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小米汽车产业链深度:小米汽车将至,生态、渠道、流量共振

    岱华智库头像岱华智库头像
    岱华智库2023-11-06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泰君安证券 吴晓飞)

    1.小米汽车十年蓄力,如今发力在即

    第一阶段2013-2017:长期布局,稳健谋划,观察、评估、投初创企业。

    小米布局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多年,早期以投资造车新势力等初创企业为主,布局的方式较为稳健。

    2013年,雷军两次拜访Elon Musk,并亲自购买特斯拉电动车。

    其后,雷军控股的顺为资本曾投资多家造车新势力,2015年参投蔚来A轮融资,2016年参投蔚来B轮融资,2017年参投小鹏汽车的A+轮融资。

    同在2017年,顺为资本领投智能驾驶初创企业Momenta的A轮融资,并于B轮、C轮和C+融资中给予了持续的支持。

    第二阶段2018-2020:注册商标等前期准备工作。

    在2018年到2020年期间,小米注册多个汽车相关商标,为正式开展汽车业务、以自有品牌经营智能电动汽车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2021-至今:明确亲自造车,目标L4智驾。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进军汽车制造领域,2021年4月1日申请小米汽车商标。据小米公告,预计10年内将在汽车领域投入100亿美元,以全资模式布局,为用户提供完整的小米智能生态,布局更丰富的智能生活场景。

    自研算法,发力L4高阶智驾。2021年7月28日,小米汽车自动驾驶部门招聘,首批招募500人,以L4为目标。从布局举措看,高阶智能驾驶和小米生态有望成为小米汽车的重要卖点。

    2021年小米汽车公司成立,团队规模快速扩张,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年9月1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雷军,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日,小米宣布造车团队达到300人,其后在2021年年报披露汽车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000人,2023年3月末达到2300人。据小米财报披露,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领域的投入持续加码,2022全年约投入31亿元,2023年H1累计达到25亿元。

    计划在北京亦庄建厂,两期共计30万辆产能。11月27日,小米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将在北京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和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一期、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此外,小米在北京亦庄已建成智能手机工厂,小米人形机器人项目也落地亦庄。

    2022年首次披露智驾进展,实现主动变道、无保护转向等功能。2022年8月小米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首次披露自动驾驶技术最新成果,展示了小米宣布造车500天以来的进展。小米官网视频资料显示,小米智驾系统已实现一键召唤车辆、自动驶入匝道、主动变道超车、无保护转向/掉头、自动绕行临停车辆/事故车辆/环岛、自主代客泊车等功能。在车辆完成泊入、驻车后,还可以通过机械臂自动充电。

    2023年造车进展顺利,2024年首款车上市在即。2023年10月雷军宣布,小米汽车进展顺利,将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上市。

    2.实施“整+零”全面布局,发力智能化和智能生态

    2.1.商业模式:整车自制+渠道自营

    整车工厂建设中,广泛招聘整车生产、整车工艺相关人才。小米官网招聘信息显示,公司在北京地区对汽车车间生产经理、车间安全工程师和精益工程师存在人才需求,在冲压、压铸、压铸模具、压铸机加工、车身、涂装、钣金等汽车整车生产的相关岗位亦有较多用人需求。

    自建汽车销售渠道(小米100%控股),渠道业务范围广泛,有望打造多产品品类一站式综合体门店。在2023年9月至10月期间,小米景明科技有限公司(小米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先后在武汉、深圳、西安、杭州、广州、上海和苏州成立子公司,新成立公司的业务范围覆盖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等业务。此外,小米景明子公司的经营范围还覆盖了通信设备、移动终端、家用电器等多种产品的销售。

    大量招聘渠道负责人,预计将建设小米汽车自营的交付和售后体系。根据小米官方招聘信息,小米汽车业务正在招聘交付中心店长、交付接待专员、交付保障主管等汽车渠道负责人,服务范围覆盖交付、汽车贴膜和售后维保等环节。

    2.2.管理团队:雷军亲任汽车CEO,汽车团队有多位小米老将

    2021年小米宣布造车,雷军兼任集团董事长、集团CEO、智能电动汽车业务CEO和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经理&执行董事。

    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兼任集团高级副总裁、执行董事、监事和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监事。

    李肖爽曾先后担任小米用户体验部门经理、产品设计负责人、小米电视产品总监、电视部总经理和大家电部总经理。

    在2021年10月,李肖爽任小米汽车副总裁,2023年任小米汽车部市场部总经理,兼任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负责人。

