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那边出了个挺大的事儿。5月底有媒体报道说,他们汽车厂因为关键零件进口受阻快撑不住了,马上要在6月初派高级代表团来中国谈。这事儿看起来挺突然,其实背后藏着不少弯弯绕绕。
印度汽车制造商协会说了很多次,最近发货运不来。电动助力转向、传感器这些核心部件,还有各种电机,好多都没法按时到货。印度媒体说,这事跟中国4月和5月出台的限制措施有关。要是再拖下去,6月初印度汽车厂就得停产。
印度政府好像也没想到会这么严重。他们之前一直在推进制造业计划,特别是汽车、钢铁这些重工业。说是要慢慢替代中国,还跟美国走得挺近。但现在关键材料一下断了,生产线马上停摆,这下慌了神。
印度人自己分析,问题出在过分依赖单一来源。很多核心零件中国占大头,没其他替代渠道。比如生产电动车要用的永磁电机,还有各种传感器里的关键材料,中国这边一限,印度立马没辙。

更麻烦的是,这不只是汽车厂的问题。发电站机组、盾构机这些大型设备,中国也限制出口印度了。印度媒体说这是中国两记重拳,直接打击了印度的工业命脉。
莫迪政府现在有点懵。他们本来想借着西方的支持,慢慢跟中国脱钩。但印度自己配套能力不够,现在突然发现没中国供货,成本飙升,还得多花好多钱才能补上缺口。
印度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的人说,像电动座椅调节器、空调压缩机这些部件,印度自己造不了,只能靠进口。以前觉得中国是竞争对手,现在发现离开中国又不行。
最近印度高层忙着派代表团来中国谈。他们可能想问能不能恢复供货,或者放宽限制。但中国这边态度挺坚决,看来不会再像以前那样惯着印度了。

印度这些年一直在宣扬“印度制造”,但实际能力还是差很多。他们以为靠政策扶持就能快速替代中国,结果供应链一卡就全乱了。
有些分析说印度太自信了。觉得能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资源发展自己,然后慢慢脱钩。但现实是,中国在关键材料和设备上的地位短期没法撼动。
印度现在可能得重新考虑策略。他们花了钱搞基建,但核心技术跟不上,就算有美国帮忙,要补上工业短板也得花很长时间。
这事也提醒其他国家,制造业链条太长太复杂,不能随便说脱钩就脱钩。印度现在碰壁了,才知道依赖别人的风险有多大。

现在印度那边还在想办法,但短时间内估计很难绕开中国制造这一关。看他们接下来怎么处理跟中国的贸易关系,可能会影响整个制造业计划。
评论·0