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0日,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正式试行网约车“自动派位+双区运行”智慧管理模式,标志着这座国际枢纽机场在交通接驳领域迈入数字化新阶段。作为全国首批落地该模式的机场之一,青岛通过硬件改造与智能系统升级,实现了网约车接驳效率与服务品质的双重跃升。
一、破局之路:从拥堵困境到智慧革新
随着网约车需求持续增长,青岛机场原网约车上客区因场地限制,逐渐暴露出车辆拥堵、接驳效率低等突出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以来,在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统筹指导下,青岛国际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经多方调研论证,对网约车上客区启动系统性改造工程。项目分两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聚焦硬件扩容,第二阶段攻坚智慧系统升级,最终于2025年端午前夕全面完成,以焕新面貌迎接出行高峰。

二、硬件升级:双通道扩容,接驳能力倍增
今年4月底,首阶段硬件改造率先落地。原单一通道被升级为AB双通道并行布局,每通道设置双车道,共配备16个标准化上客车位。这一设计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高峰时段可通过动态调度扩容至40个车位同时上客,实现“多人多车并行上车”。数据显示,改造后车辆通行效率提升40%,旅客平均等车时间缩短至5分钟以内,彻底缓解了接驳区拥堵压力。
三、智慧赋能:人车匹配,出行全程可视
端午前夕,第二阶段智慧候车系统正式上线,将传统“人找车”模式革新为“人车智慧匹配”。系统通过三大核心功能重塑出行体验:
- 动态分流指引
上客区入口及通道处设置3块智能分流显示屏,实时显示车辆车牌号、预计到达时间及对应车位。乘客还可通过扫描现场二维码,进入网约车自动排位小程序,获取个性化上车点位及最优路径导航。 - 精准车位匹配
智能派位系统与匝道电子屏联动,车辆进入上客区后,系统自动分配车位并推送信息至乘客手机。试点期间,乘客找车准确率达99%,彻底告别“盲找”时代。 - 合规车辆保障
系统与交通部门数据互通,自动核验车辆营运证、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无证或人车不符车辆将被拦截在蓄车区外。试点首日,双合规率提升至98%,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四、双区协同:效率与秩序的平衡术
“双区运行”机制的设计充分考量了机场客流的潮汐特性。A区主要服务短途订单,B区侧重长途或拼车需求,通过动态分流避免车辆扎堆。同时,上客区入口处增设分流显示屏,结合语音播报系统,实时引导乘客前往对应区域。
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新规要求必须通过电子围栏进入指定接单区域,系统自动分配车位并限制停留时间。这一举措有效遏制了违规占道、挑单拒载等现象。试点首日,双区车辆周转率提升25%,未发生一起因停车引发的交通纠纷。

五、行业启示:智慧机场接驳的青岛样本
青岛的探索为大型枢纽交通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 技术赋能:以电子围栏、智能派位替代人工调度,实现“数据跑路”替代“人车奔波”;
- 体验升级:从遮阳设施到咨询服务台,细节优化让旅客感受城市温度;
- 生态重构:通过清退营运车辆、限制顺风车接单,推动共享出行回归“顺路合乘”本质。
目前,杭州、南京等地已跟进类似改造。随着青岛机场智慧接驳系统的成熟,其经验有望向全国推广,为更多城市交通治理提供借鉴。
结语
从硬件扩容到软件升级,从效率提升到合规管控,青岛网约车机场派位新政不仅重塑了旅客出行体验,更勾勒出未来城市交通治理的智能化图景。当“人找车”变为“车等人”,当拥堵路段化身智慧通道,这座滨海之城正以创新实践,为交通强国建设写下生动注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