    胡峥楠先生是顺为资本投资合伙人,拥有汽车领域近25年的相关经验,曾任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院长、高级副总裁、产品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等职务(顺为资本投资了多家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的初创企业,雷军是顺为资本合伙创始人、董事长)。

    2.3.技术布局:智能化电动化并举,互联生态成为重要卖点

    以高阶智能驾驶为目标,智能座舱将加入小米生态

    全栈自研算法,剑指L4智驾,汇聚集团资源支持汽车业务。小米全栈自研汽车感知、预测、高精定位和决策规划等智驾核心算法,自建闭环数据系统,以实现L4智能驾驶为目标。据2022年小米发布会,小米已整合集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小爱团队、手机相机部等多个部门为智能驾驶开发提供协同合作。

    全资收购深动科技,智驾软件持续加码。2021年8月,小米全资收购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 Tech Limited(深动科技),持续增厚智驾感知、定位、规划、控制等方面的研发能力,深动科技在高精定位、高精地图和3D场景重建等领域有较为广泛的布局。

    深耕手机操作系统,而后拓展至智能座舱车机系统。MIUI是小米基于安卓系统深度优化和定制、开发的手机操作系统,在2010年8月16日首次推出。MIUI开发团队在小米社区上直接与用户交流,接收用户反馈并持续改进系统,鼓励用户深度参与系统开发过程。截至2023年Q2,小米MIUI已经拥有全球6.06亿用户。

    2021年,小米启动了车机OS系统的开发。当时小米共拥有MIUI、Vela(IoT物联网设备系统)、Mina(微内核安全系统)、车机OS四套系统软件架构。2022年小米推动统一软件架构,四套系统的研发逐渐并线。

    汽车提至战略新高度,多套系统融合,打造多设备互联生态。2023年10月,小米宣布集团战略从“手机X AIoT”升级为“人车家全生态”。同日,小米正式发布“澎湃OS”,融合了MIUI、Vela OS、Mina OS、小米车机OS,未来将搭载在小米汽车座舱。

    小米设备将全面采用统一连接协议,实现终端-家居-车等多设备之间低延迟深度互联,例如小米预告了手机视频通话与车辆摄像头互联的功能。此外,澎湃OS系统已搭载AI大模型,小米自研60亿参数大模型已实现端侧部署运行。

    小米围绕智能座舱、车机互联申请了多项专利,打造个性化的用车体验。截至2023年11月,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获授专利超700项,其中有较多应用于智能汽车座舱领域,例如语音唤醒、智能降噪、穿戴设备与车辆互联、按照用户使用习惯提前唤醒车辆、方向盘生物特征检测等。智能座舱与智能终端产品较为相似,预计小米将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理解,持续打造差异化的智能座舱体验。

    广纳人才,布局新能源汽车三电、底盘等多个系统

    根据小米官网招聘信息,公司正在广泛招聘整车、车身、底盘、三电、动力、内外饰系统领域的工程师和专家人才。在压铸工艺方面,公司围绕压铸车间招募设备、模具、工艺等相关人才,预计小米汽车也将自制压铸件。在动力系统方面,小米持续招募动力系统域控工程师,预计小米汽车将采用集中式的电子电气架构。此外,公司还在增程式动力系统、进气和排气技术等方面招募人才,未来有望推出增程式车型。

    3.投资积累经验:早期投资多家整车,近年来广投汽车产业上游

    小米大量投资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初创企业,在整车、智能化零部件和电动化零部件等领域广泛布局。小米多次在天使轮、A轮等早期环节参投汽车行业初创企业,部分企业成为了重点新势力整车品牌,还有多家初创企业成为了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细分领域的重点品牌。实施投资的主体包括小米公司自身,以及小米旗下的几家投资企业(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私募股权基金)。

    3.1.造车前,小米参投多家造车新势力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小米曾参投多家造车新势力,例如蔚来、小鹏。在乘用车之外,小米还投资了Ninebot(纳恩博/九号)、石头科技和工匠派等企业,产品覆盖电动自行车、平衡车和滑板车等领域。

    3.2.造车后,小米广泛投资智驾硬件和电动化零部件

    大量投资智能驾驶和电动化上游企业,补齐硬件短板。小米在宣布造车后加大力度投资产业链上游,投资企业的业务范围聚焦智能化、电动化,具体包括车规级芯片、激光雷达、智驾软件解决方案、线控执行器、动力电池和电池原材料,以及精密传动齿轮等。

