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欣锐科技研究报告:车载电源优质供应商,高压化强者恒强

    认是头像认是头像
    认是2023-02-09

    (报告出品方/作者:浙商证券,张雷,黄华栋,屈文敏,杨子伟)

    1、国内车载电源优质供应商,技术基因引领公司发展

    公司位于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源行业前列。公司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与燃料电池行 业提供全方位高压“电控”解决方案。1)新能源汽车业务核心产品:包括车载充电机 OBC,车载 DC/DC 变换器,OBC、车载 DC/DC 变换器、高压接线盒集成的“二合一”或 “三合一”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客车、专用车等各类新能源汽车领域。 2)氢能与燃料电池业务核心产品:大功率 DC/DC 变换器 DCF,DCF、OBC、低压直流变 换器 DCL、空压机控制器 MCU、PTC控制器、电源分配单元 PDU、电堆巡检 CVM 集成的 商用车“多合一”总成,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乘用车、客车、专用车(中卡、重卡等)和 燃料电池机车等。

    致力于成为全球技术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电控”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成立于 2005 年,2006 年应国家 863 专家组之邀,配合长安研发车载 DC/DC 变换器。2008 年开始 为奇瑞 S18 提供车 DC/DC 产品、配套整车服务北京奥运会,并于 2009 年荣获“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2010 年建成并启用产业化一期工厂,并于 2012 年建成产业化二期工厂,产能 5000 台/月。2013 年开始为宇通批量供应车载电源产品。

    2015 年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为 北汽新能源、江淮、长安、南京金龙、珠海银隆、江苏九龙等国内新能源整车厂提供配套 车载电源产品。2017 年,研发创新总部和领亚工厂建成启用。2019 年,欣锐科技进入小鹏供应链,P7 系列供应 OBC+DC/DC+PDU 三合一产品。2020 年成功进入比亚迪 DM-i、极氪 SEA 浩瀚架构供应链体系,成为比亚迪独供。2021 年,与李尔成立车载充电机合资公司, 整合双方在先进 OBC 和新一代多功能集成电源模块上的产品能力。2022 年公司拟募资 13.92 亿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源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电源智能化生产建设,总 部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1 年营业收入大幅提升,净利润扭亏为盈。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 9.35 亿元,同比增 长 164.22%,归母净利润 2547 万元,相比 2020 年扭亏为盈,主要系 1)下游整车需求旺盛 带来出货量回暖推动公司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2)2021 年车载电源集成产品出货量 17.17 万台,相较 2020 年增长 187.60%,驱动公司营收快速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承压。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63 亿元, 同比增长 64.25%,归母净利润 747 万元,同比下降 42.71%,主要系 1)2022 年全球供应链 体系震荡,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材料半导体供给紧张,其价格上涨明显,导致公司成本上 升,毛利率下降,尽管最近一期公司营业收入持续保持增长,但净利润有所下滑;2)在原 材料成本上涨较快的背景下,公司仍坚持保交付。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是公司主要收入来源,燃料电池业务有望成为新的收入增长点。 2015年公司逐渐剥离 LED驱动电源业务,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业务发展。2017年以来, 公司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总收入的占比从 33.86%提升至 2021 年的 61.48%。在盈利能力方 面,2021年车载电源集成产品毛利率为 11.49%。公司新开发燃料电池相关产品,2021年、 2022 年上半年燃料电池产品实现收入 1.53 亿、0.55 亿元,占总营收 16.38%、8.86%。

    盈利触底反弹,2022 年前三季度业绩承压。过去几年,公司主要盈利指标经历 V 型反 弹,毛利率相对于净利率更加平稳。2021 年由于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提高,盈利情况出现 改善,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20.77%和 2.73%,主要系 2020 年疫情影响当年盈利能力。 2022 年受半导体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抬升影响,前三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 13.15%和 0.66%。业务毛利率方面,公司主营业务车载电源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 上半年车载 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车载电源集成、燃料电池的毛利率分别为 28.53%、16.87%、 5.16%、39.97%。

