办法是,装个锅炉烧柴油,又或者扬长避短不管效率去造phev,还有死磕热泵制暖或无脑堆PTC了事的。只有特斯拉动了电机废热综合利用心思,还量产了。


    5.特斯拉的品牌因素

    在消费者的观念中,消费的产品会注重品牌的效应,购买的态度及行为受品牌主导。在消费者的观念中,消费的产品会注重品牌的效应,购买的态度及行为受品牌主导。而国内的新势力造车,才经历了短短几年,还处于萌发与发展阶段,品牌度低,消费者也未充分了解。因此造成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品牌自带的光环展现出了碾压态势。


    国产电动汽车真的干不过特斯拉么?

    首先,电动汽车技术门槛相对较低,相对容易赶超

    电动汽车不是燃油车。燃油车技术门槛相当高,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哪个不是核心技术。发动机各大汽车公司都有自己的黑科技,变速箱技术则由采埃孚这种供应商牢牢把握,还有博世这种巨头掌握着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

    燃油车国外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了,而作为后来者的我们,仅仅有30年的发展史。

    但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电动车结构相对简单的多,核心部件电机电池在国内都能找到优秀的供应商,况且,在电动车发展上,我们跟特斯拉起步时间相差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其次 我们的新能源产业链成熟度世界第一

    特斯拉为什么能在中国不到一年就量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产业配套成熟。

    在电池方面,我们有宁德时代。掌握着全球40%的份额,也是各大豪门车企的供应商。

    电机方面。以精进电机,置信电机等公司为代表,在业内也是相当优秀。

    还有其他锂电设备先导智能,隔膜恩杰股份,玻璃福耀,气囊均胜电子等等,这些公司放在世界上也不差。

    再者,我们还有多个成熟产业链。

    京津、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中部等全国主要的汽车产区都有对应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大大小小的你叫不出名字得公司一大把。全球新能源产业链是前十的公司我们占了一大半。

    最后,强大的人才储备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们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创新性工程师,作为互联网发展最先进的中国,我们并不缺少够格的程序员,也不缺少优质的汽车工程师,而互联网思维的开发者更是不缺。

    再者,人才是流动的,华为不也有大量的外籍员工,人才不会制约我们电动车发展。

    至于政府赠予各种政策减免红包来引入特斯拉,无外乎期望带来产业链的升级和完善,引入这条鲶鱼还可以倒逼车企关注真正的创新,也期望带来上下游创新级人才的成长。

    没有人比政府更了解本国产业情况,我们也应该有理由相信不太久的未来,本国企业一定会有比特斯拉优秀的电动车出现。说不定就是在仅存的数家造车新势力中出现。

    所以说,在《车评社》看来,国产电动汽车干不过特斯拉只是暂时的,在中国这样一个巨大且不断发展变化的市场中,国产电动汽车将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2年后,你是买特斯拉还是买国产车这个真不好说,对吧!

    .万次阅读
    254评论
    75赞同
    收藏
    分享
    254评论
    7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