    投资多家国产车规级芯片企业

    小米投资企业的产品覆盖ADAS域控、动力总成、底盘和车身MCU等车用控制器,对于碳化硅模块等新零部件亦有覆盖。

    投资多家国产激光雷达企业

    小米投资的激光雷达企业包括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等重点品牌,对于机械式、半固态和固态激光雷达等技术方案都有覆盖。

    投资智能座舱企业

    在智能座舱领域,小米先后投资了博泰车联网、昆山睿翔讯通通信和追锋汽车(车载音响和车载声学系统)等公司。

    投资多家智能驾驶软硬件初创企业

    小米投资了Momenta、纵目科技等解决方案提供商,还投资了海之博、孔辉和千顾科技等线控底盘执行器企业。

    投资多家新能源汽车三电零部件企业

    在电动化领域,小米投资了蜂巢能源、赣锋锂电等动力电池企业,对固态电池领域和电池原材料领域亦有投资。此外,小米还投资了北京智同和深圳大族等精密传动齿轮企业,产品应用于汽车、机器人等多种设备。

    4.从手机和IoT业务的发展看小米的品牌、产品和渠道策略

    4.1.小米手机:坚持亲民定位,部分产品线尝试高端化

    小米品牌:定位亲民,长期打造良好的用户关系。小米集团成立于2010年4月,在2011年8月推出首款手机。

    小米以“和用户交朋友”为企业愿景,专注打造高性价比的手机,并通过“小米社区”等平台使开发者与用户及时交流,积极响应用户的反馈。

    软件产品:小米操作系统MIUI曾是公司的核心产品,主打为中国用户深度定制。2013年用户突破1000万,2015年用户突破1亿,2023年月活用户突破6亿。2023年小米澎湃OS逐步接替MIUI,后者将停止更新。

    手机产品:整体坚持高性价比定位,逐步尝试高端化。自成立以来小米手机一直坚持高性价比的产品定位,本品牌在2011-2018年期间主打2000元左右的价位,子品牌红米主打千元以下的市场。

    据小米2018年年报,4Q18公司手机平均售价约为1005元。其后小米开始逐步推动高端化变革,2019年核心产品小米9售价提升至3000元左右,并推出了3500元以上价位小米9 Pro 5G。从2020年起至2023年期间,小米10、11、13、14等年度新机型的售价均达到了4000元级别。

    从销量结构看,2021年小米3000元以上高端机型销量达到2400万台,销量占比同比提升6pct至13%,4Q22和2Q23的高端机出货量分别达644万台/661万台,出货量占比达到20%左右,高端化成效显著。

    从2019年开始,小米自产旗舰级产品。在2019年及以前,小米手机主要依靠代工,小米作为OEM厂商。2019年底,北京亦庄小米智能工厂一期建成投产,用于研发和生产最新的旗舰级手机(例如2021年的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2021年7月,北京昌平小米智能工厂二期动工,计划于2023年底投产,预计可年产1000万台超高端手机。

    4.2.手机渠道:2016年起大力建设线下渠道,直营与授权相结合

    小米以互联网手机品牌的定位起家,早期线下门店主要承担提货、粉丝互动功能。在2016年之前的小米手机主要采用互联网渠道售卖,多年来在天猫等线上渠道的销量保持行业领先。而线下渠道的数量相对较少,低成本的渠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小米手机高性价比的定位。早期,线下直营门店小米之家主要承担服务中心的功能,多选址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为用户提供小米手机及其配件自提、小米手机的技术支持和米粉互动等服务。

    从2016年开始,小米之家全面转型销售+体验店,探索线下新零售模式。从2016年起,小米之家开始转型零售体验店,提供产品展示、咨询服务和现场购买服务,即“销服一体”的门店。

    推动渠道下沉乡镇,实施统一化改革,小米之家数量快速突破1万家。2021年,小米之家数量全年新增7000家,在2021年10月已达10000家。为推动线下渠道快速覆盖,小米的措施包括向乡镇市场渗透,以及渠道统一化改革:

