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哪吒汽车关联企业合众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被申请破产。接近哪吒汽车方面的人士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法院已经确认哪吒汽车可以开始进入破产程序。
了解周鸿祎的都知道, 2022年360公司投资哪吒汽车19亿成为哪吒的第二大股东。如今这19亿将何去何从,周鸿祎的汽车梦又会因此发生什么转变。

01
当初看中哪吒的什么?
2021年那会儿,周鸿祎和他创立的360公司,正琢磨着怎么在新领域找点机会。看到雷军都亲自下场造车了,周鸿祎也动了心思。不过他自己也说,造车太“重”,不敢像雷军那样亲自干,就决定找一家车企投资合作。
他看了一圈,最后选定了哪吒汽车。原因挺实在:哪吒的车便宜(主销车型在10万以内),销量增长快,2021年卖了近7万辆,2022年更是冲到15万辆,成了新势力销量冠军。当时周鸿祎喊出“为人民造车”,觉得哪吒的定位和360“免费安全”的思路挺像。于是,360宣布计划投29亿,拿下哪吒16.59%的股份,当上第二大股东。
02
钱投了,问题也跟着来了
但现实没计划那么美好。360真正掏的钱只有19亿(分两笔:9亿和10亿),剩下的10亿后来没投下去。为啥?因为哪吒一直没赚到钱,反而亏得厉害。2021到2023这三年,哪吒累计亏了183亿,平均每卖一辆车都要亏个几万块。
更糟的是,360作为股东,也得跟着“背锅”。2022年,因为哪吒亏钱影响,360出现了14年来第一次年度亏损;2023年接着亏,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投资哪吒带来的损失。周鸿祎显然也急了,2022年干脆把手上3.53%的股份0元转让给管理层,持股比例降到11%左右。
03
矛盾公开:从站台到翻脸
2023年到2024年,周鸿祎对哪吒的态度越来越矛盾。一方面,他还挺卖力给哪吒站台,比如2024年北京车展上,他甚至爬到车顶上当“车模”吸引眼球;另一方面,他心里其实越来越没底。
最明显的是2024年3月那场直播。周鸿祎和哪吒CEO张勇一起参观工厂,结果他当着镜头就发飙了:说哪吒产品名字起得乱、营销像自嗨,还直接喊话“你们学学人家雷军”。这哪是合作伙伴该说的话?背后是他对哪吒经营状况的极度不满。
04
哪吒崩盘,19亿几乎归零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可能也听说了:哪吒销量暴跌,2025年1月只卖了110辆车,比去年同期跌了97%。工厂停工、员工欠薪、供应商堵门讨债,连车机系统都大面积断网,用户连车都开不了。2025年5月,哪吒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欠款高达60亿,账上只剩3亿多,资不抵债。
周鸿祎那19亿投资,现在基本等于打了水漂。他持有的9.12%股份,按哪吒最新估值(60亿左右)算,只值不到6亿,比投进去时缩水超过70%。更无奈的是,如果哪吒真破产,股东的钱是排在员工工资、供应商欠款之后才能还的——所以这19亿,能拿回多少真不好说。
05
错过的零跑,成了最刺眼的对比
最扎心的还不是亏钱,而是周鸿祎自己说过:当初他差点就投了零跑汽车,但最后没投,原因有点玄学——他觉得“零跑”这名字不好,“零”代表从零开始,不吉利。
结果呢?零跑2024年销量25万辆,翻了一倍,还和欧洲巨头Stellantis合资进军海外,估值超过300亿。而周鸿祎选中的哪吒,却深陷泥潭。他后来跟零跑老板朱江明直播时,也自嘲“有眼不识泰山”。
06
周鸿祎的转身:从投资人变“送车人”
哪吒不行了,周鸿祎也没闲着。他开始把精力转向推广整个国产新能源车,甚至搞起了“送车”活动——2024年卖掉自己的迈巴赫,买十几辆国产电车;2025年干脆宣布要送100辆国产车给粉丝,通过自家App“纳米AI搜索”抽奖。表面上是支持国产车,实际上也是在给自己新做的AI产品拉人气、导流量。
总结
19亿买来的教训
回头看看,周鸿祎这19亿花得真不划算。他原以为能用互联网那套“流量+快速迭代”的逻辑去改造造车这种重投入、长周期的行业,结果栽了跟头。他选哪吒,看中的是短期销量和低价策略,却忽略了这家公司产品定位混乱、过度依赖网约车市场、技术底子薄这些致命问题。
更关键的是,当2022年哪吒估值冲到450亿、本可以套现离场时,周鸿祎没走,还继续站台。结果市场急转直下,想撤都来不及了。这19亿,成了他跨界投资最贵的一堂课,也是新能源泡沫破灭时一个格外醒目的注脚——光靠烧钱和喊口号,在造车这条路上真的走不远。
关注“积极生活的老杨”,看懂生活背后的逻辑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