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作品

    「行业深度」汽车电子产业梳理:从终局思维重视汽车电子投资机遇

    智造之心头像智造之心头像
    智造之心2020-03-14


    一、汽车电子产业确定性高,细剖产业链投资价值

    从终局看,汽车电子投资机遇值得重视。首先对零部件系统拆解,动力总成(新能源)处于产业爆发期,智能硬件处在产业上升期。若从终局角度思考,汽车2.0时代下汽车是数据流的载体,对硬件相关设备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同时梳理发现2018-2019年国内TMT参股或并购汽车相关已达18例,占2012-2019年案例总量37.5%,这表明国内TMT企业在汽车领域相关布局在加速。依据McKinsey预计,电子/电器是市场规模占汽车总体规模比例稳步提升,2030年相比2020年提升近4ppts,其中ECUs/DCUs、功率电子、传感器及其他电子组件均保持较高的增长。因而从产业确定性角度,汽车电子投资机遇值得重视。


    二、智能座舱:中控屏搭载率最高,价值量不断上升

    能座舱就是从用户应用场景出发构建的人机交互(HMI)体系,且因适应汽车智能化需求有望迎来爆发周期。传统座舱域由几个分散子系统或单独模块组成,因而无法适应多屏联动、多屏驾驶等功能,而智能座舱不仅需要整合多屏显示(中控、仪表、抬头等),还将集成车联网、娱乐系统等功能。目前我们看到智能座舱已经在小鹏、荣威等品牌应用,有望进一步向中低端市场渗透。从目前搭载率上看,中控屏车型装备率高达93.66%,而HUD、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新技术应用较低,但是有望在2025年拥有较为成熟的运用。

    车载中控屏(CSD,占比~50%)至关重要,价值量不断上升。车载显示器市场规模中,车载中控屏(CSD,占比~50%)至关重要。车载中控屏是位于驾驶舱中心的显示面板,具有导航、显示音频、气温调节等功能。2012 年特斯拉率先引入17 寸中控大屏,引发行业潮流,随后双屏、连屏、大单屏、置顶屏创新屏幕接连出现,中控屏的功能也从仅能呈现歌曲曲目编号,到DVD、GPS 导航、再到时下的在线影音和社交平台,价值含量不断增加,IHS 预计2020 年中控屏产值高达170 亿美金。中控屏产业链涉及面板、盖板、贴合等环节,模块制造商组装后出货给OEM车厂。当前蓝思科技(300433.SZ)凭借玻璃盖板在产业链中的优势地位,向下游组装业务拓展,作为模块供应商,成为OEM 车厂中控屏的一级供应商。公司是特斯拉全球核心一级战略供应商,同时将客户矩阵拓展至德系、美系等全球高端智能汽车厂商。在车用显示器面板中,中控显示面板仍为最大应用市场,2018年出货量占比48.48%。当前国内车用面板供应商中,深天马A(000050.SZ)布局最早,2018年出货量全球市占率为12.4%,是国内最大的TFT车载面板厂商,且已能提供从仪表到中控再到HUD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此外,京东方A(000725.SZ)作为国内领先的面板厂商,通过整合精电国际快速切入车载显示领域,2018年出货量全球市占率已达4.2%,客户不仅涵盖宝马、奔驰、斯柯达等传统品牌厂商,同时为蔚来、拜腾等造车新势力提供直接解决方案,显示较大的成长性。

    三、传感器:ADAS传感器是绝对的市场驱动力

    ADAS传感器发展方向主要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四大类。汽车传感器按应用领域可以分为动力总成传感器、底盘传感器、车身传感器以及ADAS传感器。前四种类型传感器增长低于汽车整体市场增速,受益与汽车智能化需求,ADAS传感器市场增速却要远高于汽车市场整体增速,因而我们着重剖析ADAS传感器市场情况。当前ADAS传感器发展方向主要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四大类,其在不同场景运用性能不同。依据McKinsey数据,按照自动驾驶水平预计使用传感器类型及数量如下,1)L1/L2:车前通常配置一个远程雷达传感器和一个摄像头,用于自适应巡航控制、紧急制动及车道偏离辅助。车后通常配置2个中程雷达传感器用以实现盲点检测。同时配置多达4个摄像头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用以实现360°泊车辅助功能;2)L3:在L1/L2传感器配置外,L3通常配置一个前置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具有高分辨率、广角、高精度等特性,适合主动距离测量,因而高速公路上的驾驶员通常需要另一个后置的激光雷达。同时,还需要短程的前置雷达和后置雷达,用于闯入车辆检测。此外还需要摄像头用于监控驾驶员是否可以安全驾驶。3)L4/L5:通常使用不同的传感器用以实现360°视角观察,同时消除每种传感器缺陷,通常需要使用5-10个摄像头、8-10个雷达传感器和5-1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结合国内供应情况,我们接下来主要阐述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市场状况。

