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比亚迪旗下高端品牌仰望推出的轿车 U7,以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和技术配置引发行业关注。作为一款定价 62.8 万 - 70.8 万元的高端车型,其目标直指传统豪华品牌中大型轿车市场。本次试驾将从外观设计、内饰空间、智能配置、动力性能、操控表现及安全性能六个维度,客观呈现这款车型的实际表现。
一、外观设计
仰望 U7 的外观设计以 “动静皆宜” 为核心思路,车身尺寸为 5265×1998×1517mm,轴距 3160mm,属于标准的中大型轿车规格。前脸采用半封闭式格栅设计,镀铬饰条与 “花瓣式” LED 透镜大灯组相连,灯组内部采用矩阵式排列,夜间点亮时具备较高的辨识度。引擎盖隆起的筋线从前格栅延伸至 A 柱,为前脸增添了立体层次感,实车相较于图片更显厚重,视觉重心偏低,营造出贴地飞行的运动姿态。

车身侧面采用 “飞天腰线” 设计,从前大灯延伸至尾灯的线条流畅且富有张力,隐藏式门把手与车身曲面自然融合,配合封闭式复古造型轮毂(直径 20 英寸,风阻系数 0.195Cd),有效降低空气阻力。车尾部分采用贯穿式尾灯,内部嵌入镀铬饰条,后保险杠集成反光带与扩散器造型,可升降尾翼在时速超过 80km/h 时自动展开,提供额外下压力。


二、内饰空间
进入座舱,双环抱式布局营造出包裹感,中控台采用 T 型对称设计,12.8 英寸 OLED 曲面中控屏向驾驶员侧倾斜 7°,符合人体工学操作习惯。内饰提供云锦红与珠缎白两种配色,采用非遗工艺处理的皮革面料,触感细腻且耐磨。座椅材质为全 Nappa 真皮,前排标配 12 向电动调节、加热 / 通风功能,后排座椅支持靠背角度电动调节及按摩功能,四座版配备双 12.8 英寸后排娱乐屏与独立空调系统,商务场景适配性更强。

空间表现方面,身高 180cm 的体验者在前排可获得一拳两指的头部空间,后排腿部空间达两拳以上,地台中央凸起高度仅 80mm,中间乘客长途乘坐舒适性较好。后备箱常规容积 500L,可容纳 2 个 28 寸行李箱与 1 个 20 寸登机箱,后排座椅按 4/6 比例放倒后,纵深扩展至 1.2 米,最大容积达 1200L,满足家庭出行或商务装载需求。车内共设置 16 处储物空间,包括中央扶手箱(容积 4.5L,支持 - 6℃至 50℃温控)与四门储物格(可容纳 1.5L 水瓶)。


三、智能配置
车机系统搭载高通与比亚迪联合研发的 4nm 芯片,算力达 200TOPS,支持 5G 网络连接。23.6 英寸全液晶仪表与 12.8 英寸中控屏组成双屏交互界面,副驾驶可选装 23.6 英寸娱乐屏,三屏通过车载以太网实现数据同步。AR-HUD 抬头显示系统投射面积达 70 英寸,可显示车速、导航及驾驶辅助信息,投射距离 2.5 米,减少驾驶员视线转移。



智能驾驶硬件包括 3 颗 128 线激光雷达(双前向 + 单后向)、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高清摄像头与 12 颗超声波雷达,由两颗英伟达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驱动。高速 NOA 功能支持自动变道、匝道进出及智能限速,城市领航辅助可识别交通信号灯并实现行人避让。自动泊车系统支持水平 / 垂直车位泊入,实测平均泊车时间 45 秒,泊车误差控制在 15cm 以内。


