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东风奕派一台贴近生活的全能型电动轿车

    在 15-20 万级新能源市场,消费者往往期待一台「无短板」车型 —— 既要满足日常通勤的实用需求,又能在设计、性能、智能等维度带来惊喜。即将于 5 月下旬上市的 2025 款东风奕派 eπ007(图片|配置|询价),正是带着这样的「均衡思维」走进大众视野。它没有堆砌华而不实的概念,而是从用户高频使用场景出发,将设计美学、驾驶质感与智能体验有机融合。这台新车究竟有哪些真功夫?我们不妨从细节处慢慢品味。

    一、设计:用克制美学打造记忆点

    初见 eπ007,会被它「少即是多」的设计哲学吸引。车身尺寸为 488018951470mm,轴距 2915mm,这样的「大块头」在同级别中并不多见,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后排可轻松容纳三位成年人,掀背式后备箱开口宽大,搬运折叠自行车、露营装备等大件物品时更显从容。

    外观线条摒弃了复杂堆砌,以流畅曲面勾勒出宽体低趴姿态。无框车门与隐藏式门把手的组合,不仅降低了风阻(官方数据风阻系数低至 0.219Cd),更在靠近车辆时通过自动弹出的门把手,赋予日常出行一份仪式感。高速行驶时,电动尾翼会根据车速自动升起,在提升稳定性的同时,为车身增添一抹运动气息。

    灯光设计是整车的「点睛之笔」。前灯组采用 104 颗 LED 光源,尾灯则配备 268 颗 LED,贯穿式造型在夜间点亮时极具辨识度。智能灯语系统支持多种动态模式,停车等候时开启「灯舞秀」,前后灯组如流动的光影画卷,成为街头独特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车侧的蝶影光毯投影灯,迎宾、浪漫、战斗三种图案在夜间投射于地面,让上下车瞬间充满趣味,也成为不少用户镜头里的「打卡元素」。

    二、空间与细节:舒适藏在「摸得着」的地方

    坐进车内,首先感受到的是座椅的「治愈感」。面料触感柔软细腻,内部填充的高弹海绵经过人体工程学优化,入座时能明显感受到身体被温柔承托。全车标配的 8 点 系统经过升级,力度与 面积均有提升,长途驾驶中能有效缓解腰背疲劳,这份贴心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尤为实用。

    中控台布局经过重新优化,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有了顺手的放置区域,四门电释放按键操作轻盈,金属质感的音响罩与后排氛围灯搭配,夜间行车时仿佛置身于移动的「星空座舱」。冬季用车时,真皮加热方向盘能快速驱散手部寒意;化妆镜配备的 LED 柔光照明,让车内补妆也能拥有自然光线,这些细节处的巧思,让人感受到设计者对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

    三、智能座舱:让车成为「会思考」的伙伴

    15.6 英寸 2.5K 中控屏是智能交互的核心入口,窄边框设计让屏幕宛如一块悬浮的平板电脑,滑动操作流畅跟手。搭载的 eπOS 2.0 系统采用卡片式桌面布局,导航、音乐、空调等常用功能可自由拖拽至顺手位置,支持分屏显示功能,左侧导航、右侧音乐的双屏模式,既方便查看路线又减少界面切换,提升了驾驶安全性。

    值得称道的是全场景 AI 语音交互系统,其搭载的双 AI 大模型让沟通更具温度。即便车内播放音乐或开窗通风,说出「我有点热」,空调会自动调低温度;一句「我饿了」,系统不仅推荐附近餐馆,还能同步规划路线。新增的支付宝生活 APP 支持语音或人脸识别完成停车缴费、加油买单,彻底告别翻找手机付款码的尴尬。腾讯应用宝提供丰富的软件生态,等人时可直接在车机上玩棋牌游戏,未来通过 OTA 升级还将支持更多大型游戏,让车内时光不再枯燥。

