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一汽奔腾作秀惨翻车 直升机空投X40气囊却全部罢工

    引擎头像引擎头像
    引擎2019-06-01

    时至今日,各大主机厂越来越愿意在主被动安全方面投入更多的成本,这是好事儿。但打着安全试验的名义作秀,那可就要再估量估量了!

    5月30日,一汽奔腾给我们来了一场“空投翻滚测试”,主角就是X40(手动豪华型)。然而,事后引发了相当大的一个争议:车内全部安全气囊未弹出!




    现场专家表示:车身正面未遭受碰撞,气囊未弹出属正常状况。

    一个好的出发点,却难掩作秀之嫌。

    这一场《直冲云际质达巅峰》大片的关键词:国内首次、直升机、高空投放、120km/h……

    看着确实很博人眼球,成功满足了宣传推广所需的噱头!至于活动的结果有多大的意义,无从参照。

    正儿八经的翻滚碰撞测试也不是没有,比如NHTSA让车辆以85km/h的时速,通过一个人造坡道来制造翻车场景。向来严苛的美国IIHS没有直接翻滚的测试,而是采用车顶强度的静压测试,来作为一个考量。

    咱中国的C-IASI也有加入车顶静压测试项目,学习对象就是IIHS。



    “光扔一个没意义,买点别的车一起扔,有对比才有结果。”“120km/h+2米高+直升机+=打广告”“一个没有任何标准参照的测试,最多的只是厂家制造的噱头!”“给了我一个你还是卖不动的原因”

    看吧,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是安全性试验,那就请贴合实际去思考。大动干戈动用直升机的操作,为了作而作的把戏,实在太容易被看穿了!



    一汽奔腾前无古人的空投翻滚试验,也许自己都知道是作秀重过试验,专业性上肯定达不到碰撞机构的水准……

    于是,索性假人也就用个摆设用的人偶,而不是用来收集数据的专业人偶。假人身上采集不到任何数据,头部、颈部、手……的损伤概率,无从得知。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气囊0弹出!

    瓦特?X40连滚带爬成那德行了,前排安全气囊还在睡大觉?

    其实,现实中也有很多碰撞案例,前排安全气囊都没有弹出。得到的回复通常是这样的:撞击角度不对!

    其实,那句话不无道理。气囊的弹出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通常要满足设定车速(比如大于50km/h )、汽车撞击点在传感器附近(一般是车辆正前方左右60°之间)、撞击物是刚性固定物品,才会正常弹出。



    试想这一次的空投表演秀,直升机120km/h的速度,X40近1.3吨的自重,前轮最先着地,会带来多大的冲击力?

    在传感器布局、气囊气帘的爆破逻辑控制上,是不是还有优化的余地?而不是来一句:车身正面未遭受碰撞,气囊未弹出属正常状况。

    现场奔腾X40侧气帘也没弹出,是因为被扔的是手动豪华型,没有此项配置。

    车翻滚成这样,该不该爆?怎样的逻辑才比较适合?我们还是找点参照物……下图的宝马7系,侧面还没着地,侧气帘已经弹出。



    翻滚试验评分标准里头,有一项是约束系统的有效性,指的是安全带是否正常、安全气囊/气帘是否正常弹出保护乘员。先不管撞击位置对不对,至少奔腾X40在这一标准上是要吃亏的。

    虽然奔腾X40翻滚后,车门能正常打开,说明乘员舱的结构保持得不错。安全带对假人的束缚也到位,没有发生偏移。但是,这能代表人还活着?没数据采集谁也不知道。

    没有主驾安全气囊的保护,车辆翻滚过程中驾驶员的头部,还是存在撞向方向盘的风险。另外,X40落地时的冲击力,对颈部的杀伤力难道不大吗?



    如此秀,一汽奔腾不是第一次。

    2006年,就上演过一次真人侧翻安全性测试,当时的车型是奔腾B70。噱头十足:中国首例“真人实车”侧翻测试!

    以110km/h的时速冲向一个斜坡,来模拟侧翻……只想说,当年那位驾驶员的心真够大的。那次,还有测试极限静压的一幕:一个集装箱,上头站满了人,测试车身的强度……




    看着和今天的一幕如出一辙啊,捣鼓噱头博眼球倒是挺有一手。如此营销手法,可以说真的很“高级”!就好比民间低配版的站车门,简直是异曲同工之妙!



    如今不少自主品牌都已经为国争光了,一汽奔腾你还要玩到什么时候?也许,很多人对奔腾B70已经没啥印象了,看看销量就知道咋回事儿了!






    (上:B70 下:X40)

    而作为时下主力的X40,销量也是平淡无奇。

    靠这次的空投翻滚试验,能促进奔腾X40的销量吗?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把戏,而是多点真诚!

    次阅读
    7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7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