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为什么有人骂比亚迪?因为它抢走了别人的高利润饭碗

    非凡芒果C1c头像非凡芒果C1c头像
    非凡芒果C1c06-09

    比亚迪自创立起,走过了一条,满含挑战且不乏突破的发展之路。2003年进军汽车行业之际,新能源汽车市场,尚远未成熟,比亚迪只得从燃油车开始,就像早期的F3那般,虽其设计,借鉴了外国车,不过在空间与成本控制方面,却展现出了优势,凭借低价策略,在市场里初步扎稳了脚跟。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随后比亚迪开始了那漫长的技术自研之途,发动机以及变速箱等关键核心技术被逐个地攻克。虽说在这一过程里遭受到了抄袭这般的质疑,不过这终究无法遮掩其在技术层面取得突破的实情。

    随着2020年,新能源车市场爆发,比亚迪迎来了高光时刻。刀片电池,混动技术等,使其产品性价比变得极高,销量从一年40万辆,一路飙升至400多万辆。这一飞速发展对行业产生了巨大冲击。

    从车企的角度来瞧,比亚迪的崛起这事儿呢,使得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遭受到了挤压。比如说本田思域呀,为了能在竞争里站稳脚跟,它的价格从原本的十几万元,降低到了八九万元。

    供应商方面,比亚迪的自研自产也打破了原有利益格局,博世的ESP系统、国外零部件巨头的电池业务,因比亚迪的介入,利润大幅下滑,比亚迪把电池成本从一吨50万砍到6万,这一价格优势让同行倍感压力。

    如今网上对“比亚迪”骂声不绝,有人指责其,“割韭菜”,且技术不佳。可实际上,比亚迪的毛利率仅仅为20%,远远谈不上暴利。它只是借着技术与成本控制的优势,使汽车价格更为亲民。比亚迪和奇瑞等企业努力地将车价压低,就像曾经夏普电视价格昂贵,如今平价电视也能满足需求一般,汽车行业本就应走向平价时代。

    比亚迪在海外市场,同样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奇瑞在海外,将十万元的车卖到三十万,比亚迪也在学习这样的模式。但在国内,比亚迪却陷入了舆论风波。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比亚迪技术优良、成本较低,打破了行业原有的高利润模式,抢走了别人的“饭碗”。


    图片素材来源网络

    有人认为,比亚迪打破了旧秩序,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它是行业变革的先驱者,值得赞扬和支持;但也有人觉得,比亚迪的崛起,冲击了传统车企和供应商的利益,这导致了,行业竞争加剧,甚至引发了价格战,扰乱了原有的市场秩序。

    这样你认为比亚迪在未来的发展中,是会继续引领行业变革,还是会在各方压力下妥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