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甘肃兰州驼铃客车,像陇右第八团一样消逝在大漠孤烟中的汽车厂

    锤某头像锤某头像
    锤某2020-05-27

    《长安十二时辰》上映的时候,张小敬和萧规服役的安西陇右第八团那一句:人在,旗在!给了我深深的震撼。其实在车圈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车企,他就是甘肃兰州的驼铃客车厂,人说三秦大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我看来安西陇右之地亦是如此!

    驼铃客车创建于1936年,成立之初叫"兰州机厂"解放战争前共有工人70余,机器数台。但工艺技术水平并不先进,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的落后!

    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兰州机厂发挥自身所长自愿为解放军修理枪、炮、汽车等设备!并冒着生命的危险抢修了国民党溃兵撤退时烧毁的黄河铁桥。

    为我解放大军西进解放新疆,巩固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驼铃第一次长足的发展是在1956年,那一年由上海46家修理厂抽调的416名技术工人响应国家号召阔别了大上海支援大西北来到了当时的兰州机厂,很多人这一支援就支援了一辈子!正是由于这些技工的奉献,当时的兰机才有了质的飞跃。

    1961年"兰州机厂"更名为"甘肃省第一汽车修理厂"正式开始修车生涯。那时的第一汽修厂有员工900余人,各类机械设备350余台,再往后的近20年里第一汽修厂作为兰州市范围内唯一的汽车修理厂一直为兰州的各大单位默默服务,小日子过得也算是安稳自在。

    一晃眼就到了70年代各大运输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汽车修理班需要大修的车辆也都自己搞定了,慢慢的第一汽修厂也就没了生意。工人们肚子吃不饱,机器也都闲了下来。

    本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老一辈第一汽修厂的领导们决定发展技术优势开始转型生产客车。1981年首批三台驼铃牌JT662试制成功。

    车头写着兰州两个字车身侧面用汉语拼音描绘着驼铃。那是驼铃第一次出现在兰州的大街上!往后两到三年时间兰州JT662先后生产了四百余台受到了当时兰州各大单位的欢迎,并让兰州第一汽修厂实现了多年来的第一次盈利!

    八十年代后期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导致钢材涨价,在加上那时候的第一汽修厂产品线单薄,满打满算就只有两款车JT662和GT1014。在意识到市场发生的变化感受到第一汽修厂又一次将迎来危机时,当时刚上任不久的李儒林厂长毅然决定带着全部的技术班子开始研发新产品。自1987年起先后开发出了TLK6540、TLK6702C、TLK6930、TLK6910A等型号的面包车、中型客车、以及JT6121、TLK6120、JT6100W、JT6122W等型号的大型客车、卧铺车以及部分无轨电车共而二十款产品!虽然产品多了但在市场经济萌芽的时期里驼铃厂依旧没能竞争过其它客车厂商。

    1991年初李儒林任期满后经全厂职工推举,时任工会主席的上一任厂长王永印又一次回到驼铃厂掌握大局。王永印曾于1983年到1987年当过驼铃厂的厂长,那四年也是驼铃厂发展最快的四年。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的那一天,王厂长再一次走马上任了!王厂长上任第一件事就是领导班子的年轻化彻底粉碎终身制!劝退了一些年纪太大不适合继续工作的老同志,清退了一些没有能力的领导干部。当时的驼铃厂做到了中层以上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1岁。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这些年轻有干劲的领导干部上台后驼铃厂又一次焕发出了活力。王永印当厂长的第一年,驼铃厂生产并销售驼铃客车300台比较前一年增加了50台。自此驼铃开始开上了兰州的大街小巷。

    但就在那一年,上级领导突击查账时却发现驼铃厂净亏损204万元。王永印差点因此下台。深入调查后才知道这些都是1989、1990两年遗留下来的未偿还的债务在1991年得到了偿还。王厂长依旧安稳的坐在厂长的位置上。1991年11月份王永印厂长带领所有生产口的领导开始下车间调研意图改进生产工艺进一步压缩成本以求在市场竞争中能有更大的竞争力。但在深入调研后王厂长发现,那时的驼铃厂设备老化严重、工艺陈旧。当时的能力根本无法与其它客车厂商长期抗衡。

    于是在1992年1月的党代会上决定,现有领导班子分成两组,一组由三位副厂长负责留下来负责厂里的日常生产,而王永印厂长则带着副总工王力等人踏上了寻找合资伙伴招商引资的道路。并留下了如不能实现生产增速与招商引资的问题则全体领导班子引咎辞职一个不留的豪言壮语!

    1992年3月澳大利亚威德斯公司与驼铃厂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双方约定1993年2月8日"中外合资甘肃威驼客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时厂内的生产情况也在稳步上升。年底驼铃还清了所有欠款并且向国家上缴了利润203000元。

    驼铃厂还先后与香港荣辉合资成立了专修进口小汽车的赛驰汽车服务公司、与湖北二汽联合成立了东风兰州汽车销售服务联合公司、以及集体所有制的四分厂!

    驼铃厂从此走上了正轨。

    后来不知道为啥日子就不好过了,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2003年宇通客车兼并重组了原甘肃省驼铃工贸客车厂,由宇通客车、甘肃省公路运输服务中心、甘肃驼铃工贸发展有限公司在兰州成立了兰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经过宇通6年的努力依旧不见起色,2009年10月,宇通客车发布公告,以"受运输成本和厂区空间限制,无法继续大规模投入资金进行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不能达到宇通客车整体要求"为由宣布撤资,兰州宇通停产。驼铃厂陷入了沉寂直到2018年珠海银隆入股。

    这个成立于1936年,甘肃省唯一具有客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再次投产,标志着这个当年已经82岁的老兵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但此时的驼铃在新工厂中仅占股1.66%!但还是那句话人在、旗在。至少还活着。驼铃这杆旗还需要后人来扛下去,带着全甘肃的期望让它走的更远。走出戈壁走向世界!

    万次阅读
    13评论
    787赞同
    收藏
    分享
    13评论
    78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