    公司实控人是吴壬华先生及毛丽萍女士,持续稳健经营能力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壬华先生及副总经理毛丽萍女士二人系一致行动人。吴壬华先生直接持有公司26.56%股份、毛丽萍女士直接持有公司 1.38%股份,二人合计直接持股27.94%。永丰县鑫奇迪科技有限公司和永丰县鑫奇迪科技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员工持股平台。公司下设全资子公司杭州欣锐、江苏欣锐、上海欣锐和武汉欣锐,负责车载电源及集成产品和软件的销售,控股子公司深圳欣锐李尔电控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进行OBC产品研发和销售,公司持股51.00%。

    2、快充车型量产在即,800V车载电源产品有望抢占先机

    2.1、800V车载电源产品升级,SiC降本加速快充渗透

    800V 高压路线是快充技术的发展趋势。快充原理即为通过大功率直流电加快锂离子在 正负极之间的迁移速度,实现方式分为大电流或者高电压。1)大电流:在 400V 电压平台 下,通过提升电流至 500A+实现 200kW 级别快充,充电 10min,一般乘用车续航可以达到 200-300km。目前主要使用 400V 架构+大电流的车型是特斯拉 Model3、ModelY,充电效率 约为 92%;2)高电压:电压平台从 400V 升至 800V,提升整车的动力及续航性能,需要串 联更多数量的电池并将重新适配高压部件,充电效率可达到 98%。

    2019 年 4 月保时捷 TaycanTurboS 全球首款 800V 纯电动车型诞生,最大充电功率可达 320kW,大小三电系统 适配 800V 电压平台;2020 年 12 月现代汽车首发可实现 800V 的电动车平台“E-GMP”,今 年搭载“E-GMP”平台的现代 IONIQ5量产,最大充电功率 350kW,高压部件均采用 800V电压平台,极狐αSHI版、广汽AIONVPLUS、小鹏、比亚迪、岚图、理想、奥迪、通用等 纷纷进军 800V 高压快充路线。 800V 车型量产在即,2025 年主流车型将支持高压快充。国内外市场 800V 车型量产时 间预计在 2023-2025 年,会优先搭载在中高端车车型,通过规模化带动成本下降逐步扩大 应用范围。2023 年满足 3C 以上高压快充的高端车型将密集上市,2025 年主流车型将会支 持高压快充。

    全系 800V 电驱向下兼容 400V 架构综合优势明显,车载电源产品需升级。800V 充电 桩及车载高压部件等配套短期不完善,当下需要考虑兼容 400V 和 800V 充电桩应用,衍生 出不同纯电高压架构 1)电驱兼容方案:车载部件(直流快充、交流慢充、电驱动、动力 电池、高压部件)均为 800V,通过电驱动系统升压,兼容 400V 直流充电桩;2)DCDC 升 压兼容方案:车载部件均为800V,通过新增400V-800VDCDC升压兼容400V直流充电桩; 3)动力电池向上兼容方案:车载部件均为 800V;2 个 400V 动力电池串并联,通过继电器 切换灵活输出 400V 和 800V 兼容 400V 直流充电桩;

    4)DCDC 降压兼容方案:仅直流快充 和动力电池为 800,交流慢充、电驱动、高压部件均为 400V,新增 400V-800VDCDC 实现 400V 部件与 800V 动力电池之间的电压转换,兼容 400V 直流充电桩;5)动力电池向下兼 容方案:仅直流快充为 800V,交流慢充、电驱动、负载均为 400V,2 个 400V 动力电池串 并联,通过继电器切换灵活输出 400V 和 800V,兼容 400V 和 800V 直流充电桩。性能、系 统成本以及整车改造工作量评估,我们认为电驱兼容方案拥有综合优势。

