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这个品牌放眼全球,也称得上是各国消费者首选,要不是最近几年国产品牌发展速度太快,估计大家都还得加价购买它旗下的热门车型。而本田思域,又绝对称得上是品牌销量的重要支柱,目前已经收获超2700万用户认可,这么出色的市场表现也自然有着诸多竞品无法超越的市场地位,所以很多紧凑型轿车都把思域看做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能够在销量上超越它就意味着自己成为了紧凑型轿车市场标杆。不过本田可能怎么也没想到,思域的衰败竟然和它“亲兄弟”有关系。
本田型格(图片|配置|询价),同样是一款紧凑型轿车,它和思域的关系就如同“同胞兄弟”,二者是基于同一平台打造,设计上非常相似,动力上完全一致,连着价格和配置也都没啥太大区别。不过按照6月份市场销量数据来看,型格已经将思域反超,以1.9万多台的成绩位居轿车市场第9名,而思域已经跌落至25名,连威朗、宝来都能稳胜一筹。而型格之所以取得这样成绩,离不开较高优惠力度,目前2023款车型基本都有2万左右的价格浮动,性价比一下就高过思域了。

简单回顾一下设计部分,型格在外观上采用了家族最新语言,毕竟是全新一代,整体风格很是符合年轻消费者审美,宽扁的车头搭配上下分层式的熏黑格栅,运动感也得到了保证。虽说和思域没什么太大区别,很多时候见到这两款车型真分不清楚,而实拍这款是油电混合动力,所以车标为蓝底。而两侧大灯组也都是较为狭长的设计,内部采用了全LED光源,只是细长的LED日行灯谈不上设计感,点亮后倒也能带来不错辨识度。


作为一款紧凑型轿车,型格提供两厢和三厢可选,相对来说三厢版更受认可。从尺寸数据来看,4689*1802*1420mm的长宽高和2735mm轴距在这个级别已经是中上游,相比速腾等竞品丝毫不差,满足对空间要求自然没有问题。也得益于不错的尺寸支撑,型格车身带来了修长协调的视觉效果,车头与车尾也是运动型轿车的一贯比例处理,搭配顺滑流畅的车顶弧线,以及银色涂装的外后视镜和18英寸双五辐式轮毂,轿跑感还是比较到位。


尾部设计继续是家族语言,没有太多辨识度,但是对年轻消费者来说可以很好接受,尤其是尾灯组,个人感觉这是同级比较具有设计感的一套灯组了,点亮后不仅辨识度出色,与整车气质也很搭。只是油电混合动力版本都改成了隐藏式排气布局,自然不如1.5T动力所采用的双出圆形外露式霸气。

接着坐进车内,熟悉的T字型中控台比较务实,细节上也都挑不出什么毛病,比如10.2英寸全液晶仪表,与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9英寸悬浮式中控屏,令驾驶员可以更好了解车辆信息,以及获得不错的便利性。而车内触手可及之处基本都是软性材质包覆,搭配红黑内饰拼接风格,运动感也得到了提升,尤其是看到挡位区域的按键式换挡设计,型格的档次感也比诸多竞品要略强一些,包括实用性都有保证。


功能配置还是挺厚道,型格基本是除最低配以外的车型,标配了L2级别驾驶辅助系统、4G车联网、主动降噪、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多向电动调节、氛围灯等诸多功能,中高配车型还有自适应远近光、全车车窗一键升降、感应式雨刷、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真皮座椅以及BOSE音响等,对于日系紧凑型级别的车来说足够丰富了,最起码不比竞品差。


乘坐体验和思域差不多,毕竟二者尺寸基本一致,所以空间是没有区别,只能看座椅谁更用心。而型格的体验来看,前排座椅舒适性和包裹性都有较好表现,只是造型不够运动,但得益于多向电动调节,身高1.75米男性也能很好找到适合自己的坐姿,且长途驾驶也不会觉得太疲劳。进入后排,腿部空间大概两拳半,在这个级别当属中上游,满足一家人出行绰绰有余。


最后还是看一看动力吧,第四代2.0L i-MMD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亮点满满,该动力是由2.0L发动机和双电机组合,综合最大功率135kW,最大扭矩达到了315N·m,参数上要比1.5T动力优秀,足以媲美诸多2.0T动力,尤其是在电机驱动下,起步阶段更轻快平顺。根据实际测试以及车主给出的信息,百公里加速基本是7秒左右,话说1.5T版本的型格需要8.5秒左右,差距还是非常大,再就是市区综合油耗才4.7L左右,难怪多数消费者都会考虑混动版。


总结:型格从上市后,销量一直是不温不火,但是抓住了换代这个机遇,面对思域迟迟不肯放低身价,它主动出击,所以取得了更多年轻消费者的关注,眼下思域也打算通过降价来挽回市场,不知还能否行得通,毕竟思域最近半年的表现都很低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