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贾跃亭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写下 “FF 必须活下去” 时,无数人脑海里闪过的,或许是他曾经那句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

从乐视帝国的轰然倒塌,到 Faraday Future(以下简称 FF)在美股市场的跌宕起伏,这位争议不断的企业家,始终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如今,他带着十二年来积累的造车经验,带着对支持者的愧疚与承诺,再次向世界宣告 FF 的生存决心,这场持续多年的造车马拉松,究竟还能否跑向终点?
回顾贾跃亭的创业之路,乐视时期的辉煌与崩塌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曾经,乐视构建起了横跨视频、电视、手机、体育、汽车等多个领域的庞大生态帝国,“生态化反” 的概念一度让资本市场为之疯狂。然而,快速扩张背后的资金链断裂,使得整个商业版图在一夕之间分崩离析,留下了众多股民、供应商和员工的无奈与叹息。
在乐视危机爆发后,贾跃亭远走美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 FF 的造车事业中。在外界看来,这既是他对造车梦想的执着追求,也是试图挽救个人商业声誉的背水一战。多年来,FF 虽然不断有新车发布、技术突破的消息传出,但量产交付的目标却始终遥遥无期。据彭博社报道,FF 多次因资金短缺陷入困境,股价也在美股市场起伏不定,多次面临退市风险。

如今,贾跃亭强调 “FF 必须活下去,不只是为了我自己,不只是为了员工,而是为了所有一直支持我们的人”。这看似充满责任感的话语背后,实则透露着 FF 当下艰难的处境。从用户角度来看,那些早早预订 FF 汽车的消费者,多年来一直等待着提车的那一天,他们的耐心正被一次次延期消磨;对于股民而言,FF 的股价表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真金白银,持续的亏损和不确定性让他们焦虑不已。据《证券时报》分析,FF 若不能尽快实现量产和盈利,投资者的信心将进一步受挫。
不过,贾跃亭并非毫无底气。他提到的 “四轻四快五聚焦五赋能” 模式,展现出了 FF 在战略调整上的决心。所谓 “四轻四快”,旨在通过轻量化资产、快速迭代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五聚焦五赋能” 则聚焦核心业务,利用技术和资源优势为合作伙伴赋能。这种战略转型,或许能为 FF 的发展带来新的转机。从技术层面来看,FF 经过十二年的积累,在电动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等领域确实拥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这些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FF 面临的挑战依然巨大。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不是贾跃亭刚入局时的模样。特斯拉稳坐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头把交椅,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快速崛起,国内的 “蔚小理” 等新势力也在不断创新突破,传统车企更是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FF 如何突出重围?其高昂的售价定位,能否在市场中找到足够的消费群体?这些都是摆在 FF 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贾跃亭的造车之路,承载着太多人的期待与质疑。他对支持者的愧疚,对 FF 未来的坚定,都让这场商业冒险充满了戏剧性。对于股民和消费者来说,他们想要的或许不是一次次的豪言壮语,而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交付和价值回报。
FF 能否真的活下去,能否兑现对股民的承诺,实现 “汽车桥梁战略目标”,我们唯有拭目以待。这场长达十二年的造车梦,最终是会成就一段商业传奇,还是成为又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答案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