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60集团总裁兼CEO周鸿祎关于燃油车的一番言论,在汽车领域和网络上掀起波澜。他直言:“未来没人买油车了,油车像当年的诺基亚一样。再豪华的油车,就像当年的诺基亚豪华手机一样,肯定比不上一个智能手机 。”其核心观点是,新能源已成市场趋势,油车被淘汰只是时间问题。此观点引发广泛讨论,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

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在当下展现出诸多优势,发展势头迅猛。从政策导向来看,全球已有24个国家和地区公布燃油车禁售计划,像欧盟规划在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中国海南也定下2030年试点禁燃的目标 。同时,国内2025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通过报废更新补贴翻倍(最高2万元)、农村购车优惠(12万元以下车型补贴15%)等措施,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在技术层面,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不断突破,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已推出续航超1000公里的电池,800V高压快充平台也逐步普及,充电10分钟可续航400公里,大大缓解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3年销量达949万辆,占全球60%以上;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也有明显提升。

然而,就此判定燃油车将被迅速淘汰,显然过于草率。在技术成熟度上,燃油车历经百年发展,技术成熟可靠,维修保养网络遍布各地,成本也相对较低。以丰田凯美瑞和本田CR-V为例,它们长期保持着良好口碑与高保值率。相比之下,新能源汽车虽在环保与智能化上有亮点,但电池寿命、充电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成本方面,虽然新能源车有购置补贴,但随着补贴退坡,消费者对成本的敏感度上升。燃油车价格通常更低,且无需依赖充电设施。从消费者习惯来说,燃油车加油便捷,驾驶体验深入人心,很多消费者习惯了燃油车的驾驶方式。调查显示,超70%的燃油车用户称习惯是选择燃油车的主因之一。并且,燃油车并非固步自封,也在通过技术创新寻求突破。例如丰田RAV4荣放的双擎版本,混合动力技术兼顾了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能;大众第五代EA888发动机采用VTG可变截面涡轮、500bar超高压燃油系统等技术,实现百公里油耗6.7L ,还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综合来看,新能源汽车虽前景广阔,但短期内难以完全取代燃油车。两者并非“非此即彼”,更可能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共存互补。就像高铁和绿皮火车,虽速度、配置有差异,但各自满足不同出行需求,在交通体系中都有重要意义。汽车市场走向受政策、技术、成本、消费者偏好等多因素影响,周鸿祎的观点虽有一定前瞻性,但忽视了燃油车目前的优势与顽强生命力。未来,油车和电车将在竞争中不断进化,共同推动汽车产业发展 。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