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美国“封杀”中兴,而无核心技术的国产车路在何方?

    懂车帝App头像懂车帝App头像
    懂车帝App2018-04-20

    日前,关于美国“封杀”中兴通讯事件引起多方关注,舆论一面在谴责美方疑似贸易战的行径,另一方面又在反思中国“芯”之痛,如何通过自主创新摆脱被人扼住“咽喉”的困境?

    然而,居安思危,美国“封杀”中兴,又给中国国产自主车企发展留下怎样的启示?

    首先,在“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战略下,国产自主车企是否掌握了造车核心技术?

    很遗憾,与德系美系日系等车企合资这么多年后,国产自主车企并未掌握造车最核心技术。以发动机为例,上汽、东风、长安等车企旗下产品发动机即使99%以上属于自己逆向研发或创新研发,但决定其命运的1%核心部件仍掌握在德国博世、日本三菱、美国通用等公司手里。

    其次,国产自主车企为何在如此长的合资生产时间内未掌握核心造车技术?

    不少国人认为既然国外拿出造车技术放在了中国本土工厂生产,应很容易就能掌握核心造车技术,但事实却相反,中国造车技术与国外造车技术仍然存在3~5年的差距,原因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背靠国家支持的车企在合资生产国外品牌中已经攫取了足够多的利益,没有动力再去自主创新,如与大众、日产、本田等合资生产的车企,仅靠合资品牌车型就足以衣食无忧。

    另一方面,国产自主车企自主创新研发汽车的试错成本高昂且少有车企愿意承担,倒不如模仿来的实在。国产自主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生存不易,没几家车企能承担完全自主研发汽车的试错成本,大多选择和国外团队合作甚至直接模仿来研发新车型,某泰皮尺部就是典型案例。

    最后,未来国产自主车企是否会发生类似美国“封杀”中兴事件?

    比较幸运的是,中国在汽车行业中暂时不会遭遇封杀危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在月初的中美汽车贸易战中,中国单方面提高了汽车及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但美方并未跟进政策限制自家车企在中国的合资造车技术输出以及核心零部件输出。

    中国虽未完全掌握造车核心技术,但中国市场是国外众多车企的全球最大海外市场,作为车企,谁会放弃自己最大的利益所在地呢?

    不过,即便如此,国产自主车企该到掌握造车核心技术并摆脱合资阴影的时候了,美国封杀中兴已敲响了警钟。

    .万次阅读
    869评论
    155赞同
    收藏
    分享
    869评论
    15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