    四、驾驶体验:动力与操控的「双重进化」

    纯电版车型搭载的双电机总功率达 400kW,官方数据显示 0-100km/h 加速进入「3 秒级」阵营。实际驾驶中,深踩电门的瞬间,推背感线性且持续,这种加速表现足以应对城市道路的快速超车需求。同级少有的电四驱系统,在湿滑路面能显著提升抓地力,高速变道时车身姿态稳定,给予驾驶者更强的信心。

    底盘由专业赛事团队调校,50:50 的轴荷比与超低重心设计,让车辆在弯道中表现出良好的循迹性。以盘山公路试驾为例,连续急弯中车头指向精准,车尾跟随性出色,侧倾控制在合理范围,配合新增的风琴式踏板(脚感更贴合人体工学,长时间驾驶不易疲劳),整体操控体验兼顾运动感与舒适性。

    续航与补能方面,纯电版 30%-80% 快充仅需 16 分钟,增程版快充时间更短至 12 分钟,综合续航可达 1230km。智能热管理系统的升级,有效改善了冬季开暖风时的续航衰减问题,北方用户无需过度担忧低温续航表现。

    五、安全防线:看不见的「硬核守护」

    车身安全层面,高强度钢占比 71.5%,热成型钢占比 20.3%,关键部位采用 1500MPa 超高强度钢板。参考 C-NCAP 碰撞测试数据,其在正面 50% 对碰、侧面柱碰等严苛测试中均取得高分,座舱乘员保护得分率达 93.78%,这样的表现超越了部分更高价位车型。

    电池安全是另一大亮点。马赫电池经过针刺、挤压、泡水等 测试,实际试驾中通过深积水路段时表现稳健。云端 BMS 系统可实时监测电池状态,即便车辆静止也能预警潜在风险,从源头杜绝自燃隐患。驾驶辅助功能新增十字路口碰撞预警,在复杂路口能有效识别突发状况并主动刹停;高速场景下的智慧躲闪功能,遇到大货车时会自动偏移车道,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

    六、购车建议:按需选择的「避坑指南」

    面对不同配置版本,消费者可从以下维度决策:

    1. 按使用场景选择动力类型

    • 城市通勤为主:优先考虑纯电版,低使用成本(百公里电费约 10 元)与静谧驾乘体验更适合日常代步。建议选择续航 510km 以上版本,满足一周一充的使用频率。
    • 长途需求较多:增程版是更优解,1230km 综合续航可覆盖武汉至北京等中长途路线,馈电状态下油耗约 5L/100km,避免续航焦虑。

    2. 配置取舍技巧

    • 智能驾驶刚需:选择搭载行泊一体系统的版本,31 个智能感知硬件(含 6 颗高清摄像头、12 颗超声波雷达)能实现高速 NOA、记忆泊车等功能,适合经常跑高速或停车困难的用户。
    • 家庭用户优先:关注后排空间与舒适性配置,如座椅加热 / 通风、后排独立空调等。实测身高 180cm 乘客坐在后排,头部与膝部空间均超过一拳,满足全家出行需求。

    3. 提车注意事项

    • 验车重点:检查无框车门密封胶条是否平整(避免高速风噪过大),测试隐藏式门把手弹出灵敏度,查看车机系统版本是否为 新(可通过 OTA 升级至 eπOS 2.0)。
    • 充电规划:提车前确认小区充电桩安装条件,若无法安装家用桩,建议选择支持超快充的版本(30%-80% 仅需 16 分钟),减少公共充电等待时间。

    4. 长期使用成本

    • 保养费用:纯电车型首保免费,后续保养间隔 1 万公里,单次费用约 300 元;增程版需额外更换机油,保养成本略高(单次约 500 元)。
    • 保险选择:建议购买车损险 + 200 万三者险 + 座位险,年均保费约 5000-6000 元,具体根据购车价格浮动。

    七、写在 后:理性市场中的「诚意之选」

    在「堆配置」与「造概念」盛行的当下,eπ007 选择了一条更务实的路线 —— 将红点设计奖的美学基因、赛事团队调校的底盘功底、双 AI 大模型的智能体验,转化为可感知的日常体验。它没有标榜「颠覆性创新」,却在空间、补能、安全等用户 关心的维度做到了「无明显短板」。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