    SiC 替代 Si 基功率元件推动 800V 车载电源产品升级。整车电压平台从 400V升至 800V, 电驱、电池、车载电源系统、配电系统、高压线束及热管理系统进行适应性更改,电驱及 车载电源产品(OBC 及 DCDC)Si 基功率器件接近材料极限,800V 高压平台下无法满足应用 需求,需要以 SiC 作为功率元件进行替代。1)宽禁带、2)高击穿电场:SiC 的禁带是 Si 的 3 倍,可转化为高 10 倍的击穿电场,能够符合高电压(通常为 1200V 或更高)的应用场 景下的单极器件;3)高热导率:SiC 的热导率是 Si 的 3 倍,与铜相似,功率损耗产生的热 量可以以较小的温度变化从 SiC 中传导出去;4)高工作适应温度:由于较高的熔化温度, 理论上 SiC 器件可以在 200°C 以上的温度下良好运行,降低冷却系统的成本。

    SiC 降本有望实现全系 800V 平台下整车成本与 400V 平价,快充渗透有望加速向中低 端车型拓展。SiC 应用对系统效率提升约 2%,对应整车续航提升约 5%,过去五年 SiC 二 极管相比 Si 二极管价差不断减小,SiC MOS 售价也在不断下降,2021 年收到供应短缺影响 微涨,SiC 器件价格大约是 IGBT 的 6-7 倍,伴随 SiC 国产化进程逐步推进,成本和售价大 幅降低,SiC-MOS 有望与 Si-IGBT 成本打平,加速高电压大功率进一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

    2.2、大功率、双向化、高压化、集成化构建车载电源产品发展趋势

    OBC 大功率化发展趋势助推慢充速度提升。由于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只能接收直流电, 交流充电桩输出的电流经车载充电机(OBC)进行 AC-DC 整流转换后向动力电池充电。 目前主流的车载充电机功率为 3.3/6.6/11/22kW,OBC 功率决定慢充的速度,随着慢速补能 市场的进一步提升,OBC 逐渐向大功率化发展。

    OBC 双向化趋势将从 V2L 延伸至 V2G。双向车载电源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电动汽车多 种应用场景的需求,又可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减少能量的浪费,因此双向车载电源的市 场认可度提高,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目前,双向 OBC 主要有四种模式:V2G(车辆到电 网)、V2L(车辆到负载)、V2H(车辆到家庭)、V2V(车辆到车辆)。V2G 技术可以将新 能源汽车的储能设施作为可调节负荷的“分布式储能”,实现在用电低谷时充电,在用电高 峰时对电网发电,从而平抑电网波动。V2L 可以实现为照明灯、冰箱、手机等小功率电子、 电器类产品供电,是目前主流的双向化应用,V2G 技术的进一步渗透将推动车网互动,目 前,国家电网在我国 18 省市开展车网双向互动试点项目,累计 V2G 充放电量超过 80 万 kWh,完成了商业场景、家充单位放、单位充单位放等多个场景的运营。

    高压化是实现快充、提升充电效率及整车续航的关键。目前纯电乘用车电压通常在 200-400V 之间,提升电压有助于降低电流,从而降低功率损耗,提高充电效率,缩短充电 时长,同时,工作电流的减少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样行驶里程中的电量消耗,从而延长汽车 里程数。2021 年,包括比亚迪、理想、小鹏、广汽、吉利、北汽等在内的众多车企已经开 始布局 800V 快充技术,我国 800V 高压快充行业进入发展加速期。电动车高压化趋势要求 功率元件进行 SiC 替换,可实现体积更小、频率更高、开关损耗更低,提升电驱动系统在 高压、高温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

    集成化减少零部件数量,实现降本和轻量化双重优势。集成化同时体现为两个维度: 1)物理集成:将电源系统与电极、电控等多种部件简单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多合一的 系统。2)板集成:在增加部件的同时,优化产品内部空间结构,提高集成的深度,进一步 降低产品的体积和重量。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布置空间要求,相关功能的汽车零部件通 过集成化设计,能够减少占用空间和产品重量,节约成本。

