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天价罚单高悬在特斯拉头上,FSD(完全自动驾驶) 是神话还是虚假

自动驾驶监管风暴席卷全球,法国打响欧洲监管第一枪
法国经济部下属的竞争、消费者事务及反欺诈总局(DGCCRF)于 2025 年 6 月 25 日正式向特斯拉下达指令,要求其立即停止 “完全自动驾驶”(FSD)的欺骗性宣传,并限期四个月整改销售合同不规范、交付流程混乱等问题。监管机构明确指出,若特斯拉逾期未整改,将面临每日 5 万欧元(约合 41.6 万元人民币)的高额罚款,直至合规为止。此次调查始于 2023 年,源于法国消费者投诉平台 SignalConso 的大量投诉,揭开了特斯拉在欧洲市场的合规性漏洞。
法国汽车产业联盟数据显示,特斯拉 2025 年 5 月在法销量同比暴跌 67%,新车注册量降至 2022 年 7 月以来最低水平。这一颓势被认为与品牌信任度下滑直接相关 —— 除自动驾驶宣传争议外,特斯拉还因 CEO 马斯克的政治立场陷入舆论风波,部分法国车主甚至以 “车辆沦为极右翼象征” 为由提起诉讼,要求终止租赁合同。
全世界的核心争议,“完全自动驾驶” FSD 是否虚假宣传
特斯拉长期将 FSD 系统包装为 “能够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的技术,但 DGCCRF 指出,该系统本质上仍属 L2 级驾驶辅助功能,要求驾驶员全程保持注意力并随时接管车辆,与 L3 级以上 “车辆可承担部分驾驶责任” 的真正自动驾驶存在本质区别。更关键的是,FSD 在法国市场尚未通过监管审批,消费者付费购买的功能实际处于 “不可用” 状态,形成 “宣传先行、技术滞后” 的误导性销售。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此前已对特斯拉 Autopilot 和 FSD 展开多起调查,认定其名称易使消费者误解为 “全自动驾驶”;德国竞争监管机构 2020 年也曾起诉特斯拉,虽经上诉后允许其继续宣传,但法国此次以 “欺骗性商业行为” 定性更为严厉。欧盟《机动车辆安全法规》明确规定,仅 L3 级以上系统可标注 “自动驾驶”,而特斯拉 FSD 的实际表现与合规标准存在代差。

FSD在全球无法统一交付,合同缺陷将侵害消费者权益
DGCCRF 揭露特斯拉在法销售合同存在多重违规:未明确标注交车时间、地点及付款方式,遗漏信贷支付条款;消费者行使撤回权时,仍被要求提前支付款项,且未提供有效收据或及时退款。此类操作违反《法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 “合同必须清晰明确” 的核心条款,导致大量消费者陷入交付时间反复变更、订金退还拖延的纠纷。
部分法国车主投诉称,特斯拉在交付前数小时临时变更提车地点,或在以旧换新过程中单方面调整报价,严重干扰购车计划。监管机构特别指出,特斯拉未建立有效的交付沟通机制,其 “直营模式” 下的流程标准化缺失,已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害。
全球监管力度升级,特斯拉FSD的合规性大考来临
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2025 年 6 月驳回特斯拉对 “虚假宣传” 指控的申诉,认定其广告中 “车辆具备自动驾驶能力” 与实际技术水平不符,可能面临吊销销售执照及高额赔偿;与此同时,NHTSA 正就 Autopilot 相关的 17 起致命事故展开刑事调查,司法部亦介入是否存在证券欺诈的调查,形成 “民事赔偿 + 刑事追责” 的双重压力。
法国此次行动可能引发欧盟范围内的监管联动 —— 荷兰、德国已启动对特斯拉销售合同合规性的调查,意大利消费者协会呼吁欧盟委员会统一自动驾驶宣传标准。若特斯拉无法在四个月内完成整改,每日 5 万欧元罚款将成为常态,叠加欧洲销量暴跌,可能对其 2025 年财报造成数千万欧元级别的损失。
行政罚款的必然性,赔偿的可能性,从罚款到集体诉讼
根据 DGCCRF 的处罚逻辑,只要特斯拉未停止 “完全自动驾驶” 相关宣传,每日 5 万欧元罚款将逐日累加。以四个月整改期计算,若到期仍未合规,仅法国单一市场的潜在罚款规模即可达 600 万欧元(按 120 天计算)。这还不包括欧盟其他成员国可能跟进的独立处罚。
法国十位车主已针对 “车辆价值因品牌形象受损” 提起诉讼,若法院认定特斯拉宣传存在欺诈,可能触发 “退一赔三” 的惩罚性赔偿;美国加州类似集体诉讼中,原告律师团正寻求 2 亿美元赔偿,理由是 “消费者为未实现的自动驾驶功能多支付了费用”。一旦形成判例,全球范围内的类似诉讼或将集中爆发,对特斯拉品牌声誉和现金流造成长期冲击。

当监控照进 “科技神话” 的现实
特斯拉此次在法国遭遇的监管风暴,本质上是其 “激进营销” 与 “技术落地” 矛盾的总爆发。从名称误导到合同缺陷,从单一市场罚款到全球合规危机,折射出智能汽车时代 “宣传边界” 与 “技术诚实” 的深层博弈。对于行业而言,这起事件敲响了警钟 —— 即使强如特斯拉,也无法在监管真空地带长期游走,自动驾驶的商业叙事,终将回归技术本质与法律框架的双重约束。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