    1)摄像头:车载摄像头在物体分类、物体边缘精度、车道追踪具有明显优势,且工艺较为成熟,是ADAS主要的视觉传感器。摄像头制造工艺高,依据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元件(CMOS传感器、镜头组、DSP等),中游集成包括模组封装和系统集成。当前中游模组封装及系统集成因工艺复杂被外企垄断,而上游元件部分,我国企业则形成一定突破。2018年韦尔股份(603501.SH)收购豪威科技,而豪威科技车载CMOS传感器在全球排名前列,2018年市占率为22%,是全球车载CMOS传感器龙头企业。舜宇光学科技(2382.HK)自2004年进军车载镜头,2018年全球市占率已经高达41%,是全球车载镜头最大供应商。舜宇光学车载镜头业务主要应用在ADAS领域,2018年占自身车载镜头出货比例超过50%,占全球ADAS镜头比例约为25%以上。舜宇光学同时着手研究激光雷达、HUD、智能大灯与光学系统解决方案等相关产品。欧菲光(002456.SZ)在2018年通过收购富士天津与富士胶片切入车载镜头领域,而富士胶片全球市占率同样位居第一梯队。联创电子(002036.SZ)车载镜头已经出货给特斯拉、法雷奥等厂商,也与Mobileye、英伟达形成战略合作关系,联创电子拥有优异的模造玻璃技术,在车载镜头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2)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初始应用在军事领域,是指通过利用30GHz-300GHz的毫米波测量距离。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性能稳定、作用距离长、体积小、质量轻、穿透力强等优质特性,但也有成本较高、行人识别度差等劣性。当前车载雷达频率主要分为24GHz和77GHz频段。77GHz相较24GHz距离分辨率更高、体积更小,具有更大的市场应用空间。目前全球毫米波雷达主要被国外垄断,我国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毫米波雷达,华域汽车(600741.SH)和保隆科技(603197.SH)均已推出77GHz毫米波雷达产品,而在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和而泰(002402.SZ)子公司铖昌科技产品为微波毫米波相控阵雷达射频芯片,在模拟相控阵T/R 芯片技术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与专业能力。顺络电子(002138.SZ)汽车电子业务优势产品电子变压器已在倒车雷达应用中实现重点客户突破,通过博世、法雷奥、日本电装等国际大厂认证。此外公司功率电感、变压器、车载共模扼流器、无线充电线圈等产品平台在2018 年陆续搭建完成,并已实现批量交货,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

    四、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发展空间无限

    国产替代发展空间无限。相比ICEV,NEV对功率半导体需求翻倍增长,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量增长5.45倍,占车用半导体总体价值有望提升至55%。MOSFET和IGBT功率器件是汽车电子的核心,MOSFET占功率半导体比例为35.4%,IGBT增长最为迅速,占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25%,其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系统和充电桩的核心器件,下游需求强劲。当前国内功率半导体企业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功率半导体,整体自给率不足10%,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此外,我们也看到SiC产业化速度再加快,SiC适用于大功率高频器件,具有更轻、更小、效率更高等优质特性,且依据CREE测算,使用SiC将使OEM厂商单车节省超过200-600美金。斯达半导(603290.SH)是国产IGBT龙头公司,在全球IGBT模块市场排名第八,目前已经成功自主研发设计出全系列的IGBT芯片和快恢复二极管芯片,随着NEV渗透率提升,公司受益确定性较高。闻泰科技(600745.SH)通过收购安世半导体切入功率半导体领域,安世半导体具有60余年半导体产业积累,领导分立器件、逻辑和MOSFET市场。而在化合物半导体领域,三安光电(600703.SH)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目前公司4吋和6吋碳化硅衬底材料性能良好,生产的电力电子芯片,其良率、电特性、封装体各方面已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且已经实现销售,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