    2.3、行业竞争格局集中,市场空间增量可期

    第三方独立供应兼具技术及成本优势,占据主流供应模式。目前新能源车车载电源行 业参与方主要有:1)第三方独立供应商:做专业定制直供,即专业车载电源厂商与整车厂 深度绑定,为特定车型定制开发产品,代表企业有欣锐科技、台达电子、联合电子等,具 备产品规模化优势,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2)汽车零部件集成供应商:由第三方系统 集成商主导,采购车载电源产品后与电机、电控等产品集成,再向整车厂提供解决方案, 代表企业有汇川技术、蓝海华腾等,这类企业切入行业较早、品牌影响力较强;3)整车厂 自供:整车厂在体内自主生产车载电源配套自有车型,代表企业有比亚迪(弗迪动力)、特 斯拉等,这类企业的优势在于与下游整车厂黏性更强,占据稳定市场份额。

    OBC行业集中度较高,弗迪动力和威迈斯位于第一梯队。2022年OBC行业CR5约为74.74%左右,相比于2021年的75.10%几乎持平,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弗迪动力和威 迈斯市占率分别接近 30%和20%,行业地位稳固,特斯拉、英搏尔、富特科技紧随其后。 随着 800V 高压系统需求的进一步推动,在未来产业加速发展,技术快速迭代的趋势下, OBC 将快速向下游渗透,头部企业的产品技术水平领先,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同 时,头部企业充分利用资金及技术优势先后宣布大规模扩产计划,有望在未来占据更大的 市场空间。

    资金、技术、认证壁垒较高,新进者赛道切换难度较大。车载电源产品的壁垒主要体 现在:1)资金: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成本逐渐上升,产品技术迭代要求公司保持研 发投入提升核心竞争力,拥有足够的现金流才能在行业中发展,资金是行业准入的重要壁 垒。2)技术:公司产品集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 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产品,同时对安全性、转化效率要求高,也需技术经验积累,高技术、 跨学科、综合性人才的配合。3)认证:车规级产品生产需具备 IATF16949 认证,大型 OEM 需要对供应商的资产规模、管理水平、历史供货信息、生产能力、产品性能、销售网 络和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审,认证周期长,为保证汽车质量的稳定性,整车生 产企业会保持与供应商的稳定供应关系。

    快充渗透叠加新能源车销量提升,集成化产品市场空间可期。随着新能源车销量提升, 按照一台车搭载一套车载电源系统(DCDC+OBC),根据我们测算,我们预计车载电源产 品全球市场规模 2022/2023/2024/2025 年有望达到 402 亿元/542 亿元/714 亿元/909 亿元, 2022-2025 年年复合增长约为 31.23%。其中,集成化产品的渗透率提升有望进一步增加 CDU 产品的市场规模。

    3、车规级800V电源产品实现量产,积极扩产有望全球布局

    3.1、核心技术自主掌控,800VSiC产品实现量产供应

    研发投入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多项技术研发保持核心竞争力。2021 年、2022 年上半年 公司研发费用为 0.68/0.46 亿元,研发费率占比 7.32%/7.47%,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在研产 品包括 11KW 双向板集成 D+C 一体化项目、3.3kw 双向板集成一体化充电产品平台项目、商用车燃料电池系统多合一项目、双向 11kW+2.5kW 板集成("G6 代")项目、双向 6.6kW+2.5kW 板集成("G6 代")项目,保证在行业的领先位置。

    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推动主营产品保持市场竞争力。公司自主开发了包括磁集成技术、 两路错相运行的有源钳位技术、全桥 LLC 谐振软开关技术、无桥 PFC 技术、长寿命设计技 术、数字化控制技术、汽车级产品可靠性技术、产品化工程技术、质量验证技术、汽车级 功能安全技术在内的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司 DCDC、OBC、CDU 等主营产品,2020- 2022H1 核心技术产品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 94.69%/91.55%/90.06%,有效提升产品功率密 度、转换效率、使用寿命及可靠性,保持公司核心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全球领航企业,800V 高压 SiC 车载电源产品率先实现量产。公司最 早于2012年开始探索G4代 3kWDCDC变换器(效率为88%)的代际提升技术方案,并在2012 年推出了 SiC MOSFET,于 2013年全球首次发布G5代 3kWDCDC变换器,效率达到96%, 与 GREE在 SiC技术开展深度合作,逐步成为第三代半导体 SiC应用的全球领航企业。2020 年公司发布的 CDU 三合一平台化 800V 系统 L4 级集成技术高端方案已实现多种主流车型配 套应用。

