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奔驰车大裁员!传统车企尚能饭否?

    尺度商业头像尺度商业头像
    尺度商业2020-02-11

    文 | 侯龙飞

    一石激起千层浪!近日,一则消息在汽车圈掀起了轩然大波——戴姆勒(奔驰母公司)裁员大“扩容”,最终裁员人数或将高达1.5万人。

    裁员1.5万人意味着什么?截止2019年年末,戴姆勒全球员工总数约29.86万人。换言之,扩容后的裁员人数将达到总员工数的5.5%;对于汽车行业来说,不啻于一场地震!

    作为全球最老牌的车企之一,戴姆勒裁员“扩容”的消息立即引发了业界的广泛讨论。投资者议论纷纷:传统燃油车的“末日”真的来了么?

    “BBA” 齐裁员

    戴姆勒的裁员计划,早在去年底就正式启动。2019年11月,戴姆勒宣布将在2022年年底之前,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万人,削减员工支出约14亿欧元。同时,公司还将削减全球10%的管理职位。

    而今,裁员人数大幅扩容50%,无疑宣示着汽车行业寒冬的再次升级。同时,在周二(德国当地时间2月11日,即今晚)举行的年度新闻发布上,戴姆勒还将宣布扩大成本削减计划的规模。

    戴姆勒公司大“瘦身”,与业绩不佳息息相关。不久前,戴姆勒发布了2019年盈利预告。预测显示,戴姆勒2019财年息税前利润约为56亿欧元,较2018财年下降约50%。其中,最核心的梅赛德斯-奔驰部门的息税前利润约为37亿欧元,销售回报率降至4%,与2018年的7.8%相比也几乎腰斩。

    虽然裁员很无奈,但奔驰并不孤独,奥迪、宝马两位老对手也相继宣布了裁员计划。去年11月,奥迪正式宣布,将在2025年前裁员9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10%;更早之前,宝马也提出了120亿欧元的降成本计划,考虑裁员6000人。

    面对汽车行业寒冬,德国三大车企可谓“同生死、共进退”,很多人调侃道——“队形真是整整齐齐。”

    传统车企的转型阵痛

    戴姆勒大裁员,只是汽车行业寒冬的冰山一角;同时,也是传统车企转型时不可避免的阵痛。

    说起德国,很多人的印象往往是干净的城市、清新的空气、美丽的自然。但谁能想到,德国很多城市也深受雾霾侵袭的困扰;这,与其发达的汽车工业息息相关,奔驰的“故乡”斯图加特更是被称为“空气污染之都”。

    为了改善环境,德国也给燃油车下了“禁足令”。去年10月,德国联邦参议会通过决议,将于2030年起禁止所有燃油汽车上路,该禁令获得了执政党和最大反对党的一致赞同。

    不仅如此,德国还对新能源车大开“绿灯”。近日,德国官方表示,将提高给予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补贴,幅度达50%。同时,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希望到2030年底建成100万个充电桩。

    面对新能源车的“大势所趋”,奔驰等已开始全面发力。不过,面对特斯拉的锋芒,传统车企还有机会吗?

    传统车企的“先发优势”

    说到新能源汽车,风头最劲的非特斯拉莫属。从去年10月底开始,特斯拉市值就一路飙升,目前已成为行业老二,“BBA”(奔驰、宝马、奥迪)皆望风披靡。

    不过,特斯拉虽然市值飙涨,但却有点“底气不足”。2019年,戴姆勒全年总销量为334万辆,特斯拉全年交付36.7万辆,仅相当于前者的1/9。特斯拉股价飙升,更多炒的是未来的想象空间,一如A股的炒概念。

    面对特斯拉的攻城略地,传统车企仍有巨大的优势。别的不说,多年丰富的生产经验、成熟的产业链和充沛的资金储备,这些都是特斯拉等造车新势力短期内无法赶超的。

    产业格局上,传统车企拥有完整的车辆供应和生产体系,同时还有多年建立的品牌口碑。一旦发力新能源车,先发优势将会很明显,基本无需另外建立标准和体系。

    另外,传统车企造新能源车,可以依靠已有的市场占有率和耕耘多年的市场渠道打开销路,无需像特斯拉一样“从零开始”。

    近年来,传统车企已开始发力新能源车,奔驰EQC和奥迪e-tron先后面世,与特斯拉的“战争”或一触即发。

    不仅如此,传统车企还在智能出行、车联网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迅速弥补了与造车新势力在这方面的差距。奔驰大裁员,也是为了更好地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转型。

    转型必然伴随阵痛,甚至会“伤筋动骨”;但就汽车行业来说,传统车企转型新能源车是必经的一步。裁员只是表象,代表的,是传统车企的破茧重生。

    大象一旦完成转身,整个市场将为之颤抖,拭目以待!

    点击下方↓↓↓,前往查看德林社更多精彩爆文。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