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吉利高管痛批争当卷王以卷为荣

    公子忽9527头像公子忽9527头像
    公子忽952706-07

    在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战的硝烟弥漫,“内卷” 一词频繁被提及。到底是谁在内卷,谁堪称中国汽车界的 “卷王”,又是谁在价格战中冲锋最猛?今天,咱们就拿吉利和比亚迪这两家著名车企来做一番比较。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先看车型数据,吉利星愿车长 4135mm,售价在 6.88 - 9.48 万区间;比亚迪海鸥车长 3780mm,售价为 6.38 - 8.58 万。吉利银河星舰 7 车长 4740mm,售价 9.78 - 13.08 万;比亚迪宋 L 车长 4780mm,售价 13.58 - 17.58 万。吉利银河星耀 8 车长 5018mm,售价 12.58 - 16.58 万;而比亚迪汉车长 4995mm,售价 16.58 - 25.98 万,汉 L 起步价更是高达 20.98 万。从这些数据对比中,似乎能隐约感受到价格战的痕迹。

    在 #2025 中国汽车重庆论坛 #上,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的发言相当精彩,可谓是 “贴脸开大”,发人深省。他指出,行业要自律,因为行业自律的本质其实是人要自律。当下行业乱象丛生,根源就在于人性的恶被无限放大,出现了 “狗咬人,人咬狗” 的混乱局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以下是杨总发言当中的一些观点:

    1.行业要自律,行业自律的本质是人要自律。现在行业乱象的根源在于人性的恶得到了放大。出现了狗咬人,人咬狗现象。

    2.如果行业的自律失灵,就需要法律法规的托底。汽车行业要依法合规行事,不要让老实人吃亏。杨总觉得同行之间的举报就是监督,是相互尊重的行为。

    3.杨总认为现在汽车行业有两大谜团: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之谜;是人吹灭鬼灯还是鬼摧毁人灯之谜。都说自己是好人,不如去法庭上讲清楚,全世界都在看中国汽车行业发生的那个“特别事件”,如果长期不解开谜底,有损中国法规形象。

    4.同行之间相互监督特别重要。比如有些企业通过低于行业标准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获得巨额利润,伤害了同行利益,损害中国汽车形象。杨总还谈到,常压油箱和排放严重不达标事件,就是典型的违法犯罪案件,自长城汽车举报到今天,时间已经超过两年了,还没有结论。

    5.杨总认为长城魏建军被舆论误解了吉利也会做拆车对比测试,吉利测试得出的结论与长城举报的内容信息是完全一致的。杨总认为魏总是个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很遗憾的是他被舆论误解。

    6.内卷是自杀式恶性竞争。内卷是低级的竞争,有些企业反而以内卷为荣。如果继续这样卷下去,国家巨额财政支持而产生的汽车产业良好生态可能被这些所谓的卷王带向邪路。

    7.吉利永不内卷。吉利永远不搞内卷,永远不做卷王,永远不搞内卷式恶性竞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那么,对于老百姓来说,到底是价格重要还是性价比重要呢?其实,消费者购车时往往会综合考量多个因素。价格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谁都希望能买到价格实惠的车。但性价比才是关键,性价比高意味着在合理的价格基础上,车辆拥有更好的性能、配置、品质和售后服务等。就拿吉利和比亚迪的车型对比来看,吉利部分车型在价格上相对更具优势,而比亚迪在某些车型的市场表现上也十分强劲。这说明消费者在购车时并非只看价格,而是在综合权衡性价比。​

    杨学良认为 “内卷” 是最低级的竞争行为,是 “自杀式” 恶性竞争,而当下中国汽车界这种现象愈演愈烈。他明确表示,无论行业如何变化,无论友商如何 “内卷”,吉利永远不搞 “内卷”,永远不做卷王,永远不参与 “内卷” 式恶性竞争。吉利将坚持走开放式良性竞争的发展道路,在保持价格优势的同时,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和企业道德战。​

    当下汽车行业的竞争态势复杂,价格战与性价比之争交织。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自律,依法合规经营,通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价值来赢得市场,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这场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中,要学会理性分析,选择真正高性价比的车型,才能让自己的购车决策更加明智。下半年,随着车企之间竞争的持续,说不定还有更多精彩大戏上演,让我们拭目以待。​#汽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