    电控总成技术全球领先,创新推动集成化技术。公司运用电力电子集成技术,已经实 现了单一功能产品向系统集成产品的代际发展,现有的车载电源集成产品,从G3代3.3KW 充电机到 D+C 集成产品再到 CDU 集成产品到 G6 代技术,可以实现动力电池系统+高压电 控系统的“九合一”产品的深度集成化,缩小了产品体积,减轻了产品重量。公司 CDU 产 品已在东风、现代、小鹏等乘用车上实现搭载应用。800V 高压 OBC 产品实现 V2G 深度双向功能,变换效率高达 98%。公司完成 800V 高 压双向 OBC的研发,转换效率达到 98%,可实现 V2L、V2G两种双向变换,充电功率覆盖 3.3-22kW 需求。

    3.2、客户结构高端化,全球化有望提升业绩增长空间

    客户覆盖商、乘用车,结构持续高端化。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吉利汽车、北汽新能源、 比亚迪、小鹏汽车、江淮、长城、威马汽车、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丰田、现代、福田、 金龙等国内外商、乘用车 OEM。其中,公司与小鹏汽车从 2017 年开始合作,2019 年,配 套小鹏 P7 智能轿跑高压“电控”集成产品实现量产供货,2022 年 3 月 P7 第 10 万台整车量产 下线,成为首个突破 10 万量产下线的纯电新势力车型;

    2020 年公司已获得吉利和沃尔沃 汽车共享平台 PMA 项目(吉利计划基于该平台架构推出 10 余款新车)的 11KW 车载电源 集成产品的供货权和本田 2021 年 -2025 年纯电动新车型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的供货权;2021 年进入比亚迪混动车型 DM-i 供应体系,主要供应 OBC+DC/DC+PDU 等核心产品,也是比 亚迪目前唯一车载电源外部供应商;2021 年公司进入吉利 SEA 浩瀚架构供应体系,与吉利 合作为其高端品牌---极氪基于 SEA 浩瀚的架构提供 OBC+DC/DC+PDU 等核心产品;2022 年公司进入到吉利雷神动力架构供应体系。

    率先应用碳化硅科技,为超 1000 款新能源汽车配套车载电源解决方案。欣锐科技以车 载电源的高质量标准研发大功率充电技术,率先突破了碳化硅功率器件、无电解电容设计 等核心技术,开发多种封装方式的解决方案,满足多场景大功率充电需求,提升用户充电 体验,目前已累计配套超 100 万辆车。2021 年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在研新能源 汽车项目数为 110项,稳步推进开拓市场规划,立足国内优质客户,通过集成类 CDU“多合 一”产品的不断进步,向集成化、小型化、轻量化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下游客户整车销量持续提升,比亚迪有望贡献增量。比亚迪 2022 年 1-10 月 DM-i 车型 销量70.76万辆,超过特斯拉中国的33.5万辆,未来随着下游整车厂商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亟需新增产能以配套客户需求。 资质认证具备海外业务拓展条件,为公司全球化布局埋下伏笔。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 对软件质量管理的要求和功能安全的需求逐渐提高,ASPIC认证和 ASIL认证被相继提出, 这两项认证是在海外展开业务的先决条件。公司已经获得 ASPICECL2 及功能安全 ASILD 等级认证(最高等级),具备进入海外车企供应链的能力,为开拓海外市场,最终实现全球 化的业务布局目标打下基础。

    公司已获得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欣锐科技 已于 2022 年 11 月 25 日正式获颁 ISO/SAE 21434 汽车网络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该证书 由汽车检测认证领域的领导者 TÜV 莱茵授予,这标志着欣锐科技已经建立符合网络安全国 际标准的完整产品开发管理体系,具备为客户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网络安全产品的强大实 力。

