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刹车少个卡钳却卖断货,光阳平踏版暗藏玄机

    疯狂老马驹头像疯狂老马驹头像
    疯狂老马驹06-11

    当光阳Racing H 150平踏版上市即售罄时,网络上关于“刹车减配”的争议就没停过。前2后2卡钳取代龙骨版的前3后2,真的是偷工减料吗?在150平踏这个赛道里,光阳这波操作可能藏着更深的“性价比密码”。毕竟当同价位竞品还在16.5米外挣扎时,这台车60-0km/h的15.51米刹车距离,已经用实力让质疑声变了调。

    刹车争议背后:配置表之外的真实战力

    “少个卡钳就是减配”?这种唯配置论在实测数据面前有点站不住脚。机构测试显示,平踏版虽比龙骨版刹车距离多1米,但对比某品牌150的16.8米、某品牌125的17.2米,它反倒是同价位里的“制动尖子生”。更关键的是,前2后2卡钳+双通道ABS+TCS的组合,其实是当下150平踏的主流标配——就像网友@摩友老周 说的:“下雨天压弯不打滑,比多一个卡钳实用多了。”

    这里得聊聊光阳的调校逻辑:刹车手感不像某些车型“一碰就点头”,前半段柔和线性,深捏后ABS介入及时不突兀。上周朋友在湿滑路面紧急避让小狗时,TCS介入的瞬间能明显感觉到后轮扭矩被抑制,这种安全感,可比单纯堆卡钳更值钱。

    从跑山利器到通勤王者:它变了但没完全变

    骑过龙骨版的人都知道,那台车像是“穿着赛车服的狠角色”,而平踏版则换上了“通勤西装”——780mm座高对165cm以上骑士太友好了,168cm前脚掌稳稳落地,等红灯时再也不用踮脚晃悠。加宽加厚的座垫像沙发,骑1小时屁股不酸,但代价是座桶只能塞下3/4盔,雨衣得卷起来塞缝隙里,这算是舒适和空间的trade-off吧。

    但骨子里的运动基因没丢:双层环抱车架过弯时支撑感贼稳,朋友上周压弯倾角过大,车架愣是没让脚踏蹭地。减震调校偏硬,过减速带“咯噔”一下挺颠,但高速过弯时又能拉住车身,这种“买菜车的外表,运动车的底子”,像极了网友@通勤骑士小李 说的:“送娃上学顺路压个弯,两不误。”

    动力调校:打工人的“时间管理大师”

    11千瓦功率、13.5牛米扭矩,纸面数据不算炸裂,但光阳把低扭调校提前了500转——红绿灯起步拧油门,车子“窜”得比电动车还快,好几次把后面的雅迪甩在后视镜里。最香的是震动控制:怠速时手把有点麻,但转速上去后震动很快消失,骑半小时手掌不麻,这比某日系品牌“震到发麻”的祖传手艺强太多。

    7.8升油箱实测能跑250公里,每天往返30公里的话,一周加一次油足够。USB快充接口很贴心,早上出门手机没电,到公司时基本充到80%,再也不用揣着充电宝上班了。

    配置对比:用TCS碾压竞品的性价比逻辑

    跟雅马哈NMAX155比,动力只差0.3千瓦,但价格直接腰斩。有摩友算过账:NMAX多花的一万块,够加三年油+换四次轮胎了。

    平踏的实用性更是加分项:23cm宽的踏板能放菜篮子,遛狗时狗笼往踏板上一放,边撑熄火功能不怕忘收撑脚,这些细节才是打工人的“刚需”。

    光阳Racing H 150平踏版像个“六边形战士”,每项都不是顶尖,但综合实力没短板。刹车比竞品强,座高对小个子友好,动力够通勤,配置该有的都有——就像网友@摩旅老炮 说的:“它不是为了耍帅,而是把打工人的需求算透了。”

    如果预算卡在1.5万左右,想买台省心耐造、能买菜能压弯的踏板,这台车值得列入必看清单。当然,如果你追求极致运动感,龙骨版更适合;但要是每天面对早晚高峰,平踏版的“真香定律”迟早会应验。

    #150踏板摩托车推荐 #光阳RacingH150实测 #城市通勤神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