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郑州奥体附近的金马凯旋改成二手车市场了,也许这只是个开始!

    缤纷饺子W0N头像缤纷饺子W0N头像
    缤纷饺子W0N06-19

    郑州的商业很难做。

    这句话,成了最近几年不少老板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街边的铺子关了一家又一家,连以前最热闹的商场都冷清了。比如二七商圈,早些年挤得人走路都难,现在好多铺面空着,连玻璃都积了灰。为啥会这样?

    第一关就卡在“钱”上。

    盖商场、开铺子,得先有钱。但银行现在不敢随便给商业项目贷款。管南、滨河这些地方明明缺商场,开发商却不敢碰。为啥?怕亏。一个老板说:“现在盖住宅还能回本,搞商业?弄不好砸手里十年都翻不了身。”农业路、陇海路沿线那些被高架桥挡了门脸的商场,连停车都难,更没人愿意投资了。

    第二关更难:运营像走钢丝。

    就算商场盖好了,能不能活下来还得看运营。郑州不少商场死就死在“不会管”上。比如郑州商业大厦,1989年开业时火到要排队,结果空调舍不得装,电梯坏了不修,最后连开发票都成问题。顾客夏天进去买东西,一边擦汗一边砍价,体验差到极点,最后只能关门。现在新开的商场也好不到哪儿去——有的招商团队不专业,招来的品牌要么太贵没人买,要么太低端留不住客;有的商场为了省钱,连保洁都请不起,厕所脏得下不去脚。

    第三关最要命:电商抢饭碗,转型像撞大运。

    以前火车站旁边的铺子靠人流量就能活,现在呢?旅客上车前早就在网上买好了东西,下车直奔地铁,连看都不看一眼旁边的店。老板们急得跳脚,只能硬着头皮转行。比如金马凯旋,以前卖建材,后来房地产不行了,改做二手车市场;旁边的须水锦艺更绝,纺织城直接改成二手车一条街。可问题是,郑州的二手车市场早就饱和了,两家新来的抢不过老店,现在半死不活,全靠地铁口那点人流撑着。

    活下来的都是“狠角色”。

    但也有例外。比如胖东来,超市搞得像旅游景点,新疆人开车2800公里来打卡,货架上的网红月饼一上架就被抢光。为啥?人家把顾客当祖宗伺候——121项免费服务,连修拉链、给鱼缸换水都管。还有金水区的丹尼斯大卫城,去年卖了94个亿,靠的是把LV、香奈儿这些大牌请进来,连厕所都装修得像五星级酒店。说白了,要么把服务做到极致,要么把档次拉到顶,中间不上不下的最容易被淘汰。

    说到底,郑州商业现在就像打游戏通关。

    第一关钱不够,第二关人不会,第三关对手太强。能活下来的,要么有绝活,要么敢赌命。就像那个老板说的:“先蹭着地铁口的人流活下去,其他的以后再说。”但话又说回来——连胖东来都能火,郑州的商业,真的没救了吗?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