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奔驰固态电池真来了!1000km续航+0自燃,2026年电车将迎来大洗牌

    小辉说动漫头像小辉说动漫头像
    小辉说动漫06-02

    买车这事儿,尤其是电动车,最近真是让人有点“选择困难症”。

    为啥这么说?因为电池技术眼瞅着要“大变天”了!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冲刺固态电池,快的说是2026年就能见到,慢点的估计也就三年后。

    这节骨眼上,要是您不是特别急着用车,真不妨再等等看。道理很简单,固态电池这“新产品”一旦正式大规模铺开,现在满大街跑的那些用“液态电解质”的电池(甭管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锂),恐怕会像当年的胶卷相机一样,迅速被淘汰。

    为啥现在的电池这么“不招人待见”了?

    续航更长、充电更快这些优点,可能有人觉得“够用就行”,但有一个点,绝对是所有人的“命门”——安全。

    俗话说“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这话一点不假。

    您想想,现在电动车出事故,最怕听到啥?自燃、起火、爆炸!根子就在那“液态电解质”上。

    这玩意儿性子太“活泼”了,就跟汽油似的,一旦遇到温度过高、短路或者漏液,那温度“噌”一下就上去了,分分钟能酿成大祸。

    固态电池敢拍胸脯说“0自燃”,底气就在它把电解质换成了“固态”的。

    这固态电解质性子“沉稳”多了,从根本上就掐断了短路、漏液、温度失控这些“惹祸精”出现的可能。

    谁不把自己的小命当回事儿啊?所以说,安全,才是固态电池能“革了”现在电池“命”的最硬核理由。

    之前咱们聊了不少国产车在固态电池上的布局,今儿个把目光转向海外巨头——梅赛德斯-奔驰。

    人家步子迈得可不小!奔驰中国的高级“大佬”庄睦德先生最近放话了:奔驰的固态电池,已经成功从实验室“毕业”,正式进入量产装车测试阶段了!

    这块电池本事不小,能量密度突破了450瓦时/千克。

    啥概念?充一次电,跑个1000公里不在话下!最关键的是,人家再次强调了“0自燃”的金字招牌。这数据一出来,难免让人想起比亚迪之前公布的1500公里固态电池计划。

    其实甭管是1000公里还是1500公里,对咱普通老百姓日常用车来说,都绰绰有余了,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再加上固态电池充电那叫一个快,号称15分钟左右就能“满血复活”,这用车体验,几乎快追上加油方便的燃油车了。

    庄睦德先生还透露了奔驰另外两张“王牌”。

    一是奔驰自家的AI“最强大脑”也基本搭建完成了。他们用了种叫“神经形态计算”的黑科技,让AI算得更快更省电。

    这玩意儿不光能让车机系统更“聪明”,对行车安全也是大助力。

    比如碰上暴雨大雾这种恶劣天气,有了这个超级AI的加持,车子能更精准地“看清”路牌、车道线、红绿灯、周围车辆,遇到突发状况,反应速度据说比没有这AI的奔驰车快了足足10倍!这可是关键时刻能“救命”的本事

    另一张牌是奔驰的MB.DRIVE ASSIST智能驾驶系统,马上要“上车”了,头一个尝鲜的就是全新奔驰CLA。

    这套系统厉害在能搞定城市道路和高速路的“智能领航”。更关键的是,庄睦德强调,这套智驾系统是奔驰中国团队“自力更生”搞出来的,而且测试场就是咱们中国复杂多变、车水马龙的真实道路!

    这“本土化”的研发路子很实在——在中国这么“修罗场”般的路况下都能玩得转,到了海外相对简单的环境,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这么一看,奔驰在电动车这盘大棋上,真是在“深耕细作”。

    固态电池解决了核心的续航和安全痛点,AI大模型和本土研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又在“智商”和安全性上猛推了一把。

    几大关键领域齐头并进,进展喜人。

    未来几年的电动车江湖,奔驰这老牌巨头,看样子是铆足了劲要“大展拳脚”,大有可为啊

    .万次阅读
    32评论
    76赞同
    收藏
    分享
    32评论
    7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