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好多大车企都发通知,以后给供应商打钱不能超过60天。一汽、广汽这些国企带头,比亚迪、小米造车这些民企也跟着改。这事儿听着简单,但背后藏着大问题。

以前车企收了零件,拖个大半年才给钱是常态。比如某车企明明60天就能验收完,硬是拖到160天才付钱。供应商只能去银行贷款甚至找高利贷垫着,利息算下来比正常利息高好几倍。现在政策一出,车企必须60天内结账,那些靠拖账维持运转的公司肯定扛不住。

有人说了,车企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其实他们也没办法。国家6月1号开始执行新规定,要求大企业给小企业的账期不能超60天。国企必须执行,民企不跟的话怕被说没担当。以前车企仗着订单多,把供应商当ATM机用,现在这招彻底行不通了。
汽车产业链牵扯太广,去年光零部件企业就有80万家,养活3000多万人。要是车企资金链断了,最先倒霉的是这些小厂。之前长城老总魏建军说车圈有恒大,现在看真不是吓唬人。恒大当年就是靠拖供应商账款搞投资,最后崩盘害惨了上下游。

新规执行后,供应商总算能喘口气。但车企日子也不好过,以前靠拖账省下的钱现在得自己掏,利润本来就薄,很多小车企怕是撑不住。有车企想钻空子,比如延长验收时间,结果政策规定验收期也最多60天,超了供应商能直接告你。

现在行业里都在传,年底可能会有一波车企倒闭潮。特别是那些靠借钱扩张的公司,以前拖账能省下大笔利息,现在这招没了,现金流肯定紧张。有工厂老板说,他们已经收到车企通知,要求年底前必须降低库存,不然订单就给别人。
有意思的是,新规反而让大车企更有优势。比如比亚迪自己造电池,资金链稳,小厂要是拿不到钱就得裁员。有供应商说,现在谈合作都先问对方现金流情况,以前根本没人管这个。
政策出台前,汽车行业利润从7.8%掉到3.8%,连供应商利息都cover不了。现在强制缩短账期,表面上是帮小企业,其实是给整个行业减负。但减负过程肯定疼,就像拔牙,不疼治不好病。

听说最近有车企因为延迟付款被供应商告了,法院直接按新规判他们赔钱。这下大家都不敢耍花招了。不过也有供应商担心,车企压力大了会不会把成本转嫁到他们身上,比如压低价格。
总之,这次账期改革不是小事。80万家零部件厂、3000万人的生计都受影响。有人觉得车企该整顿,有人担心失业潮。反正政策已经下了,就看谁能熬过这关。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