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普通家庭很难一次性拿出三四十万,为什么路上30+万的车那么多?

    leeoun头像leeoun头像
    leeoun06-01

    为啥感觉没几个家庭能一把掏出三十多万,但满大街跑的30+万的车却那么多?这事儿琢磨起来挺有意思的。

    你去4S店买车,销售顾问一定会极力推荐你贷款,全款?不好意思,优惠没有那么多!

    你看那些4S店的广告,“零首付”、“超低首付”是不是特别诱人?有时候五六万,甚至两三万就能把车开走。剩下的钱?分个三年五年慢慢还呗。你想啊,一把拿30万跟每个月还五六千,是不是感觉压力小多了?咬咬牙,工资一发就划走了,感觉也没那么疼。

    “银行和4S店是一家?”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他们都商量好了,银行恨不得借钱给你买车(当然要利息),4S店也巴不得你赶紧提车(好完成业绩),这俩一拍即合,各种金融方案就出来了,门槛降得贼低。没有银行支持,路上三十万的车少一半绝对不夸张。

    另一方面,现在能一把掏30多万现金买车的人,绝对是少数派,咱们普通老百姓,或者小康家庭,真想买个好点的车,走贷款、办分期才是标准操作,毕竟,留点现金在身边更有安全感。

    另外一个原因,现在车成了身份的“入场券”,房子买不起,车得买好点。

    现在大城市里一套房动不动三五百万起步,首付都得掏空六个钱包,比起房子这个天价大件,一台三十多万左右的好车(BBA入门款、好的新能源等),就成了相对“实惠”的身份象征。同学聚会、公司团建、回老家,那车门一开,起码面子上光鲜。你说它是不是刚需?可能不完全是,但它能给咱提供的情绪价值,很多人觉得值这个月供。

    每天刷朋友圈、刷短视频,是不是总看见别人晒方向盘大标、晒精致的生活、晒新车?那些“人均BBA”的氛围感,无形中就给你洗脑了:好像身边人人都在开好车,咱也不能落后啊!

    这些社交媒体刺激着咱的神经,让你觉得“没台好车都不好意思出门”。好像大家生活都挺滋润,自己过得不如人?不行不行!这种氛围下,对于车的执念和预算,就容易被情绪带跑偏,觉得“豁出去买个好的吧”

    所以,明白了吧?

    马路上那些光鲜亮丽的30+万豪车,很多都是靠“未来的钱”撑起来的。银行把钱预支给车主,车主用未来几年慢慢还。大家觉得房子这个大目标太难搞了,就转而把买车当成了追求生活品质和面子的现实突破口。再加上外面世界的各种诱惑(朋友圈炫富)和4S店的“贴心服务”(算月供游戏),这事儿就成了。

    最后提醒一句咱自己

    咱不是酸谁哈,买车这事儿量力而行最重要。借钱提前享受不是不行,但一定得脑子清醒点:

    1、算总账: 别光看月供轻松,加一加那几年的总利息,看看总共花了多少!很可能远远超过30万。

    2、掂量自己: 看看自己的收入和开销,月供会不会占了工资大头?万一哪天工作有点变动,压力大不大?可别为了一时风光,搞得以后天天吃土。

    说白了,路上的“30万”车多,不是人人都变土豪了,而是借钱方便了,加上大家都想体面点,被商家和社会氛围“忽悠上车”了呗!看明白了这背后的“道道儿”,咱消费才能更理性点,对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