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观致当年吹过的NB,领克正在替它逐个实现

    汽车相对论头像汽车相对论头像
    汽车相对论2018-03-31

    前几天领克汽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全球首发了领克02,坐在电脑前面一遍看网络直播一遍看领克02朋友圈刷屏的龙叔,总觉得画风熟悉,但总想不起来具体是哪块似曾相识。直到一张安聪慧演讲的特写图片的出现,突然让龙叔记起一切。

    Déjà vu,“New Premium”

    安总身后PPT上“新高端New Premium”的字样,让龙叔突然回想起来的是几年前风生水起的观致汽车(Qoros),同样曾将“New Premium”作为产品理念,但是从2013年底第一款观致3入市以来,销量一直惨淡,高不高端消费者不知道,但是销量堪比法拉利是消费者都知道的。观致汽车现在被宝能收购,产品青黄不接只能用奇瑞车型直接换标来暂时顶上。曾经的堪称汽车界银河战队的超豪华外籍高管团队,在各个赚得盆满钵满后走光,留下一地鸡毛的烂摊子,也是令人唏嘘不已。

    别人都说中国的新闻不能连起来看,我也不想援引各种过时的报道,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当年观致汽车的历史新闻稿……但是龙叔发现,如果将观致汽车发展的新闻跟领克汽车发展的新闻连起来看,对整个行业非常有启发的同时,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在下面精炼几条。

    孩子如何处理跟父母的关系?

    不要换台,龙叔的《汽车相对论》不是亲子教育自媒体……但我觉得当下也就这个小标题能够贴切一点。领克汽车与观致汽车都是从零开始的新锐汽车品牌,孕育之路一点不平摊,但好在父母实力强大,也都算是喊着金汤匙出生。领克汽车是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近亲联姻”,而观致汽车则是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量子集团的强强联合。但是这两个孩子在出生之后,虽然继承了各自父母的衣钵,但是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之路。

    先来说早几年出生的观致汽车,观致汽车在成长过程中,一边持续接受父母资助,一边却要极力淡化父母的存在。观致汽车的生产基地建在常熟,然而发动机却一直是母公司奇瑞造,但观致一直拒绝承认使用奇瑞发动机,而是坚称奇瑞供应的发动机是“观致标准”生产,跟奇瑞汽车使用的发动机完全不同;为了迅速铺货,在观致3 Sedan上市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观致汽车的整车制造体系都没有完全竣工,导致常熟生产的观致3白车身没有涂装车间,需要通过卡车运输到芜湖奇瑞工厂里喷涂之后,再运回常熟总装,一时间常熟到芜湖的公路上那个场面有多壮观请自行脑补。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观致活像一个刚刚走出山村的孩子,拒绝承认自己小名狗蛋,非要别人叫自己Tony,对,拖泥带水的那个带水。

    再看领克汽车,丝毫不避讳自己跟吉利汽车和沃尔沃汽车的关系,反而觉得是自带的光环和一种无上的光荣。尤其是领克01(图片|配置|询价)亮相,反复强调自己是秉承了沃尔沃CMA平台的,跟沃尔沃XC40(图片|配置|询价)一奶同胞。要知道那个时候,沃尔沃XC40还没有全球首发。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沃尔沃XC40多高大上,领克01当然要借光,观致是不好意思借奇瑞的光。一般人有这样的想法非常正常,但是我们可以类比一下窦靖童,王菲是她亲妈,小时候借一下光,长大后她还主动提过吗?

    外来和尚好念经?我看未必

    我们暂时把思绪拉回到2013年,引用一段笔者在2013年9月的文章片段:“在加盟观致汽车前,副董事长石清仁(Volker Steinwascher)任北美大众汽车执行副总裁及德国大众高层领导;设计执行总监何歌特(Gert Hildebrand)是国际汽车界著名的设计大师,之前曾担任宝马MINI的设计总监;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Stefano Villanti)于2002年至2008年在麦肯锡咨询顾问公司任高级项目经理,主要服务中国与欧洲的汽车及零配件厂商;车辆总成执行总监毛杰(Roger Malkusson)曾担任美国通用汽车总成、安全性及整车架构总监,参与了上海通用汽车工程部门的创建;车辆工程执行总监施可(Klaus Schmidt)加入观致汽车前,自1982年到2010年近三十年时间里,施可一直在宝马工作;制造与物流执行总监马援博士(Dr.Friedrich Major)在加入观致汽车前,曾于2006年至2009年在AutoIntell咨询公司担任首席执行官。”回到2018年,这些名字你尽管搜索,超过2个人还在算我输。事实上龙叔做了点功课,目前只有老教授风格的施可(Klaus Schmidt)还在坚守。观致汽车拥有这样一个银河战队空降兵团,就好比你把西班牙皇家马德里拉到中国踢中超,结果最后一个赛季降级中甲。

    领克汽车却又是另一番风景,CEO安聪慧首先的两个头衔是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然后才跟着是领克CEO,他在吉利汽车的从业经历是从毕业后就开始的。领克汽车高级副总裁魏思澜(Alain Visser),曾任沃尔沃副总裁、现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也许名气不如观致汽车当年的银河战队,但是我想从执行层面来讲,自家人调动各方资源的能力和效率应该比谁都高,而且最重要的是比谁都清楚领克应该是怎样的定位。至少从对中国市场的把脉上,观致外籍高管推崇的“麦肯锡方法”不太灵。

    全球化路上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这个点其实龙叔不知道当不当讲,毕竟现在看还有点为时尚早,那就是走向国际。观致和领克两个品牌,都是立足中国的全球化品牌,是一定要走向国际的。观致汽车第一次公开展示产品,就是在2013年初的日内瓦车展,国际奖项也是拿到手软,这与高层的国际背景不无关系。然而真正想要将产品卖到海外市场并且取得海外消费者的认可,绝非易事。无独有偶,观致和领克都在品牌建设的早期,就已经明确规划了进军海外市场的节奏点。观致以斯洛伐克为起点进军欧洲市场,但一年仅仅卖出51辆,巨亏之后退出欧洲市场。

    领克汽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全球首发领克02其实寓意深远,因为按照此前的计划,领克汽车“欧洲战略”的第一站就是要在2019年在阿姆斯特丹开设第一家欧洲线下门店,并逐步向欧洲其他主要城市进行扩展;首款进军欧洲市场的车型领克01 PHEV(图片|配置|询价)插电混动。领克01 PHEV将于2019年在比利时沃尔沃根特工厂与沃尔沃XC40共线生产,2020年正式在欧洲市场上市。

    观致汽车折戟欧洲的原因非常复杂,但总结起来主要是第一站选择了四线小国斯洛伐克、定价策略盲目乐观以及营销断层,导致欧洲消费者对中国背景的汽车缺乏信任、了解和兴趣。反观领克的欧洲第一站选择二线国家荷兰,并且直接与沃尔沃XC40在欧洲共线生产,欧洲消费者可以不了解领克,但绝对都了解沃尔沃,价格优势会让精明的欧洲消费者难以拒绝。此外欧洲第一款投产的领克01是PHEV,更是欧洲政治正确的技术路线,所以大概率成功是可以预见的。

    总结:中国奇迹还得中国人搞

    读到这里,我只想再补充一句,那就是沃尔沃的CMA下XC40刚刚上市,同平台的领克01已经开卖、领克02已经发布、领克03正在路试,这种属于中国的速度,老外是搞不定的。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宝贵的真知灼见。

    次阅读
    57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