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吉利决定不再建设新的汽车生产工厂

    凝水曜火头像凝水曜火头像
    凝水曜火06-08

    6月7号重庆有个汽车行业论坛,吉利老板李书福在线上说了几句狠话。

    吉利老板李书福突然宣布,吉利以后不再建新厂了!这在汽车圈炸开了锅,因为大家都在拼命扩产。李书福说全球汽车产能太饱和了,吉利要利用现有厂房合作,不再浪费钱造新厂。这步棋走得很爽,直接戳中行业痛点。

    为啥产能会过剩?简单说,就是车企建厂太多,但买车的人少了。这几年车企像疯了一样到处盖工厂,结果新车造出来没人买。工厂开工率掉到危险区,库存堆成山。中国这边尤其严重,很多地方车子卖不动。李书福看准这点,决定不跟风。他不想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宁愿改造老厂省钱。

    这事儿背后有原因。市场需求下滑了。经济不好,大家钱包紧,买车的人自然少。但车企还在扩建,为啥?地方政府为了税收和就业,经常给车企优惠土地。这变相鼓励车企多建厂,结果产能越堆越高。李书福这招高明,他看到局势不对,马上换了立场。吉利不建新厂,就能省下几十亿资金。这些钱可以拿去搞技术研发,比如电动车电池或自动驾驶。现在车企都在拼技术,钱不能乱花。

    不过有人反对。觉得新兴市场还有空间,比如东南亚或非洲。车企现在收手是不是太早?新技术需要硬件支撑,老工厂能不能升级还不好说。但李书福有自己算盘。吉利选择和海外工厂合作,用别人的生产线。比如东南亚那边成本低,吉利租用就行,省下建厂的钱。这路子更轻资产,不像比亚迪还在猛扩产能。特斯拉在欧洲自己建厂,但吉利这招更灵活。

    车企角色在变。以前谁工厂多谁厉害,现在变成谁能整合别人产能才是本事。吉利这模式真爽,直接绕过重复投资。但风险也有。海外工厂会不会突然涨价?或者搞垄断卡脖子?得小心点。最近欧盟出了个关键材料法案,限制电池原材料出口。这直接影响全球布局。吉利合作模式说不定能避开些限制,但欧美技术卡脖子得防着。政策变化快,车企都得重新打算盘。

    有个做汽配的小厂家跟我说,他们去年差点倒闭。为啥?给车企供货,车企销量不行订单全砍了。听到吉利消息,感觉行业在淘汰弱者。以后没技术的小厂更难活,必须跟上节奏。环保也是个问题。改造老厂成本不低,要符合国际排放标准。升级设备花钱多,投资人看重环保数据,达不到要求融资都难。

    未来几年估计大变样。车企可能互相卖厂房或租厂房。数字技术发展后,实体工厂需求减少。新车研发用虚拟技术测试,生产线不用那么多。吉利带头,其他车企可能跟着调整策略。以后大家更看重用好现有产能,而不是一味造新厂。反正现在钱紧,能省则省。活着比什么都重要,这步棋走得值。

    大家觉得呢?吉利这招聪明吧,省了钱还避了风险。小厂得加把劲,不然被淘汰。买车的人可能受益,车子更便宜。但行业洗牌才开始,路还长着。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