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雷军的小米SU7创始版,首批车主体验,亲自测试性能,车牌是京AD

    服软客头像服软客头像
    服软客06-02

    “卖得比BBA还疯”——当雷军用52.99万的价格单月狂揽上万辆订单时,豪华车市场终于听见了新势力砸门的声音。那些把56E车主变成米粉的,不仅是车灯里闪烁的呼吸灯语,更是纽北赛道同款底盘调校与百万豪车专属的三电机动力——这辆由手机厂商打造的「四轮智能终端」,正在用科技平权改写行业规则


    一、理工男的情怀暴击

    从收到京AD牌照开始,首批SU7创始版车主就活成了段子制造机。有人特意把保时捷Taycan(图片|配置|询价)停在小鹏G9和小米SU7中间拍照:“新时代三驾马车,智能圈三大件,齐活了!”这种夹杂着科技浪漫主义的对比,在充电站引发过无数次围观

    真坐进车内才明白什么叫「数码基因入侵驾驶舱」。标配的抬头显示能把导航路线直接投射在16.1英寸中控屏前,方向盘加热与25扬声器杜比音响的联动手法堪称“物理外挂”——当播放《头文字D》原声带时,座椅震动模式甚至会跟着音乐节奏走

    “不是没开过空气悬架,但把悬挂刚度和动能回收力度设置成五档可调的,这是要抢改装店生意?”一位下订的宝马5系车主边说边展示他自定义的“赛道买菜模式”。


    二、耐久测试打了谁的脸?

    当abdb实验室给出“七年来最佳”评语时,小米SU7正上演着现实版《速度与温情》。经过4.5万公里魔鬼测试后,这辆三电机怪兽唯一的修车单竟是换雨刷器胶条——这剧情让多少传统车企连夜回炉生产线。

    「耐久神话」背后是疯狂的硬件堆料:
    - 全系标配碳化硅电机,散热效率提升23%
    - 前窄后宽的21英寸米其林PS EV轮胎
    - 纽博格林同款底盘调校算法包

    当无影老师说“这是唯一敢顶着限速跑完测试的车”时,数码博主们正拆解SU7的电气架构——他们发现那颗骁龙8295芯片的算力分配,竟比某些新势力的域控制器方案更聪明。


    三、冰火交织的舆论场

    就在订单破纪录的第47天,一场意外让科技狂欢戛然而止。三张年轻的面孔将小米智驾送上热搜,也让原本准备闭眼下单的消费者紧急刹车。雷军那句“智驾不能代替思考”的回应,在舆论漩涡中显得格外单薄。

    这个生死命题或许早有预兆:SU7 Ultra高达11TOPS的算力并未配备激光雷达,视觉方案在暴雨天气的极限场景始终存在解释盲区。而那些曾让用户惊艳的自动泊车连续集锦,此刻在事故通报面前成了反向认证。

    “不是硬件不够强,是我们高估了人与机器的默契。”某自动驾驶工程师在论坛写下这句话时,评论区同时飘着“国产技术不行”和“车主活该”的弹幕。


    四、重塑规则的新物种

    抛开争议看本质,SU7 Ultra引发的震动远超销售数据本身。当传统豪车还在用真木饰板数量比拼豪华感时,小米已经把16.1英寸3K车机屏做成了生态入口——它能自动识别乘客小米手机型号,在驻车时变成《原神》高帧率显示器。

    看看这些参数背后的战略野心:
    - CLTC续航810km,充电15分钟补能510km
    - 0-100km/h加速2.78秒,极速265km/h
    - 整车28个传感器,智驾系统学习里程超1亿公里

    这不是简单的“堆料”,而是用消费电子的迭代思维重构汽车工程。就像某汽车博主调侃的:“传统车企还在研究怎么让空调出风口更安静,小米已经在车载系统里塞了全套办公套件。”


    五、写给观望者的购车密码

    站在四月北京明媚的春光里,摸着SU7 Ultra细腻的环保麂皮内饰,会突然理解雷军说的“科技穿越周期”。那些从iPhone换成小米14的车主,正在用同样的逻辑选择出行伙伴——他们不care是否有百年品牌背书,却对OTA升级频率和生态联动效率如数家珍。

    但那位在4S店里反复测试AEB的中年人提醒我们:再先进的科技都不能买断责任。当SU7 Ultra用自动变道惊艳全场时,用户手册里依然写着“驾驶员需全程手握方向盘”——智能与安全的天平,终究要靠人类自己来守护。

    你的关注是我的动力,点个【赞+在看+转发】支持一下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