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思皓曜上市9.88万起,是不是“新瓶装旧酒”?

    驾域AUTO头像驾域AUTO头像
    驾域AUTO2021-11-29

    文/车亮

    图/车亮

    思皓“曜”近日正式上市。全系售价9.88-13.48万元。思皓是江淮和大众合资成立的新品牌,思皓曜(图片|配置|询价)定位“年轻人的第一辆智能轿跑”。“智能化”和“轿跑设计”是这款车的两大特点。但网上有些人对思皓曜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款车的动力总成老化缺乏竞争力,是“新瓶装旧酒”。本文就来分析一下思皓曜的这套动力,以及它的竞争力到底如何?

    动力来自于自家平台

    思皓曜全系搭载一台型号为HFC4GC1.6E的1.5T发动机,尽管与大众合资的背景并没有让思皓曜用上大众的EA211,但是思皓曜的这款1.5TGDI发动机来头也不小。它出自江淮自己的动力品牌“锐捷特”旗下的GC平台,采用直列四缸布局、16气门结构,用了GDI缸内直喷、TCI增压中冷、DVVT双可变气门正时等核心技术。曾在2015-2017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是本土自主发动机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江淮在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领域一直坚持自主研发并取得了深厚的积累。目前动力品牌“锐捷特”旗下已经有GA、GB、GC、DB、DE五大发动机平台,覆盖了包含汽油、柴油在内的多种排量。截至目前江淮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累计已获得过十次“中国心”十佳发动机称号。

    此次思皓曜上搭载的这款1.5T在原有基础上,动力输出有所升级,数据上非常亮眼,最大可输出300牛米、184匹,最大净功率输出也达到了174匹。最高车速能跑到210公里/小时,WLTC油耗为6.98L。

    拿同价位的竞争对手来对比。譬如长安的锐程CC(售价9.79-11.29万),匹配长安最新的蓝鲸NE1.5T,最大额定功率188匹,300牛米,最大净功率输出181匹。传祺的影豹(售价9.83-13.18万元),匹配来自传祺钜浪动力的1.5T,最大额定功率177匹、270牛米,最大净功率输出170匹。

    可见思皓曜的这款发动机虽然问世的年头不短,但经过工程师不断的调校升级,最新版本的输出水平相比蓝鲸、钜浪这些后起之秀并不逊色。

    有人说思皓曜就是思皓A5的换壳车,其实这话只对了一半。A5上的发动机出自江淮的GB平台,那台1.5T只有150匹马力,最大扭矩仅210牛米。变速箱匹配6速手动和CVT,和思皓曜上的6速湿式双离合也不同。两车在外观内饰上有相似处,但动力总成完全是两套。

    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变速箱

    思皓曜这套6速湿式双离合目前在思皓QX、思皓X7、思皓X8上都在装备。相对便宜些的车型譬如A5、X4上用的则是CVT。足见这套6DCT是思皓目前的主力变速箱。

    江淮自主研发变速箱的起点就是这款6DCT。说起江淮这套6DCT也是有蛮长的历史。它曾是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里仅有的两个DCT项目之一,江淮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它也是国内自主品牌里首款批量投向市场的双离合变速箱,拥有专利300多项。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自主车企在研发DCT变速箱时,变速箱TCU的软件程序是来自于国外供应商。而江淮选择的是采购德国大陆的TCU硬件,TCU上层软件程序是完全自主开发编写。这样的好处是有利于长期数据的积累和后期变速箱的调校升级。

    正因为如此,针对不同的发动机,这台6DCT各档位的齿轮速比可以进行精确把控,使之匹配不同级别的动力输出。譬如这款6DCT此前搭载到1.5T的瑞风S5和S7上,最大承受扭矩270Nm,传动效率高达94%。此次搭载到思皓曜上,工程师进行了重新调校后,最大承受扭矩提高到了300Nm,传动效率提高到了96%。

    像影豹用的7DCT,传动效率也是96%。锐程CC的7DCT,传动效率是94.3%。在油耗方面,影豹的NEDC油耗为5.7L/百公里,而思皓曜的WLTC油耗为6.98L/百公里。考虑到NEDC测试的水分较大,实际上两车的油耗水平也在伯仲之间。

