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行业,近日一场风波掀起了轩然大波。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言辞激烈地对比亚迪进行了抨击,将行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与争议摆到了台面上,引发了广泛关注与热议。

杨学良此次发言的导火索,是两年前长城汽车对比亚迪的“常压油箱”举报事件。2023年,长城突然甩出举报信,直指比亚迪部分混动车型使用常压油箱,排放可能超标。当时比亚迪火速回应,称靠自家专利技术+OTA升级,排放稳如泰山。然而,杨学良在此次论坛上当场放话:“吉利拆车实测结果,和长城举报的一模一样!”他还把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夸成“行业正义使者”,直言常压油箱造假就是违法,拖了两年没结果,简直离谱。
除了“常压油箱”问题,杨学良还对行业内盛行的“内卷”现象表达了强烈不满。他直言某些车企奉为圭臬的“内卷”,实则是毫无武德的恶性竞争。他强调,内卷是经济界、学术界公认的自杀式恶性竞争,是最低级的竞争形态,如今汽车界却愈演愈烈,一些企业甚至以“卷王”为荣,这无疑是将国家投入巨额财政培育的良好产业生态拖向深渊。“无论行业如何变幻,无论友商如何内卷,吉利永远不搞内卷,永远不做卷王,永远不搞内卷式恶性竞争。”杨学良斩钉截铁地表示。

事实上,在此次论坛之前,比亚迪品牌及公关总经理李云飞也曾针对行业乱象发声,提出拒绝夸大宣传、聚焦技术创新、反对恶意拉踩、打击黑公关的倡议。但杨学良却认为,比亚迪的一些行为存在“贼喊捉贼”之嫌。他指出,比亚迪先是在重庆论坛抛出引发热议的“牌桌论”,今年又高举“反拉踩”大旗,痛斥行业乱象,这种前后的操作充满了矛盾。
对于杨学良的公开抨击,比亚迪方面目前尚未做出正式回应。但从行业的反应来看,此次事件已经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观点认为,吉利与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头部企业,本应携手推动行业发展,如今却公开“互怼”,对整个行业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也有人表示,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可避免,但应该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技术创新、品质提升来争夺市场份额,而不是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比亚迪凭借成本、技术和产能优势,在价格战中频频出招,疯狂降价,这让不少竞争对手倍感压力,行业平均利润率甚至不足5%。在这种情况下,吉利汽车的“反击”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这种公开的对抗,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究竟是利是弊,还有待观察。

中国汽车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应对来自合资品牌的竞争,另一方面还要在新能源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抢占国际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