    (1)2020年,小米卢伟冰宣布要让“每个县都有小米之家”、计划开设一万家乡镇小米之家门店。以授权店的模式向乡镇市场渗透,成为了小米扩展渠道覆盖的重要举措。

    (2)2021年,小米按地区设置组长,对直营店、授权店及合作商门店进行统一化管理,实现了门店形象、上架产品和产品价格的统一化。改革前售卖小米手机的线下门店种类多,各类门店的形象差异明显,改革完成后,小米门店类型精简为小米之家+授权店。据小米官网数据,小米之家直营店约占线下门店总数的60%,乡镇授权店约占门店总数的40%(统计时间为2023年11月)。

    线下门店成为小米手机高端化变革的重要抓手。线下门店是产品售前体验的重要一环,便于更全面地展示高端机型在做工、质感和流畅度等方面的优势。2021年末小米12系列发售首月,新机型的线下渠道出货量占比超过了50%。2022年12月,小米13系列手机发布,截至2023年2月末,新机型来自线下渠道的销量占比达到了55%。

    设立旗舰店,提升品牌形象。2017年11月5日,全球首家小米直营旗舰店——小米之家深圳旗舰店开业,采用了上下双层设计,一层主要展示手机、电视、智能硬件等产品,二层侧重于展示智能家居。此后小米北京、上海、武汉、西安等地的旗舰店也陆续开业,已覆盖多个一线城市/省会城市。

    4.3.海外市场:出海收入贡献显著,多国销量领先

    2018年小米海外收入约7亿元人民币,2021年超16亿元,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9.8%,是近年来小米整体收入的重要来源。

    从出海模式看,小米是出口与现地化并举,与富士康、伟创力等合作伙伴在印度设有多座智能手机工厂。从渠道模式看,小米在海外市场既与当地运营商合作,又在印度、新加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设立了共计数百家小米之家品牌店。

    智能手机和IoT是出海主力产品,在东南亚、欧洲市场市占率领先。从外销的产品看,小米智能手机和IoT产品都在出海销售,其中智能手机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领先。从海外市场看,小米在印度、印尼等东南亚国家销量领跑当地市场,在欧洲地区市占率持续提升,在中东地区亦有较高的销量。

    4.4.小米AIoT:合作布局万物互联生态,给予渠道支持

    布局十年,产品丰富。小米在2013年开始布局IoT(物联网),发布了支持IoT设备接入的首款小米路由器,属于行业内较早的参与者。而后小米通过人工智能助理“小爱”的赋能,在2017年升级为AIoT(“A”指AI),围绕手机PC周边产品(TWS耳机和音箱等)、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健康和出行等领域展开布局,到2018年小米AIoT支持的设备种类达到2000款。

    (1)2016年3月,小米发布全新生态链品牌"MIJIA米家"。米家是小米自有品牌,覆盖了智能厨具、智能空调、智能空气净化器、智能电视、打印机等数百个品类,以深度介入小米生态为特征。小米参与米家AIoT产品的设计、互联生态、AI赋能等环节,硬件生产以寻求代工为主。

    (2)小米还投资了多家产业链企业,AIoT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化。

    小米对合作品牌的AIoT产品也给予渠道支持,以下产品都可通过小米官方线上商城“小米有品”销售:

    (1)小米/Redmi/米家产品,含小米自研和小米与投资企业合作研发的产品;

    (2)外部品牌的产品,包括小米投资企业(如石头科技、洒哇地咔、睿米、云米等),也对广泛的AIoT品牌开放,例如摩飞等。

    5.报告总结

    汽车零部件企业积极参与合作。截至2023年11月,拓普集团、模塑科技、鹏翎股份已获小米汽车定点,汽车冲压、压铸件企业祥鑫科技和博俊科技也在与小米汽车积极推进合作。凯众股份引入了小米作为控股子公司(布局线控底盘领域)的战略投资者。

    小米汽车2024年上半年将至,生态、渠道、流量共振有望实现高销量。小米汽车在生产、渠道端不断推进,在研发投入端不断加码,首款车型将在2024年上半年上市。

    小米在智能生态、渠道运营以及品牌流量方面的优势将使其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有力竞争者,潜在受益零部件标的,标的无锡振华、拓普集团等,受益标的模塑科技、鹏翎股份、祥鑫科技、博俊科技、凯众股份等。

    6.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智能电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产品力快速提升,在未来数年间,高性价比的车型预计将加速上市。价格竞争等因素也可能会造成新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

    牌照审批低于预期的风险。车企需要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批准,并通过工信部相关考核,最终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才能获得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资质。目前小米汽车处在资质申请过程中,可能存在牌照审批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报告属于原作者,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