    所以有人诟病江淮在核心动力领域一直“新瓶装旧酒”。相比长安、广汽、长城等自主车企有些落伍。表面看这样的批评似乎有一定道理。毕竟江淮这几年在乘用车领域最拿得出手的动力似乎就是这套1.5T+6DCT。但也不可否认江淮一直是在核心动力领域最早坚持自主研发、自主产权和专利数量也最多的自主车企之一。虽然这套动力推出时间较早,但经过不断的自主研发升级,其实依旧保持着国内一线的竞争力。虽然是旧酒但依旧够醇香。而且用时间早晚来判断技术是否先进,逻辑上也不太成立。譬如说大众的EA211和双离合也是诞生了多年,一直在微调升级而已,但显然没人认为大众这套动力已经落伍。

    而且江淮这套6DCT完全可以在后期拓展升级为7DCT,只需在输出轴上增加一套齿轮即可。这就是自己掌握知识产权的好处。和一些自主车企逆向开发变速箱或者核心软件编写都由供应商解决相比,江淮这套6DCT尽管从挡位数上落后了一些。但由于是自家东西,可靠性以及可延展性反而更高。

    江淮曾凭借这台1.5T和6DCT分别获得过安徽省的科技进步一等奖,技术含金量还是很足的。以我此前试驾搭载同样动力的思皓QX的实际体验来看,无论发动机的噪音控制、动力响应的敏捷度、中后段的动力输出、换挡时的平顺感,都可以称得上国内一线水准。甚至那台1.5T搭载在QX这台近1.6吨的紧凑SUV上,1800转即可输出300牛米,动力还显得有点冲。

    只不过在我看来思皓的营销方向有点跑偏,更多在强调跟大众的血缘关系以及自身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其实当大家都在搞智能化的时候,智能化就不是优势了。而没能用上大众的动力,这种血缘关系也显得缺乏说服力(虽然大众控股是不争的事实)。一款车最核心的三大件,但在思皓上反而都是一笔带过。在我看来反而是显得舍本逐末。其实作为国产自主动力的先行者,江淮在核心动力技术上的积累和优势,完全是值得很好传承挖掘、大书特书一笔的。

    当然,思皓产品本身真就没有大众的血缘吗?那也不客观。譬如从最早的A5开始,到后来的X8、X4以及QX,实际试驾过的体验都是整车在底盘的整体感、厚重度,操控的沉稳感以及隔音表现上,都可以称得上德味十足。甚至因为用料更足,比部分国产大众车开起来更有行驶质感。目前为止大众对思皓产品的提升和关联感,更多体现在车身设计、制造、品控以及底盘的调校打造上。

    驾值观

    回到思皓曜这款车,它的价格并不算低,已经和影豹、UNI-T这样的车处于统一价格区间,而品牌影响力显然要弱一些。但是它运动化的外形,超强的智能化水准、以及大掀背的后备厢、德系风格的设计和制造、德味儿的驾控,以及不输对手的自主动力,都是它的显著卖点。对于部分网友来说,了解一下江淮自主研发的历史,再去店里亲自试驾对比一下,比在网上随意臧否、激扬文字,说出的话要更靠谱一些。

    对于思皓来说,根本的问题还是要解决消费者的信心,而更根本的问题还在于三大件等核心技术的体系化、品牌化。虽然智能化发展的如火如荼,但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核心因素,除了外观设计那还就是三大件,智能化只能是锦上添花。类似例子比比皆是,蓝鲸动力的推出让长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沃尔沃动力加持让吉利‘星系列“走的顺风顺水。

    思皓投入100亿研发资源推出的“MIS皓学架构”只是搭起了框架,还需要更多落地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体系化、具象化、品牌化,使之能够更具体、更易懂的被消费者认知,进而才能对品牌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也才能避免“新瓶装旧酒”的质疑。

    不能像南北大众那样直接“拿来主义”,注定思皓的路要难走一些。但是坚持自主研发本来就是江淮的传统和骨气,希望思皓能借助大众的赋能,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合资框架下的自主奋进之路。

    次阅读
    8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8评论
    3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