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听说,车是越硬越安全?

    车驰神往ccsw01头像车驰神往ccsw01头像
    车驰神往ccsw012019-10-24

    用手敲一敲车门,又厚又重:“嗯,这个车够安全”。

    用手按一按顶盖,按下去了:“哎,不行不行,这车不抗撞”。

    类似的说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以至于很多人默认车是越硬越安全,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两车相撞,就好比是两个拳击手比赛,假如双方都没有佩戴拳击手套的话,那必定是拳拳到肉,血肉横飞的恐怖场景。假如带上手套,虽然也难避免受伤,但情况要比不带好很多。

    或者你也可以试想一下:是两个大铁块在高速行驶时相撞疼,还是同样条件下,包了海绵的两个大铁块相撞疼呢?

    那自然是包了海绵的没那么疼,因为缓冲作用化解了一部分的冲力,从而提高了安全性。所以对于车身来说也是如此,并不是车身越硬就越安全,而是在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刚柔并济,才是最安全的设计。

    为了进一步说明,我们不妨在三种情况下分别讨论:(假设三种情况均是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

    1. 整车都软

    当整车都非常绵软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大海绵

    车毁人亡

    至今也没有一家车企,敢这样造车的。理由嘛很简单粗暴:在这种情况下相撞,结果就是车和人一起被压扁,车毁人亡。

    2. 整车都硬

    当整车都非常坚硬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刚性体

    车在人亡

    刚性体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就是受力后,形状大小不变。所以,在发生碰撞后,车身基本呈现完好。同时,车身受到的冲击和能量会转移到下一个受力物体上,没错,这个受力物体就是有着血肉之躯的我们啊!除非你练过什么金钟罩铁布衫之类的武林绝学,不然你就等着五脏六腑被震碎吧。

    车在有什么用,人在才是最重要的。

    3. 软硬兼施

    这种情况也就是最为安全稳妥的设计,为什么呢?

    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材质

    碰撞发生时,包着机器的那部分车身,或凹陷或溃缩,但是它们同时也吸收了大部分的冲击力;而包着人的那部分车身,基本保持原来的形状,没有对驾驶者和乘客造成挤压,即便是有一定程度的损坏,那部分的冲击力也在人体尚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现实当中有不少这样的例子,车被撞得惨不忍睹,但是车上人却一点事也没有,下车该打电话打电话,该拍照片拍照片。你感慨此人幸运值爆表,殊不知救他一命的,是刚柔并济的车身结构。

    老祖宗说的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人还在,总还是有希望的不是么?

    于是有人会问了,你说车身软硬兼施才安全,那么什么地方该硬?什么地方该软?一句话:在传力路径的支撑结构区域要硬(如A柱、B柱、防撞梁、座椅横梁、顶盖横梁等区域),在传力路径上的碰撞吸能区域要软(如保险杠、吸能盒等区域)。总而言之,车身安全与车身软硬并非正比关系。尽可能地均匀分散冲击能量,刚柔并济,是全世界的车企,还有所有的车主都在意的事情。

    突然想起,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有句台词用在这里特别应景:“外柔内柔,人辱之;外刚内刚,人毁之;外刚内柔,人轻之;唯有外柔内刚,方成大器。”在此,与君共勉。


    .万次阅读
    67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