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大众掏家底了:一汽-大众中国特供新能源车15万起

    My车新社头像My车新社头像
    My车新社06-05

    一汽-大众宣布将于2027年前推出两款基于全新CMP平台打造的新能源车型。这两款中国本土研发的"特供车型"将聚焦纯电(BEV)与插电混动(PHEV)双技术路线,并确认仅在中国市场销售。此举标志着德系巨头在中国新能源战略的深度本土化转型。

    百亿布局天津智造
    6月4日,一汽-大众与天津经开区签署战略协议,依托年产能30万辆的天津基地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该基地将承担CMP平台车型的量产任务,首期23亿元投资已启动生产线智能化改造。值得关注的是,这是大众中国首次独立研发的模块化平台,其首款概念车ID.Aura(图片)已于2025上海车展亮相。

    CMP平台技术革命

    1. 开发效率跃升:平台通用化率达85%,研发周期缩短30%(传统36个月→25个月)
    2. 双能兼容架构:可柔性生产纯电/插混车型,电池包兼容60-100千瓦时规格
    3. 中国专属电子架构:采用CEA 3.0神经中枢,控制单元减少30%
    4. 智慧融合系统:实现智能座舱、L2+级智驾、全域OTA三位一体

    首款量产车前瞻
    基于ID.Aura概念车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定位年轻消费群体:
    星际美学设计:取消传统门把手,采用光影感应触控
    极简灯语系统:1.2米贯穿式脉冲尾灯+毫米波纹理头灯
    越级空间表现:概念车轴距达2.92米(量产版预计2.85米)
    预售价格带:15-20万元区间(剑指比亚迪海狮/深蓝SL03)

    战略深意解读

    1. 本土化攻坚:CMP平台专为中国路况开发,悬架系统针对复杂地形强化
    2. 成本优势:零部件本土采购率超90%,较MEB平台降本25%
    3. 智能突围:搭载华为MDC计算平台,支持城市NOP高阶智驾
    4. 产能保障:天津基地预留双班制产能,单日最大产能达1200台

    随着2027年双车战略落地,一汽-大众将形成ID系列(全球车)+CMP系列(中国特供)的双线格局,这场德系技术的本土化革命或将重塑15-25万级新能源市场战局。

    次阅读
    2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2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