    五、PCB/FPC:单车用量及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

    历史复合增长37%以上,单车PCB 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车用PCB 在整体汽车电子占比约为2%,占整体PCB 份额约10%。汽车电子对PCB 需求较多,在动力系统、照明系统、传感器、转轨器以及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部分均使用,且主要使用低层板、HDI 及挠性板。随着汽车电子渗透率提升,2016 年每辆车PCB 价值量增长至62 美元左右,相比2013 年的13-24 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在37.21%以上。我们将车型分为豪华车、非豪华车以及新能源车,可见电子化程度高车型PCB价值含量高(是非豪华车价值量的3.6x-12.9x),随着NEV渗透率提升,单车PCB 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升。沪电股份(002463.SZ)汽车板营收2017年排名前十,2018年汽车板营收占总收入比例23.32%,现公司汽车板业务聚焦安全性相关,毫米波雷达板已批量出货。依顿电子(603328.SH)汽车PCB客户涵盖法雷奥、德尔福、博世、大陆等一线国际Tier 1厂商,2018汽车PCB收入占比已超40%。景旺电子(603228.SH)2018年车用PCB收入占比23%,2013-2018年车用PCB业务收入增速32.3%,高于公司整体收入增速。而在基材方面,汽车基材对产品性能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对厂商供应链管理要求高。生益科技(600183.SH)设有汽车专用基材生产线,是为数不多能够全系列提供汽车基材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供应商,汽车收入占比在20%以上。

    FPC应用场景市场空间广阔。FPC具备轻薄、可弯曲等特性,可以降低工艺复杂度、减重和节约成本,在汽车领域拥有广阔发展前景。传统线束模式接插点多、重量大,不符合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而FPC可用于电池组、车载显示模组、传感器、车灯、显示屏等多个场景,特斯拉在BMS、BUSBAR等领域均有规划采用FPC方案,FPC用量增量预计将会显著增加。当前东山精密(002384.SZ)鹏鼎控股(002938.SZ)FPC业务均已切入特斯拉供应链,未来有望持续受益EV渗透率提升&以及单车FPC用量增加。

    六、被动元器件:重点关注车用MLCC和薄膜电容器

    车用MLCC需求量增长1.4倍以上,国内企业有望迎来突破。车用MLCC需求量占MLCC整体比例约20%,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提高,我们看到单车对MLCC需求量再大幅提升,EV动力总成部分MLCC需求量要比ICEV部分增加5倍以上。ADAS对MLCC需求量在2000-2400只,再叠加信息娱乐部分等需求,我们预计EV单车MLCC需求量要比ICEV增加1.4倍以上。当前车用MLCC市场主要集中在Murata、TDK等日系大厂,认证门槛高,国内厂商仍在突破。风华高科(000636.SZ)车规产品已正常供应市场,未来随着EV供应链零部件国产化,公司有望受益。

    国内市占率全球领先,受益明确。电容器主要有3种类型,陶瓷、电解及薄膜电容器,2018年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7%、33%及14%。薄膜电容器具有以下优质特性:1)适用于高压电源电路,可承受高达1000V的电压(电解电容器要小于600V);2)具有“自修复”特性,可减低过电压作用下发生击穿短路风险;3)使用年限长,约长于电解电容器2-3倍。基于这些优质特性,我们认为薄膜电容器将会在NEV领域逐渐替换电解电容器,特斯拉model3和比亚迪新能源车均有使用薄膜电容器。法拉电子(600563.SH)是薄膜电容器的龙头企业,2018年在NEV薄膜电容器全球市占率超过30%,国内NEV薄膜电容器市占率近40%,客户包括博世、法雷奥等Tier1大厂,受益NEV渗透率提升趋势较为明确。

    七、连接器:国内厂商迎EV发展机遇

    我国汽车连接器厂商迎来发展机遇。连接器下游应用领域中汽车连接器份额最大,占比达22%,平均单车连接器用量为600-1000个,单车价值量约在3000-4000元。通过对不同自动驾驶水平连接器需求分析,我们看到连接器价值量提升主要体现在速度更快、可靠性要求更高、集成需求以及高级技术问题解决。以电池组件集成需求为例,传统仅涵盖高压连接器,价值量约为20美金,而在传感器、连接组件等集成解决方案下,价值量可以提升至200美金,增长高达10倍。当前外资企业占据连接器中高端市场,但是随着NEV渗透率提升以及生产模式改变,我国汽车连接器厂商迎来发展机遇。得润电子(002055.SZ)2012年通过收购Plati切入汽车线束业务,同年与德国KROSCHU成立合资厂科世得润,2016年收购柳州双飞汽车,深入汽车线束领域,客户既涵盖一汽等国内自主品牌,也包括奔驰、沃尔沃等全球中高端品牌。长盈精密(300115.SZ)汽车连接器业务主要包括动力电池连接顶盖板、Busbar及高压连接器,目前已经切入特斯拉、宝马、奔驰等供应链,具有较高成长性。立讯精密(002475.SZ)2012 年通过收购福建源光电装55%切入汽车线束组装领域,通过收购德国SUK切入宝马、奔驰供应链,公司同时布局汽车电器和结构件,致力于成为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电连技术(300679.SZ)依靠手机射频连接器的积累,也在拓展汽车射频连接器市场,其FAKRA汽车连接器单车价值量在手机单机价值量20倍以上,具有较高成长性。

    八、汽车电子重点公司一览

    次阅读
    2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