车载娱乐系统配备 23 扬声器丹拿铂金证据系列音响,支持杜比全景声,实测车内噪音水平:怠速状态 38 分贝,时速 100km/h 时 62 分贝,双层隔音玻璃与主动降噪技术有效隔绝外部干扰。智能香氛系统提供 3 种香型选择,香氛浓度可通过车机调节。
四、动力性能
纯电版车型搭载 “易四方” 四电机系统,单电机最大功率 240kW,峰值扭矩 420N・m,综合功率 960kW(1306 马力),峰值扭矩 1680N・m,官方 0-100km/h 加速 2.9 秒,最高时速 270km/h。动力电池为 135.5kWh 磷酸铁锂刀片电池,CLTC 工况续航 720km,支持 500kW 超快充,30%-80% 充电时间 20 分钟,配备对外放电功能(功率 6kW)。

插混版车型在四电机基础上增加 2.0T 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 140kW),系统综合功率与纯电版一致,0-100km/h 加速 4.1 秒,CLTC 纯电续航 200km,综合续航 1000km。发动机采用水平对置布局,高度 420mm,配合双质量飞轮与液压悬置,混动模式下噪音仅比纯电模式高 0.8 分贝(实测 50km/h 时噪音差)。

动力输出特性上,纯电版加速踏板响应线性,低速区间扭矩输出克制,高速段动力储备充足,适合高速巡航;插混版在电池电量低于 20% 时,发动机介入平顺性较好,无明显顿挫感,馈电状态下油耗 8.2L/100km(CLTC 工况)。
五、操控表现
底盘系统搭载云辇 - Z 智能电控悬架,采用电磁直线电机替代传统液压结构,响应速度 5 毫秒,悬架行程调节精度 1mm,支持车身高度自适应调节(范围 - 50mm 至 + 50mm)。在连续颠簸路面测试中,悬架对高频震动过滤充分,车内水杯水面波动幅度小于 1cm;高速过弯(时速 80km/h)时,车身侧倾角控制在 3.5° 以内,优于同级别传统燃油车型(平均 4.2°)。

后轮主动转向系统最大转角 ±20°,最小转弯半径 4.85 米,接近紧凑型轿车水平(如大众高尔夫 4.7 米),城市狭窄路段掉头便利性显著提升。易四方技术支持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在模拟爆胎测试(时速 100km/h 单轮失压)中,车身横向偏移距离 0.3 米,稳定控制优于传统 ESP 系统(平均偏移 0.6 米)。

麋鹿测试成绩 95.78km/h,无人驾驶模式下 95.11km/h,均达到行业较高水平(同级别车型平均 90km/h)。转向系统采用可变齿比齿条,低速转向力度轻盈(原地转向力矩 1.2N・m),高速段阻尼感增强,虚位控制在 0.5° 以内,指向精准度较高。
六、安全性能
车身结构采用钢铝混合笼式框架,热成型钢占比 62%,关键部位(A 柱、门槛梁)钢材抗拉强度 1500MPa,电池包通过 120km/h 追尾碰撞测试,壳体无明显变形。被动安全配置包括 8 安全气囊(含后排侧气囊)、预紧式安全带及碰撞后自动解锁功能。

主动安全系统集成 14 项基础功能,包括车道偏离预警(LDW)、自动紧急制动(AEB)及盲区监测(BSD)。侧向碰撞主动防御功能可在碰撞前 300 毫秒提升碰撞侧底盘 50mm,通过车底横梁分担冲击力,实测可减少乘员舱变形量 20%。制动系统采用前六活塞碳陶制动盘(直径 380mm),100-0km/h 制动距离 33 米,连续 10 次制动后距离波动小于 1 米,抗热衰减性能优于铸铁盘(平均波动 2.5 米)。
总结
仰望 U7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下放与豪华配置的均衡。相较于传统豪华品牌同价位车型(如宝马 i7 xDrive60、奔驰 EQS 450+),其在动力性能、智能驾驶硬件及底盘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价格低 30%-50% 的同时,提供纯电 / 插混双动力选择,覆盖更多使用场景。但需注意的是,3 吨级车身重量对续航及能耗的影响客观存在(纯电版实测冬季续航折扣率 25%),且品牌溢价仍需时间积累。

总体而言,该车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品牌在 70 万元价格区间具备了与国际品牌正面竞争的产品力,为高端新能源市场提供了新的价值参考。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