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都说卖电动车不赚钱!为啥还有那么多商家苦苦坚持?揭秘真实原因

    电动车大V头像电动车大V头像
    电动车大V06-02

    如果按照行业发展的周期来看,电动二轮车行业已经到了成熟期了,早在2018年之间就已经过了爆发期,现在属于平台期,增量已经没有了,而且存量市场也在不断下滑。这给经销商带来的直接感受就是钱难赚,不好赚。为啥这些电动车经销商还在苦苦坚持,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呢?

    赚大钱机会没有了,维持生活还行

    2004年前后第一批经销商是赚到大钱的,那时候大部分是摩托车经销商转型而来的,电动自行车利润通常在300-500元/台,而且正直行业的爆发期,资产千万,甚至过亿的电动自行车经销商比比皆是。那时候是真的赚钱。

    第二阶段是2008年-2015年,这一段的大经销商基本上稳定,二网开始崛起,一些身价百万、千万的二网老板出现,2015年以后,价格逐步透明化,而且厂家之间的价格战不断,导致利润大幅下滑。

    2025年前后,电动两轮车的普遍利润在5-200元/台,叠加货币贬值,光从车子上赚的钱确实让很多经销商很难受,不过,这一批留下的经销商靠厂家补贴,还有多年的客群积累,一年10-20万的纯利润还是有的,维持生活没问题。

    靠售后赚钱

    虽然电动车市场增量已经没有了,但是依托4亿辆的庞大存量市场,通过电动车维修、更换电池也能赚到不菲的收入的。举个例子,杭州这边电动车补个胎至少20块钱。换一组电池也得赚个100-200元。售后这一块确实利润不低。

    靠厂家的补贴激励政策赚钱

    当然这并不是所有的厂家都会给,只有一二线品牌才会有。比如给某地经销商定销量目标,该商家达到目标以后,厂家承诺低价或者无偿提供多少服务或者货品。这些低成本货品到经销商这里就变成了额外利润。这些就是厂家的补贴。一些中大型品牌经销商,靠这个也能坚持下来。

    年纪大了,转型难

    很多老板前半生都投入到了电动车行业里,其他的行业经验几乎为0,自己又不愿意出去打工,虽然电动车不赚钱,但是这是自己熟悉领域,只要不亏钱,自己还是愿意坚持。即便自己的品牌厂家倒闭了,自己也必须切换到另一家。

    最后一点,剩者为王!大家都在硬扛,都希望成为最后能抗住那个,只要市面上的经销门店淘汰一半以上,空白出来的市场,便能让剩下的商家赚的盆满钵满。大家都在等,就看看谁能笑到最后!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