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一个叫孔辉科技的老板发了个长文

    昨天网上突然炸锅,一个叫孔辉科技的老板发了个长文,说他们做汽车悬挂系统的供应商也被车企压榨得受不了。看了下这家公司还真不简单,给理想和岚图供货,占国内市场四成份额,但现在连账都拿不到,这事儿真让人意外。

    这事背后其实藏着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痛点。现在车企互相打价格战,你卖十万我卖八万,最后连成本价都跌破了。以前买车能卖十多万,现在几万块就卖,利润薄得跟纸似的。车企自己没钱,工人收入也不高,做零件的更是苦哈哈,这产业链条处处都是窟窿。

    孔辉老板在文章里说了实话,主机厂总拖欠货款,技术不尊重,还故意报超低价。他们本来是大供应商,结果也被折腾得够呛。这种事其实很多公司都遇到过,但敢公开说出来的不多。

    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核心问题还是车卖不出去。现在市面上新车太多,供大于求,车企只能靠降价清库存。但降价就得省钱,首先砍的就是供应商的钱。拖账期是最常见手段,说白了就是欺负人家不敢断货。

    之前有人觉得汽车行业躺着挣钱,现在看完全不是这样。很多零部件厂都快撑不住了,连账都收不到,搞研发的钱更没着落。工程师工资发不起,技术更新停滞,最后受害的是整个行业。

    其实这不是新鲜事,二十年前卖车容易,现在全靠走量。可走量也难,因为太多车企在抢市场。不降价就被淘汰,降价了又没钱赚,这死循环真让人头疼。

    有专家说得狠,说只有让一批车企倒闭,市场才能稳定。但那得多少人失业啊,工人零件厂老板肯定不同意。光靠竞争解决问题,短期怕是要伤很多人。

    听说国外车企没这么惨,他们和供应商分成合作,技术共享还能拿股份。国内现在还没这种模式,都是一锤子买卖。要是能学学别人,或许情况能好点。

    最近看到消息,比亚迪自己造电池自己用,成本低了不少。蔚来也是,搞了个用户社区,卖车不只是卖车。这些活路可能才是出路,但大部分车企还在打价格战。

    总之现在新能源车行业挺惨的,从老板到工人再到零件厂,人人都有苦说不出。没人知道啥时候才能好起来,只能看着日子一天天过。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