    3.3、功率半导体国产化进程提速,公司积极扩产提升市场份额

    直接材料占比高,半导体功率元器件国产化有望推动供需缓和实现降本。公司上游行 业主要是标准器件(如半导体功率器件、电解电容、集成电路、接插件、贴片阻容等电子 元件)和定制器件(如 PCB 板、磁性元件、结构件、五金件等)等车载电源产品的直接材 料成本占比高,功率半导体是第一大成本,占比约为 14-20%。2021 年以来受到芯片供给紧 张的影响,芯片采购价格呈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直接材料占比由 85.72% 提升至 90.00%。2022 年 11 月,化合物半导体龙头三安光电宣布实现 SiC 芯片出货,国产 化进程正在提速,从长期来看,国产化替代有望维持公司原材料成本及供应链稳定。

    聚焦集成产品提升附加值,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顺应下游需求集成化的发展趋 势,通过扩产及内部转产持续提升集成化车载电源产品的产能,从 2020 年 6.85 万台/年提 升至 2022 年 Q1-Q3 的 33.45 万台/年,除了受 2022 年上半年疫情影响下游需求外,产能利 用率持续维持 90%以上高位运行。上海、深圳双中心布局,全国市场有望加速覆盖。2021 年公司募资在上海建设新能源 车智能化产线建设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 1.5 年,预计 2023 年内投产,达产后年产 25 万套 车载电源产品,提升新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水平,实现深圳、上海双总部,有效快速使公 司业务在覆盖华南、华东市场的基础上辐射全国。根据公司公告,预计项目内部收益率为 12.48%,净现值为 722.21 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7.57 年(含建设期),项目经济效益较 好。

    自动化产能建设再提速,有效承接下游需求。2022 年公司拟募资进行深圳基地现有六 条半自动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生产良率及效率,保持公司竞争力;扩大产能,满足公 司业务扩张需求。预计项目建设期为两年,达产后将新增年产各类车载电源产品共 41.62万 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IRR)为 24.26%。 柔性化改造提升生产灵活性,提前布局集成类产品。2022 年公司拟募资在上海嘉定新 能源车载电源智能化生产基地引进九条自动化车载电源生产线,项目达产后公司每年可增 加 108.93 万套车载电源集成产品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提高公司生产订单交付能力,增强公 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建设期为两年,预计税后内部收益率(IRR)为 16.09%。

    4、氢燃料电池DCF先行者,有望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DCF 是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附件之一,功能复杂技术难度大。DCF 是将燃料电池系统 输出电压变换为满足电驱动系统需求的输出电压,实现燃料电池系统与电驱动系统之间的 能量匹配的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附件之一,具备 1)电流、电压、温度信号的测量、采集、 调节功能;2)电堆及系统状态参数的通讯功能;3)故障诊断及安全保护功能,可应用于 道路交通、轨道交通、船舶运输、航空航天、工程车辆及机械等场景。

    大功率、集成化趋势明确,产品附加值有望抬升。 1)匹配燃料电池商用车大功率化趋势,DCF 功率将实现增长。2021 年燃料电池汽车 的系统功率大幅提升,其中 70kW 以上系统占比接近 70%,大功率系统成为市场主流。系 统功率 50kW 以下车型占比由 2020 年的 54%,大幅下降到 2021 年的 6%;50-70kW 系统车 型由 2020 年的 41%下降为目前的 24%。燃料电池中重卡长期发展趋势必将是动力系统功率 实现整车运行全功率范围覆盖,动力电池仅提供启动及峰值工况下的功率补充。

    DOE 统计 了 12 种不同卡车运行过程的功率需求,168kW、260kW、360kW 系统产品能够匹配 35T 以 内级别卡车的运行需求。中型卡车(6-14T)的功率需求围绕 168kW;对于重型卡车(> 14T),总质量从 15T、25T 到 35T,每增加 10T,需求功率提升 100kW,35T 级别的重型卡 车的功率需求达到 360kW。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提升对应 DCF 输入输出功率要匹配抬升,产 品附加值有望随之增加。

