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交通部怒批网约车企 休克疗法能救滴滴顺风车吗?

    东北网头像东北网头像
    东北网2018-05-14

    东北网5月14日讯 近日,空姐深夜打滴滴顺风车遇害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于网约车安全问题的关注。保障民众出行安全,网约车平台是否需要承担相应责任?又该承担哪些责任呢?

    5月11日,交通运输部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检验网约车发展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的评论文章指出,网约车企业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必须要承担承运人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还批评部分网约车平台“只顾看投资人的脸色,不考虑乘客的感受与体验”。

    网络图片。

    交通部五次"喊话":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

    5月7日,交通运输部微信公号发表评论文章《交通运输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文章指出,对于企业来说,新业态不是“法外之地”,不能以为自己“大而不能倒、大而不能管”,而选择性执行法律规章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监管;特别是大企业更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创新发展的表率,做遵章守法的表率,做引领行业新风正气的表率,切实加强自律,实现良性发展。

    5月8日,评论文章《包容审慎监管不是放任不管》谈到,一方面,对新业态的出现,应尽量秉持包容的态度,不能“一禁了之”,要鼓励创新,不能一上来就“管死”;另一方面,包容审慎不是迁就,更不是放任不管,必须守住底线,有度有效监管的责任比过去更重了,也更需要监管者的智慧。

    文章同时指出,如果在是非对错问题上装聋作哑,对知法犯法者视而不见,那就不是“包容”而是“纵容”,不是“审慎”而是“放任”。运输服务行业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对运输服务新业态的监管服务跟不上,不能守住安全与公平的底线,“劣币驱逐良币”的扭曲效应就会放大,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

    5月9日,评论文章《互联网交通运输企业切莫“店大欺客”》指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企业的垄断行为都会是当头棒喝。“一家独大”的企业往往会缺乏改善经营行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弱化市场竞争,排斥、限制竞争,扰乱竞争秩序,同时也将大大降低行业的创新意愿,抑制创新活力。这些,都将由消费者来“买单”,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如果企业追求垄断利润,实施影响公平竞争、损害用户利益的行为,必须要坚决遏制。

    5月10日,评论文章《不要把约谈当耳边风》指出,部分网约车平台公司在被约谈后,就将承诺抛之耳后,继续我行我素,视约谈为“耳旁风”。针对“屡谈不改”的网约车平台公司,交通部严格依法加大加重处罚力度,公开曝光企业违法违规事实、企业承诺及处罚情况。

    5月11日,评论文章《检验网约车发展的标准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指出,一些网约车平台公司在发展壮大之后,不是将必要的社会责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的侵害司机和乘客利益。这些企业仅仅将网约车作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没有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放在心上,只顾看投资人的脸色,不考虑乘客的感受与体验,也不考虑司机的客观需要。

    “空姐遇害案”无疑对滴滴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形象又打出一剂重拳。要知道此不久之前,滴滴刚刚经历过一次不小的危机,一名自称是“滴滴投资人”的网友爆料称,自己被滴滴司机打了。后被证实,此人是疯蜜创始人。

    “滴滴打人”事件回顾

    4月29日,疯蜜创始人张桓在网上发文称自己在夜间乘坐滴滴时被打,导致眼部软组织挫伤,并透露,自己曾于2014年通过深圳某家财务管理公司投资了滴滴100万美金。曾经被网友戏言的“滴滴打人APP”上演了一出现实版。

    4月30日,张桓在其公众号上发文《#滴滴打人#我一天都在医院就诊,你却一直忙着网上说我辱骂别人》一文,承认自己言辞过激,但称自己社交账号被某些人雇了水军来肆意评论。

    从4月28日打人事件在微博曝出之后,滴滴官方(不包括人工客服)并没有第一时间及时妥善处理司乘纠纷,而张桓在第二天发文调侃自己,“滴滴打人,在我看来原本只是个笑话,想不到昨天我被滴滴司机打后变成了笑话。”在文中,一个关键信息让这篇文章瞬间吸引了公众关注:被打者是滴滴投资人。

    5月1日,滴滴司机签署致歉说明,并感谢当事人没有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5月2日,滴滴公布“乘客张恒被打事件”最新进展,称司机与乘客双方已达成和解。

    5月3日,张桓发文称双方已经和解,至此,滴滴打人事件,南磨房派出所已调解完毕。

    滴滴的情况说明。

    寡头时代,休克疗法能救滴滴顺风车吗?

    一个最初看起来美好的业务形态,陷入了有史以来最不乐观的处境。

    因为发生空姐遇难案件,从5月12日零点起,滴滴顺风车业务在全国范围内下线,停业自查整改一周。在出行领域原本存在感不高的顺风车业务,突然间引发大量关注。人们质疑,平台是否会为了运力,不去拒绝有潜在危险的用户?是否为了流量,没有仔细思考过线下社交的安全性?理想化的共享经济在进行市场下沉时,面临的是否是一个个无法规避的坑?

    这也是顺风车业务推出以来,质疑和负面消息最集中的时刻。

    几年前,在相关政策与O2O创业大潮的影响下,开展顺风车业务的创业公司频频现身。滴滴虽然不是顺风车市场的最早入局者,但无疑是来势最猛、最具冲击力的玩家。滴滴曾经对顺风车业务寄予厚望,希望它成为所有业务中订单量最大的那个。

    在滴滴强势入局后,原本小玩家众多的顺风车市场出现洗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滴滴顺风车市场份额优势明显。

    现在让顺风车市场再生变数的,还是滴滴。在某种程度上,滴滴顺风车拉响的是全行业的警报:作为共享经济的几个仅存硕果之一,顺风车业务的命运被亮起了红灯。

    网络图片。

    会诊滴滴

    一些媒体指出,滴滴、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在招募司机的过程中存在疏漏,而顺风车的审核标准则要更加宽松。顺风车司机甚至不必是运营车辆的车主,只需要有3年以上的驾龄,一台价格6万以上、车龄8年以内的车即可。车主审核时效最快只需要48小时。

    部分不靠谱的司机正在成为滴滴出行帝国最大的敌人之一,他们的威胁甚至超过了滴滴的直接竞争对手。普遍的怀疑情绪正在发酵,滴滴必须做出改变以确保消费者的安全。

    这一系列事件拷问的并不是滴滴的道歉态度,而是它的商业模式。

    滴滴应该怎样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滴滴这样的服务平台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又或者,共享经济是否可以作为平台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这一系列事件又将给滴滴的未来带来怎样的影响?

    部分资料来源:东北网、浙江在线、中国企业家杂志、凤凰科技、新浪网等

    稿件内容由东北网新闻频道制作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发或镜像,违者必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万次阅读
    664评论
    40赞同
    收藏
    分享
    664评论
    4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