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丰田和比亚迪,谁掌握的混动技术更强?内行人:毫无可比性

    开朗橘子9qJ头像开朗橘子9qJ头像
    开朗橘子9qJ06-21

    在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中,丰田和比亚迪经常被拿来比较,一个是以混动鼻祖身份深耕二十几年的丰田,一个以新能源黑马姿态弯道超车的比亚迪。这种差异源于品牌基因、技术沉淀和市场策略的多种因素,最终呈现不同的混动技术。

    丰田混动技术:

    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核心是一套以行星齿轮机构为灵魂的功率分流方案。这套系统通过精密的机械联动,将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动力输出无缝耦合,始终让内燃机运行在热效率最高的区间,起到最佳省油的地步。好比一位经验丰富的马拉松选手,懂得如何分配体力以最少的消耗跑完全程。

    但不少网友也发现不足之处:

    由于行星齿轮结构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发动机无法完全脱离电机独立工作,高速巡航时反而因“拖着电机跑”导致油耗跟纯油车差不多。再加上丰田的保守策略使其长期聚焦于油电混动技术,在插电混动领域布局较晚,导致现在的销量很难上去。

    比亚迪混动技术:

    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以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的设计彻底跳出传统混动的框架,现在的混动技术纯电续航已达200公里,实现了很多短途用电,长途用油需求的车主。

    它们之间的路线分野:

    丰田混动技术在于“不浪费一滴油”的优势,主打就是以省油为主,通过机械美学将内燃机热效率压榨至41%(部分车型),但如今已经不是以省油为主了。

    比亚迪混动技术选择“用最少的油”以电驱平台重构混动逻辑,城市通勤可以完全用电,如果需要长途出行再启动燃油模式,节省了用车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

    丰田混动技术还是让很多车企难以超越的,而比亚迪通过绕开行星齿轮结构,用更简单的串并联架构实现了类似效果。这种“弯道超车”的策略,也符合国家补贴政策的需求,让更多的消费者愿意去为插电混动买单。

    谁的技术更强?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

    丰田代表的是传统燃油车价值的极致优化,它的技术优势在混动领域里是难以被撼动的。

    比亚迪就押注新能源转型的不可逆趋势,用混动作为纯电时代的过渡方案。两者看似竞争,实际分别吃着“油车红利”和“政策红利”。

    但从长远来看:

    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充电设施完善,以电驱为核心的混动技术显然更具有优势。丰田也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加速插电混动和固态电池的研发。这场竞争的结局不是谁淘汰谁,而是在不同技术路线的碰撞中,共同推进零碳目标进化的过程。

    .万次阅读
    67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67评论
    10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