    2)集成化迭代不断加深,产品技术门槛不断提升。燃料电池系统内的高低压电控部 件包括 DCF、PDU、空压机、电堆巡检等,DCF 的深度迭代集成将与整车 OBC、DCL 等电气件集成为“多合一”产品,产品复杂程度提升推高高端产品门槛。公司已完成商用车 “六合一”量产,集成 DCF、OBC、空压机控制器、PTC、PDU 及电堆检测功能。

    车用燃料电池产业链细分领域市场规模空间巨大,2022-2025CAGR 为 80.67%。根据 《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2025 年我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到 5 万辆 FCV, 按照 2021-2025 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 2025 年燃料电池系统销量约为 16691 辆,2022- 2025CAGR 约为 70.49%;随着燃料电池在中重卡等商用车领域的推广,大功率燃料电池需 求增加,根据 2016-2021 年燃料电池平均装机功率的提升趋势,预计 2025 年燃料电池系统 平均功率将达到 161kW,在单车装机功率及燃料电池车销量提升的推动下,预计 2022/2023/2024/2025 年 DCF 市场规模分别为 1.71/5.08/7.50/10.09 亿元,2022-2025CAGR 为 80.67%。

    燃料电池赛道布局早,产品规格覆盖全面,SiC 应用提升转化效率。经过十多年的氢 燃料电池持续研发和技术创新,欣锐科技逐步支持多种类型燃料电池汽车的高压“电控” 产品。2019 年以来,燃料电池商用车和重型卡车领域在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和规划布局,量 产产品覆盖 30-240kW 宽功率区间,基于全 SiC 方案使得产品转化效率达到 99%。 实现主流系统及车型搭载,产品可靠性强。公司 DCF 产品符合汽车级总成技术和汽车 级软件技术要求,已服务包括亿华通、上海捷氢、潍柴、未势、海卓、清能股份、上汽大 通等多个主机厂和集成客户,实现量产及稳定交付。

    5、盈利预测

    关键假设: 车载电源集成产品:随着公司产能提升及系统集成化趋势,公司车载电源集成化产品 销量提升 。 我们预计公司车载电源集成产品2022-2024 年营收增速分别为 122.80%/87.50%/50.00%,达 12.80/24.00/36.00 亿元;原材料成本逐渐回归,规模化效应逐 渐凸显,22/23/24 年对应产品毛利率分别为 10.08%/15.00%/17.00%。 燃料电池相关产品:随着公司产能及燃料电池车推广,公司燃料电池 DCF 及“多合一” 销 量 逐 步 提 升 ,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燃 料 电 池 相 关 产 品 2022-2024 年 营 收 增 速 分 别 为 0.00%/62.66%/164.69%,达 1.53/2.49/6.59 亿元,考虑燃料电池汽车处于快速增长期,竞争 程度较小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22/23/24 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40.20%/40.00%/39.80%。

    车载 DC/DC 变换器:随着公司产能提升及下游客户的拓展,公司车载 DC/DC 变换器 稳 步 增 加 , 我 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车载DC/DC 变换器 营 收 增 速 分 别 为 12.79%/15.50%/15.50%,达 0.56/0.64/0.74 亿元,随着原材料成本逐渐回归正常,规模效应 凸显,22/23/24年毛利率分别为 26.80%/27.00%/27.20%。 车载充电机:随着车载产品集成化发展趋势,我们预计公司车载充电机产量主要用于 客户已量产车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车载充电机营收增速分别为-30.64%/- 5.99%/0.00%,达 0.54/0.51/0.51 亿元,随着原材料成本逐渐回归,22/23/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16.86%/23.00%/23.00%。

    其他业务:公司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主要为设计开发和技术服务收入。我们预计公 司2022-2024年其他业务营收增速为30.00%/30.00%/30.00%,分别达到1.03/1.34/1.74亿元, 对应毛利率分别为 50.00%/49.00%/48.00%。 结合关键假设,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达到 16.46/28.98/45.58 亿元, 同比增长 76.13%76.07%/57.28%,综合毛利率分别达到 16.72%/19.12%/21.7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次阅读
    评论
    2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2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