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车载大屏还没普及就将过时?AR-HUD才是未来

    149号公路头像149号公路头像
    149号公路2022-08-29

    看完《钢铁侠》或许你会和我一样,被电影中托尼·斯塔克随手一挥,就能出现一块透明显示屏的场景所震撼到,不仅能够显示信息,还能进行各种操作。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显示技术也能够看到,那就是汽车的HUD抬头显示。比如最近上市的理想L9,就是取消了驾驶员面前的仪表盘,通HUD显示时速、导航等行车信息。

    HUD的起源和分类

    其实,HUD抬头显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更不是新能源汽车的专属。并且,最早应用HUD技术的也并非汽车,而是军用战斗机。

    HUD是Head Up Display 的简称,直接翻译过来就是抬头显示的意思,也叫平视显示。这项显示技术最早是在1958年量产,被美国海军的A-5攻击机搭载。

    飞行员在操控飞机时,不需要低头就能够看到飞行数据,减少低头查看仪表的频率,从而避免分散注意力,以提高飞行的安全和空战优势。

    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个项功能也开始被民用化。

    HUD可以让飞行员在飞行时集中注意力,同样道理,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也需要集中注意力。于是,人们就想到了把HUD移植到汽车上。


    早在1988年,HUD作为一项安全驾驶辅助配置,首次出现在通用旗下的奥兹莫比尔 Cutlass Supreme车型上。在当时,HUD的应用被当作是一项高科技配置,地位如同当前的自动驾驶一样。

    它颠覆了保持半个多世纪的汽车中控显示模式。自此之后,HUD逐步开始在汽车上应用。

    目前,HUD按实现方法的不同,分为三大类,即C-HUD(Combiner HUD)、W-HUD(windshield HUD)和AR-HUD(Augmented Reality-HUD)。

    C-HUD是将一块透明的玻璃树脂放在仪表台上,从而实现车辆信息的投影。优点是成本低,但缺点也很多,比如显示面积小、亮度低等;W-HUD直接使用汽车的挡风玻璃作为显示屏,亮度高,显示效果也更加一体化,不过挡风玻璃需要经过单独匹配和设计。目前,大部分车采用的都是这种方案。

    而今天要聊的AR-HUD,则更能代表未来的方向。

    所谓义AR-HUD,其实就是AR技术的延伸应用,可以将导航等信息实时投射到前风挡玻璃上,并且能与实景相结合。再结合ADAS功能,不仅能够显示车辆信息,还能现实车辆周边环境信息。

    例如,在城市道路上,不仅能够显示车辆行车信息,还能显示周边车辆和行人信息,甚至桥梁高度都能显示。丰富的信息显示,不仅实用,而且还能提高行车安全。

    但就是这样一项既实用又好用的技术,为什么没能大规模普及呢?

    AR-HUD的发展道阻且长

    最近几年,我们已经能够看到一小部分汽车已经使用了AR-HUD显示技术,比如红旗E-HS9、大众ID.4、飞凡R7等车型,但相比W-HUD来说,仍属小众。

    说起AR-HUD,也并非近几年才出现。早在2014年,大陆集团就已经展示过他们的AR-HUD技术,但是直到2020年,这项技术才实现落地。

    然而,AR-HUD要想实现真正的AR显示效果,不仅需要对现实世界进行精准感知,还需要实时、准确呈现数字化的虚拟影像,并与实景道路环境进行融合。

    也就是说,AR-HUD技术实现起来并不容易,目前还面临着诸多技术难点。

    首先,就是虚拟影像与实景的虚实融合问题。

    在AR-HUD技术里面,最难的就是通过3D光场显示技术呈现虚拟世界,以及虚实实时融合技术。AR-HUD的画面不像C-HUD和W-HUD一样是个2D平面图形,AR-HUD需要在驾驶员视线前方投射出一个三维图像,就像全息投影一样,将虚拟影像立体地呈现。

    由于车辆是移动的,所以想要达到虚拟影像与现实很好地融合,就需要双焦面技术。所谓双焦面,就是把投影画面投射到两个不同的焦面当中,其中近距离焦面显示车速、行驶里程等信息,而远距离焦面用于显示导航指引、切线指引等信息。此前大众ID系列用的就是双焦面AR-HUD方案。

    其次,是AR-HUD投影光机体机占用问题。

    AR-HUD是一个光学投影系统,在投影单元内部集成了投影光机、反射镜、投影镜、调节电机及控制单元。其中光机是决定了整个AR-HUD体积的最大因素。

    想要保证虚实结合的效果,就需要光机供比较大的FOV(视场角)以及VID(虚拟图像距离),随着显示尺寸变大,成像设备的尺寸也会随之增大,直接导致AR-HUD体积变大。比如,奔驰S级(图片|配置|询价)采用的AR-HUD体积达27L,这对于座舱空间布局来说非常不利,而普通的W-HUD的体积只仅有4-6L。

    最后,是成本问题。

    由于与制造工艺难度大、定制化程度高等因素,导致AR-HUD成本居高不下。以奥迪为例,如果选装一套AR-HUD抬头显示,其价格大约需要11000多元。

    AR-HUD因为投射在前挡风玻璃,而挡风玻璃又是曲面,为了保证投射出的影像不失真,就要求HUD中的镜片能反射出非常精确的图像,所以在制造HUD镜片时,对其的容差要求非常严苛,要求5微米以下,而且还需使用万级无尘车间。

    此外,汽车进行更新换代,如果挡风玻璃角度发生变化,那么,相应地HUD光路设计方案也许进行调整,所以,AR-HUD很难实现批量化、模块化打造。

    AR-HUD目前体验仍不算完美,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它的技术以及市场潜力不言而喻。随着AR技术在HUD领域的加速渗透,HUD产业也将迎来较大发展空间。

    根据亿欧智库的预计,AR-HUD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超过W-HUD的市场规模,达到128.7亿元。

    随着AR-HUD进一步普及,未来汽车座舱可能会迎来又一次的“革命”,到那时,人们关注的焦点已经不在是车内屏幕够不够大、够不够多了,而是AR-HUD功能够不够丰富、选装价格够不够便宜。


    万次阅读
    50评论
    55赞同
    收藏
    分享
    50评论
    5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