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技术能否抵消配胶不合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乒乓##乒乓器材##业余乒乓##乒乓球拍##乒乓球##乒乓底板##乒乓套胶##业余乒乓球的终极目标是啥?##业余乒乓的感悟#

    直接进入主题:对于“技术万能论”个人是不认同的。技术不能抵消配胶失误或者配胶本身的负面效果。还是以具体事例来说明比较好,有些东西并不是你技术好,就可以忽略它的问题的。

    还是以具体的套胶或搭配为例来说明。

    首先,蓝奔腾。我一个跟开球网1500-1600分段的玩家斗智斗勇的菜鸡你们可能信不过,那我这边有个和1900-2000分段斗智斗勇的老哥同样认为蓝奔腾不能用正常发力框架打,通俗点说就是得多往上使劲而不是多往前。也别嫌1900-2000分段的水平低,业余1800以上的,人口比较多的省份都不见得能上四位数。什么?你问我为啥不说专业队?专业队会用这种胶皮?

    接下来就是我之前搭配失误的一套,超级75+锐科特迅雷正手,配下来弧线那叫一个平,这套配置我给了一个地级市高手上实战打(他自己打超张的),人家那个水平,拿我这配置照样是弧线那叫一个平。什么?你问我为啥不找专业队?专业队会用这么便宜的胶皮?

    器材搭配这个事情,搭配如果出现一些问题,应该去调整,去解决问题,而不是坚持所谓的“技术万能论”,拿着有问题的配置去打,号称练技术。技术如果真的万能,器材如果真的没什么必要去调整搭配,马龙为什么换了那么多?配胶这个事情,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任何一个器材,都是需要去摸索的,别人的经验不见得就适用于你。不要觉得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配胶就是烧器材(当然那种买一堆胶皮去试的确实是),不要一提调整配胶就当做洪水猛兽。

    再举个自己的例子,斯蒂卡碳素纪元,一开始正手配的橙省狂,但是处理各种球非常难受,这时候那些坚持“技术万能论”的会告诉你,这是你技术不行,不要从器材上面找原因。一开始我也是这么想的,后来实在忍不了了,开始调整配胶,调整之后发现,这哪是技术原因,分明就是之前配胶不合适。在我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也发现有水平较好的玩家因为配了正手橙省不好打而把这个板拉黑的情况存在。

    具体咋不好用呢?它配橙省给我一种吃不住球的感觉,那些“技术万能论”爱好者肯定会认为是我迎前不够啦,控制不好啦之类的,那我现在正手配的z1t,蛋糕涩套,怎么就没问题?之前跟一个yeo配狂飚的技术还比我强的开局,我拿手里这套配置甚至在摆短这个环节压了对面一头,我很好奇“技术万能论”爱好者怎么看这个事。

    配胶的相关问题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不能够忽视的问题,“技术万能论”表面上看,是在说技术问题,实则想用所谓的“技术”去搪塞打球遇到的一切问题。精神胜利解决不了实际的物质问题。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