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新能源指标价格跳水,好多人都在琢磨,通勤到底咋选更省钱。今天咱就好好算笔账!

先看新能源指标这波降价,太猛了!之前租赁价格高得让人望而却步,现在个人指标月租最低能到8000元,三年长租打包价也就2万多 ,相比去年便宜了近40% ,日均成本就跟两杯奶茶钱差不多。企业指标更夸张,月租低至600元,租三年单价能突破6000元大关。这背后主要是因为政策松绑,北京新增14万个新能源指标,租赁市场供大于求,再加上车企推出“电池租用”套餐助力,比如蔚来、小鹏等品牌,月费砍至728元,变相拉低了用车成本。
再聊聊通勤方式的选择。如果在北京周边城市住,每天去北京上班,坐高铁加地铁的费用可不低。一次高铁35元,一天来回就是70元,到北京后坐地铁再花6元,一个月按工作日22天算,就是(70 + 6)×22 = 1672元,一年就是20064元,三年就是60192元。
要是买辆新能源车呢?现在4万就能拿下一辆比亚迪。要是选择租车指标,三年也就3万。这么一算,买车或租车指标通勤,三年下来比坐高铁地铁划算太多了,还节省了不少路上的时间。而且有车之后出行更自由,还能跑滴滴、顺路拉同事,增加点收入。就算之后不在北京通勤了,在北京租房一个月怎么也得3000左右,算下来成本其实差不多,还不如租个指标开车呢。

不过,新能源车也有短板,像低温续航打折、充电桩覆盖不足,高峰时段充电还得排队,老旧小区私人充电桩安装率不足40% 。如果家里人口多,选车的时候还得考虑空间,比如小米YU7溜背设计就可能牺牲后排空间。要是打车通勤,费用会随距离和时间波动,碰上早晚高峰还可能堵车加价,但不用操心停车和保养。
综合来看,如果通勤刚需明确,追求性价比和出行便利,趁着新能源指标价格低入手一辆新能源车或者租个指标,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要是对车的依赖度不高,或者经常变动通勤路线,打车也不失为一种灵活的办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好好盘算盘算,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北京通勤方案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