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略加调整,远离“烧机油”

    车品博士头像车品博士头像
    车品博士2018-04-04

    很多车主,特别是大众车主,对于“烧机油”这个情况,很困惑。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补充被烧掉的机油,花钱买机油,多少有些不爽。

    汽车润滑油,也简称机油。汽车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不断循环,为汽车提供动力。汽车润滑油最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保证活塞上的活塞环,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时,有良好的润滑条件,运动自如,同时,汽车润滑油也起到密封的作用,让活塞上面的燃烧室与活塞下面的曲轴箱等,密封隔绝。如果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的缝隙,没有了润滑油,你可以想象的到,那发动机工况会迅速恶化:润滑不良,机械摩擦阻力增大,密封失效。

    薄薄的润滑油附着在气缸壁上,保证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有充分的润滑

    为了保证,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有充分的润滑,那最高至活塞环的上止点的气缸壁上,一定要有一层润滑油!当活塞做功下行的时候,最上面的气缸壁上的机油会直接接触到爆燃的汽油混合气的。这一层薄薄的润滑油附着在气缸壁上,而气缸壁因为水冷,温度大约在100度左右,而这个温度,远低于润滑油的燃点。润滑油并不会因为接触到爆燃的汽油混合气,就燃烧消耗了。

    那“烧机油”怎么出现的了?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烧机油”这个现象的:“烧机油”是指机油进入了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参与了燃烧。难道是,发动机制造精度不高,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这个缝隙太大,机油就冒出来,进入了发动机的燃烧室,与混合气一起燃烧,从何导致机油被消耗很快?

    我们带着疑问请教新加坡石油SPC润滑油的相关技术人员,他们表示:许多车主遇到的“烧机油”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汽车润滑油的粘度参数选择不当!

    我们购买汽车润滑油的时候,应该可以看到一个参数,比如0W-40,5W-30, 5W-20、10W-30、10W-40、15W-40、20W-50等等,W后面的数字代表机油在100℃时的运动粘度,数值越高说明粘度越高。例如,40代表100摄氏度时运动粘度标准为12.5mm2/s到16.3mm2/s之间。而数值越低,说明粘度越低,流动性好。

    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汽车制造厂商的建议,选择正确的机油粘度,也就是W后的数字,与汽车厂商建议的数字一致。日系本田的车,可能建议的20、或者30,而德系大众建议的可能是40。各个车型,厂商建议的机油粘度数字并不一样,这个要看汽车的使用手册为准。

    如果你自己换的机油粘度就太低,这样的机油就有可能从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这个缝隙冒出去,机油的消耗就会比较大,比如5000公里里程就要补1升多机油,这就是俗称的“烧机油”。车辆出现严重的“烧机油”现象,会使车辆氧传感器过快损坏,燃烧室的积碳增加、怠速不稳、加速无力、油耗上升、尾气排放超标等不良后果。

    很多汽车机油消耗就非常少,即使到了5000公里,甚至10000公里,机油尺检查的结果是,机油几乎没有减少,很多车主因此暗暗得意,我的车不“烧机油”!要实现不“烧机油”,其实很容易,提高机油的粘度,比如厂商建议的是20,而你自己换的机油是40。即使非常老旧的发动机,换上粘度50、甚至60的足够高粘度的机油,发动机也不会“烧机油”了。

    定期检查机油是否有过快消耗,机油要保持在机油尺的上线和下线标记之间

    可是,千万别得意,我的车不“烧机油”! 一点都不“烧机油”,意味着润滑油没有充分浸润到活塞环与汽缸壁之间这个缝隙中,发动机的润滑情况不佳,发动机运行摩擦阻力很大。一点都不“烧机油”虽然省了补充润滑油的钱,可是不得不花更多的汽油/柴油的钱,你想到了吗?!

    我们应该根据汽车制造厂商的建议,选择正确的机油粘度后,换油的前后,每一次记下机油尺的油线位置。如果下次换油时,发现机油实在消耗过大,那应该换粘度更高一级的机油试一试;如果发现机油几乎没有消耗,消耗很少,那下次换油,应该尝试换粘度更低的机油。

    最佳的情形,应该是机油有消耗,但是不太多,比如5000公里消耗半升,这样的粘度,就是现阶段,最适合你的车的机油粘度。我们宁愿花小钱,补充一点机油,让发动机处于最好的润滑状况,我们可以节省更多的燃油钱。

    如果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加“关注”车品博士,也可以在留言区留下你的疑问哦,车品博士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的!

    次阅读
    11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11评论
    1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